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易经》:《易》与《春秋》为孔子晚年最高成就

《左传·鲁昭公二年》:
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鲁昭公二年为公元前540年,时孔子12岁。这一年春天,晋平公派遣韩起(谥号宣,史称韩宣子)聘鲁,一是此时鲁昭公刚刚即位,晋国作为盟主理应要去祝贺,二是韩起新官上任代替赵武管理晋国事务,也要到鲁国亮个相。根据《周礼·春官》“大史掌建邦之六典”,大史有藏书之职,故韩起在大史处观书。
从《左传》《国语》筮例看,《周易》古经当时已被各诸侯国所应用,故李学勤先生《周易经传溯源》(长春:长春出版社,1992.8)的《鲁大史氏<易象>说》一节指出:“《周易》经文当时为列国所俱有,韩起没有必要到鲁大史处观览,也不会为之赞叹。……我们还要注意到,《左》《国》屡次提到《周易》,有的全称《周易》,有的简称为《易》,绝没有称之为《易象》的。由此可见,把《易象》说成《周易》并不合适。”李学勤先生又说,《易象》是“类似的讲卦象的书籍,供筮者习用。这种书是若干世代筮人知识的综合,对《易》有所阐发,是后来《易传》的一项来源和基础。”
继李学勤先生发表《鲁大史氏<易象>说》不久,廖名春先生在《试论孔子易学观的转变》(《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一文中做了更为细致的考证:
孔子为什么至晚年突然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易学观,从《周易》中发现了先前所不曾发现过的“德义”了呢?这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问题。从古至今,人们对《周易》一书的性质,素有两种对立的认识。一是视《周易》为卜筮之书,一是视《周易》为义理之书。视《周易》为卜筮之书的,多是就《周易》本身而立论;视《周易》为义理之书的,多是就《易传》而立论。孔子晚年以前视《周易》为卜筮之书,对其采取排斥的态度,应该说他看到的只是《周易》的本文,是卦画和卦、爻辞。晚年以后,他从《周易》中看出了“德义”,看出了文王之道,应该说他不仅看到了《周易》本文,还看到了一种权威的、足以使他信服的解释《周易》的创作背景、思想宗旨的文献。这一文献实质就是最早的一种《易》传。这一《易》传并非出自一般人之手,否则孔子不会一读到它就改变了自己原来对《周易》的看法。“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作为周代文化传统自觉继承者的孔子,能使他信服的《易》传应该是出自周王室、与文武周公之道有密切联系的文献。这一文献看起来似乎不可确考,但事实上史籍却留下了它的痕迹。
《左傅·昭公二年》有一段著名的记载:
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矣。”
此《易象》决非《周易》本文,而是解《易》之传。何以见得?因为从《左传》、《国语》的记载看,晋人以《周易》占筮论事,史不绝书,可见人们对《周易》是非常熟悉的。如果鲁太史出示给韩宣子的《易象》只是人们早就习以为常的《周易》,韩宣子决不会如此大发感慨。因此,它一定是一部释《易》之作,其创作与周公有关,其内容与“周之所以王”有关。韩宣子聘鲁,时孔子方十二岁。《易象》掌于鲁太史,韩宣子尚属初见,其在社会上肯定尚未广为流传。所以孔子在晚年以前排斥《周易》,很可能就是因为他尚未看到《易象》。到孔子暮年返鲁,距韩宣子观书已近六十年,这时鲁太史所藏之《易象》可能在社会上已逐渐流传开来,孔子整理文献,既然因鲁太史之《鲁春秋》而作《春秋》,那么,他就有可能见到载有“周公之德”和“周之所以王”的《易象》。见到《易象》,他就有可能说出“《周易》未失也,且又(有)古之遗言焉。……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辟(避)咎,然后《易》始兴也……予乐其知(智)之……”这样的话来。所以,孔子“老而好《易》”,其易学观发生了转变,应该是他见到了《易象》一书所致。传说今本《易传》系孔子所作。今本《易传》的某些部分和《易象》的关系,可能也像已修《春秋》与未修《春秋》一样。由此看来,孔子晚年的易学观和孔子关于《周易》的阐发,其中固然有孔子自己的创造,但毫无疑问,孔子也继承和吸取了前人的成果。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人称其“宪章文武”,因此,孔子晚年对《周易》“德义”的认识,不可能完全是孔子的凭空创造,应该有其历史的渊源。由《易象》来看,孔子晚年转变后的这种对《周易》一书性质的认识,可能会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廖名春先生的考证结论是:此《易象》决非《周易》本文,而是解《易》之传。这一文献实质就是最早的一种《易》传。今本《易传》的某些部分和《易象》的关系,可能也像已修《春秋》与未修《春秋》一样。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人称其“宪章文武”,孔子《易传》继承和吸取了《易象》的成果。
《易象》与《春秋》是周室德业、王业的集中体现。孔子晚年因鲁大史之《鲁春秋》而修《春秋》,因周王室之《易象》而作《易传》,《易》与《春秋》为孔子晚年最高成就。
《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可见六艺尽通,惟高第为能。然又曰:“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又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可见通达《易》与《春秋》,即使是高足弟子亦罕矣。
孔子《易传》的传承谱系见于《史记》与《汉书》: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疵传燕人周子家竖,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羽传齐人田子庄何,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同传菑川人杨何。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汉书·儒林传》:
自鲁商瞿子木受《易》孔子,以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子弓授燕周醜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装。
《史记》、《汉书》皆言孔子作《易传》(又称“十翼”),并且都明确记载了孔子传承《易传》的谱系,而其他五经的传承线索则十分模糊。孔子《易传》的这一传承谱系上的经师大都“名不见于经传”,这一定有遵循周室秘藏《易象》的传统在里头。
《史记·儒林外传》说“然要言《易》者,本于杨何之家”,《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伦于黄子”。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受《易》于杨何,得孔子《易传》真传,所以《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将《易传》与《春秋》列于六经序列之首: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司马迁又说“《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仍然将《易》与《春秋》并举。孔子继承西周的贵族教育传统,以《诗》、《书》、《礼》、《乐》四者为常科,此所以先秦典籍六经排序大都以《诗》《书》为首。而《易》与《春秋》乃是晚年为高足弟子所设,此所以不显。
孔子在帛书《要》说:
《诗》《书》《礼》《乐》不〔止〕百扁(篇),难以致之。不问于古法,不可顺以辞令,不可求以志善。能者由一求之,所谓得一而君(群)毕者,此之谓也。
大意:
《诗经》《尚书》《礼经》《乐经》不止一百来篇,难以穷尽天道、地道、人道、四时之变以及君道。不考察《周易》古法,不可能使辞令顺达,不可能求得卦意完美。而有能力的君子可“由一求之”,由《周易》这一部经典求之,“得一而群毕”,一通百通。
由此可见“《易》为群经之首”的观点源自孔子晚年,西汉晚期的刘向、刘歆说“《易》为六艺之原”只是沿袭孔子之说而已。
严复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先生融贯东西方学说,故对《易》、《春秋》有极深刻的见解。先生认为,孔子研究六艺,于《易》与《春秋》最为严密。
严复《天演论》自序云:
今夫六艺之于中国也,所谓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者尔。而仲尼之于六艺也,《易》、《春秋》最严。司马迁曰:“《易》本隐而之显,《春秋》推见至隐。”此天下至精之言也。始吾以谓本隐之显者,观象系辞以定吉凶而已,推见至隐者,诛意褒贬而已。及观西人名学,则见其于格物致知之事,有内籀之术焉,有外籀之术焉。内籀云者,察其曲而知其全者也,执其微以会其通者也。外籀云者,据公理以断众事者也,设定数以逆未然者也。乃推卷起曰:有是哉,是固吾《易》、《春秋》之学也!迁所谓本隐之显者,外籀也;所谓推见至隐者,内籀也。其言若诏之矣。二者即物穷理之最要涂术也。而后人不知广而用之者,未尝事其事,则亦未尝咨其术而已矣。
大意:
人都知道,六艺之于中国,如日月经行于天,江河流经于地。然而孔子研究六艺,于《易》与《春秋》最为严密。司马迁说:“《易》根据隐微来推求显著,《春秋》从明显推见隐微。”这就是天下最精深的言论啊。原先我以为根据隐微来推求显著,就是观象系辞来论定吉凶而已;从明显推见隐微,就是责备不良动机寓函褒贬而已。及至看了西洋的逻辑学,从而见到了研究事物得到知识这样的学问,里面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就是观察细小的方面从而推知全部的方面,掌握隐微的现象来领悟普遍的现象。演绎法就是根据公理来推断众事,假设一定的气数来预料还未变成现实的事。我于是放下书卷而起,说到:我们也有这些啊,这原本就是我国《易》《春秋》方面的学问啊!司马迁所说的根据隐微来推求显著的方法,就是演绎法;他所说的从明显推见隐微的方法,就是归纳法。他说的已经很明显了。二者就是接触事物从而穷究其理的最重要途径。然而后人不知道广泛应用这些方法,其原因,在于不曾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就不曾学习这些方法罢了。
李守力按:
严复先生精通东西方文化,因而可以窥见《易》是数理演绎逻辑,《春秋》是历史归纳逻辑。
《易传·坤文言》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这段文字实为孔子对《春秋》的总结。孔子传《春秋》于子夏,故《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子夏曰:《春秋》之记臣杀君,子杀父者,以十数矣。皆非一日之积也,有渐而以至矣。”
左丘明为《春秋》作传,为《左传》《国语》,其中有22个筮例,这也是为了与《易》共参。
严复先生关于《易》与《春秋》本质的高度提炼告诉我们,《易》实为自然科学,《春秋》实为社会科学。所以研究《周易》,应该使用数理逻辑。而要还原《周易》本义,必须习用古人的象数思维。
既然《易传》是由《易象》“述而不作”而来,研究《周易》必须遵循经传一体的理路,近代疑古派提倡的《周易》经传分观理路实为易学研究史上的错路。
(本文引自李守力著《周易诠释》,最新修订日期为2018年11月29日,为文化传统平台原创发布,本链接可用于个人学习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