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唐诗解读——李白之《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注:
烛龙:古代传说中的龙,有人的脸,龙的身体,住在不见太阳的地方。它睁开眼睛是白天,闭上眼睛就是黑夜。
此:指幽州。
燕山:在今北京和河北省东北部一带。
轩辕台:用来纪念黄帝的建筑,旧址位于河北怀来县。
双蛾:女子的双眉。
鞞靫:装箭的袋子。
长城:指古代北方前线。
解读:
这是诗人途经幽州时拟乐府“时景调”旧题创作的一首长诗。王琦注:“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拟之而作。”但李白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
这诗起笔不俗,以“烛龙”的神话传说起兴,极力渲染北风雨雪的枯寒,有起兴的作用,根据《淮南子·墬形训》记载在北方极寒之地,住着一条烛龙,它常常依靠视瞑和呼吸来区分昼夜四时,“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此处借此典故更多用来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这种严酷环境的进一步描摹,句句气势雄浑,笔笔意象皆壮,大开大合,令人赞叹。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承上启下,既应和了前句“光耀犹旦开”,又烘托了“北风”的凛冽。“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以“号怒”极言风声之大,以“天上来”描绘风势之急。
“燕山雪花大如席”,落笔夸张,想象奇特,将边疆严寒、雪花之大渲染得淋漓尽致,鲁迅在《漫谈“漫画”》一文中说:“'燕山雪花大如席’,是夸张,但燕山究竟有雪花,就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使我们立刻知道燕山原来有这么冷。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变成笑话了。”只有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才有生命力。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片片吹落轩辕台”,既承上句雪花如席的比喻,又将北风凛冽和凶残描绘了出来,诗于落于此,于无形之中,概言北地严冬的酷寒,从而将读者的视线和注意力转移到幽州,自然引出下文的“幽州思妇”。
“幽州思妇十二月”,点明人物及时间,“停歌罢笑双蛾摧”一句三个动作,形象刻画出思妇的忧心忡忡。“倚门”和“念君”道明了其心中所忧,原来她想起了在长城苦寒之地的戍守的丈夫。
“提剑”一语,道出了丈夫救边去时的形象,“遣”写尽了思妇之愁乡里,相思日久,相见无期,唯有以箭袋羽箭聊寄相思,然而,那箭袋中的白羽箭也早结了蛛网、盖上尘埃,足见丈夫离家日久。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不是睹物思人,而是明明旧物还在,人却战死不复回。箭空处,生死隔,终不忍见,随之付之一炬,随箭一起焚掉还有思妇的满腔痛苦与绝望。
诗结尾处,诗人反用孟津渡口不可塞之典,以捧土可塞河、风雪难载恨,极言女子不可遏制的悲伤、愁怨。风雪无边,恨更无边,可见,恨之深、之切、之广、之重,而现实中,因边疆动乱,跟这位女子永失所爱的人情况还有许多,因此全诗诗人虽在此歌思妇、咏北风,但实际上也是为因战争而遭逢离乱、境遇悲凉的人发出呐喊,无形之中,这是对战争以及那些挑起战争、发动战争的人的谴责。
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谈到《北风行》时说:“前无含,后亦不应,忽然及此,则虽道闺人,知其自道所感。”诗人看似写幽州思妇之怨,实则反映东北战事,以另一种声音向朝廷敲响了警世钟。
全诗惊心动魄的夸张融合着撕裂心肺的呼喊,穿插于瞬息转换、巨细悬殊的两种不同意境之中,使得《北风行》不但在情调风格上,而且在写法上迥然有别于李白“幽州之行”的其他作品。“独太白有此体。哀苦萧散,字句无难处,人便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