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上的“沧海明珠”

——探访沙凤村兆年家塾去来

11月28日下午,经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的黄兰教授推荐,走访了位于白云区金沙洲沙凤村的兆年家塾。

下午将近十七时,从金沙洲横沙地铁站出发,登上自行车,凭籍手机导航,很快到达沙凤村。可是,停车四处张望,哪里还有村子的影子?眼前只有诺大的建筑工地,施工的车辆进进出出,工地内一片繁忙景象。再举目往前张望,工地靠东边的地方,还剩下几栋民居的房子,在夕阳下,孤零零的以“村代表”的身份耸立着,仿佛在告诉远途而来的客人,这里就是沙凤村的“印记”。

我征得门卫大哥的同意,决定到里面走走。

在工地内兜兜转转绕圈子,里面原来的村路已经没有了,只能推着自行车在坑坑洼洼的往前走。

当接近村的“印记”时,眼前有一条可走小车的瓦砾路进入村子里。

太阳开始接近地平线,深秋的斜阳将残垣破壁中的楼房拉出长长的身影。村子里已经看不到人进出,只有一部小车堵在村口小路中。

刚进村,突然在一个巷子里闪出一个长长的身影,身影一闪身飘入了另一条巷子。我不禁打了一个寒噤:不会是......吧?我大着胆子紧走几步,追入巷子,在昏暗的巷深处,隐约看见一个老头的背影,整个身影堵在巷子尽头。

我喊了一声:“阿叔,请问一下......”那头的身影转过身,看清是一个七十来岁修长身子的老头,“请问兆年家塾是不是在这条村呢?”

那位大叔指了指我身后不远那条巷子说:“你身后那栋房子就是。”

我转身看了一眼,眼前是一座青砖围墙的古建筑,围墙外已经扎好了施工的脚手架。

“房子要拆吗?”我问。

“不是,是装修。”大叔说:“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不用拆了。”

“哦。”我走到大门口,见大门紧闭着,便侧身往里瞄。

“主人刚刚回来,里面有人,你敲敲门吧。”大叔说。

我抓起大门上的铜门环,用力敲了几下,门环发出清脆响声。里面没有反应。

“你用力推下门,可以进去的。”大叔说。

我正准备推门,大门咿呀一声慢慢打开。里面有人出来开门。

“您好!”我向里打一声招呼:“我可以进来参观吗?”

“您好!”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可以,进来吧。”

我跟随姑娘进入院子。院子很宽,园林布局,清净优雅,不远处就是一座古色古香带有岭南古建筑风格的楼堂。前门右边檐廊上,有几个人在围着一个石碓臼火炉闲情逸致喝茶聊天。

这时,迎面走来一位仪态端庄,雍容娴雅的中年女士。“您好,欢迎光临,”中年女士说:“随便参观。”

我们相互打过招呼,自我介绍认识。从她的介绍得知,这位女士就是这里的女主人、男主人彭治华先生的爱人邓冰蓉女士。我向她说明来意之后,她亲切的带我参观了这座远近闻名的艺术宝藏——“兆年家塾”艺术馆。

从邓女士的介绍中得知:兆年家塾是光绪年间平原县知县李瑞征的老宅。老宅的主人李瑞征后人早已远居香港,古宅长期无人打理,显得破败不堪。2006年,彭治华无意中看到这座古宅,并得知主人要转让物业。于是,彭治华与屋主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以70万元买下这座兆年家塾老宅。

“当时接手的时候,老宅值钱的东西无多,至值钱的算是六根粗大的实木柱子和完好的斗拱梁架吧。自2007年开始,从江南、岭南等各地花费重金收购了各种古屋物料,购买了近100块屏风、几百根老杉骨,用手作工艺、古老材料对这座老宅进行了5年的修缮,前前后后也花费了300余万元才建成这个规模。”邓女士说。

兆年家塾不单具有岭南建筑风格,如麻石门框、石柱拱顶凉亭、梁柱斗拱木架、镂刻空通木雕屏风、莲花柱础、镂刻木雀替等等,而且还带有西式风格,如栏杆、百叶窗和欧式立柱,东西文化在此交融,体现了带有海洋文化的岭南文化特色。

同是古建筑专家的彭治华先生,以其独到的眼光和精湛的艺术造诣,释心活化了一座古老而破败的古建筑,让这座濒临湮没的古建筑赋予艺术的灵动,从而焕发出古朴而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兆年家塾处在城中村改造中的沙凤村,前些年关于老宅的拆留问题大多数人偏向拆除,是彭治华先生力主保留,并四处奔走,争取文物保护单位支持。值得庆幸的是:于2011年,白云区政府挂牌认定“兆年家塾”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有了这块文物“护*身符”,老宅总算保护了下来。

兆年家塾老宅,在风高浪急的拆迁大潮中如孤岛上的“沧海明珠”,她的一浮一沉存续去留都牵动着社会各界有识人士的心。但愿她在守望者的呵护下,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关注下,在繁华的南海之滨绽放璀璨耀目的艺术之光。

(氏族文化研究会供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