【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贾宏文散文选【三十五】

夏花与秋叶的境界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个极端。在这两端之间,可细分为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暮年、老年、晚年、残年每个阶段,每一段自有每一段的内容和风采,意义和风致。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的一生理抛物线过程,就像一轮旭日从地平线开始跃起,不断趯升云顶,臻达煌巅,光芒万丈,物极必反,然后逐渐西行下移,红霞缤纷,夕阳无限,暮云渐合。一代大师泰戈尔用“夏花”与“秋叶”吟咏感嗟,我觉得是选撷了人生的两个极致:最灿烂时,最静穆时——用诗性浪漫的语言,做了无比生动形象的组合与比照。不仅呈现出了一种丰富的文学韵致,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意味。

人是自然界中最具创造力的一种高级动物,是蕴涵着丰富的思想、非凡的意志、高尚的情操、深刻的思维能力……的一种独特的生命,在偶然与必然、神奇与微妙的碰撞下来到了世间,自然就要不负众望,不辱使命,潇潇洒洒地活一场,无论是做人杰,还是做凡夫,都应如夏花之灿烂,如旭日之喷薄,如江河之流畅。

当然,每个人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出生环境、前行路径不一样,不可能一种模式、一种状态、一种结果,但只要你努力了,尽力了,就可以了,ok了——我以为,也就功德圆满,问心无愧,真正幸福了。如此而已,岂不简易,岂不乐哉?

而变化、衰老、消亡,是任何事物的必然,不过,生物界的植物、动物,包括人类可能表现得相对更要快一些,这些是不以某一物类、个体的意志为更移的,天道难违,自当平心看待。

庄子认为,人根源无,从无中开显出来,先是有气、有形、有生,今又有死,犹如春夏秋冬四时运行,现复归于无,安眠于道中。然后,周而复始……这是自然界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要痛苦悲伤呢?

而一些西方哲学家认为,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灵魂将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这种说法也颇为有趣,使人临终之际不仅安然颐然,静如秋叶,而且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希冀,岂不美哉?

我觉得,亲切、天真、慈祥、丰盈的泰戈尔老先生的比喻咏嗟更兼有东西方的人伦哲理、审美情趣、诗美韵味,人生在这样的状态里氛围里走着真好——

般若波罗蜜,一声一声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

还在乎拥有什么

《近湖斋随笔》序 言

有人说,人生即苦难。有人说,人生如一场梦。有人说,人生似一次旅行……我觉得,怎么表述人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怎样对待自己的人生。是苦熬,是欣度?是严肃,是游戏?是狷狂,还是从容?

……这些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构成了我们眼前林林总总、斑斓多姿的大千世界。自己大概属无神论者,虽缺乏宿慧,尘缘难了,对那美好的得道成仙没有幻想,对颇为有趣的凤凰涅槃之轮回也无所期盼,但认为宗教中那超然和向善的理念还是可取的,所以我的人生态度是:既来之则安之,无论是两万多天、还是三万多天,无论是平坦顺当、红尘万丈,还是崎岖坎坷,难避尘劳,终究是要自己面对的一最大的现实,不仅无可回避,而且绝无仅有,理应豁达乐观,欣然前行。我认为,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能够具备和保持这种心境与姿态,平和从容地走,健康安虞地走,就要善养胸中的“浩然之气”——具备相适的思想内涵。

一个人“养浩然之气”的方法,简单地说大抵有二:一方面,是对于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世界,有正确的了解认识,此可谓道;一方面,是力行人在这宇宙间应承担的义务,此即是德。而要把这“道”、“德”二字做好,除了在年少时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某项专业技能外,还应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天资禀赋、不同的环境际遇、不同的兴趣爱好……注重和坚持日常的学习研读,注重心灵、思想、精神营养的汲取与补充,争取在“娑婆往来八千度”的世界中获得一些醍醐灌顶般的“无上法味”,以切实保障自己身心的健康、盈润和活力,以促进精神的丰富、强大和宏阔。

老子的深刻,庄子的超然,孔子的仁智,苏格拉底的真诚,华盛顿的公谨,林肯的平和,罗斯福的坚韧,泰戈尔的亲切,甘地的毅力,曼德拉的胸襟……这些品质都是人类至尊至重的精华。都是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通过阅读不应只是为了知晓,而是能够通过自己持续地心汲力行,尽可能多的将其融入本我的血液和行为中——这才是我们阅读、学习、修养的关键和根本,并非仅仅为了消遣、装饰和自娱。——这般努力的结果是什么呢?无疑,必然是——幸福了自己,和谐了社会。大道至简,醍醐甘矣,何乐而不为呢?

无论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当事人思想的产物,所以不管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身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凡夫俗子,在自己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可以没有大智大贤的禀赋与才气,但不可以没有他们那样的理想与情怀;我们虽不能选择与改变时代,但可以向往内心的淳朴与清静;我们虽无法随意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与深度……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交八方友,历百般事”,当为我们一生的功课和乐趣,俯而读,仰而思,怡而行,静而悟……当是人生一种适宜的风貌与姿态。

《近湖斋随笔》选辑的这百余篇散文是我近十年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的一些阅读心得,即我多年来读社会、读自然、读人生、读历史、读现实……之际随手记下来的一些思绪和感悟,虽粗糙浮浅,但却是自己一路走来的行状、积悃、和观点,有些在报刊发表过,而有些从未付梓,我把其遴选、厘正、整理结集,用读、忆、悟三块分辑概括,算是对自己以往岁月的回顾、梳理与品味,对自己认知的归纳、反刍和检点,对自己平淡人生的反思、总结与勖勉。至于能否给读者同仁些微的借鉴与裨益……不得而知,倘若有点我则不胜欣慰。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行走在世间,是非得失、沉浮荣辱自会逢遇,何况自己几十年颟顸前行的脚步中本就出现过不少幼稚、荒唐和谬误之处,不畏人言和尽如人意很难臻达,但不断反省、理性面对、努力修正、无愧于心还是可以希冀的。

当然,我们的阅读,不仅要注意把前人之书读通读活,更要注意时时读懂自我,真正认识你自己,还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因为无限的自然与广袤的社会更是我们研读的主体,其每一部每一章每一页里既含有丰沛而深奥的知识、信息与能量,也蕴含“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的旷达、“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的悠然、“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的乐趣……

人生就在自己手中,这一场因缘际会,这一种必然中充满了偶然的过程,从某种意义看也是一个不断得到而又不断失去的过程,但愿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通过恒以为常地阅读,使自己的身心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获得源源不断地营养供给、指导与保障,具足充分的慧心悟性,认识自我,修正自我,破除无明,摒弃三毒,看破那些红尘幻象,看淡那些身外之物,随遇而安,随遇随喜,自觉向内寻找幸福,从而始终激励自己正确、从容而洒脱地前行在人生的旅途上,活得坦然活得自在活出自我,欣度充满清风、阳光、与诗意的每一个日子,让生命充分绽放出独特的风韵、绚烂和馨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