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女孩体重192斤,2020年她瘦了;2021年她结婚了
梅梅(化名)听过最刺心的一句话是:就算全世界只剩她一个女孩,我都不和她谈恋爱。
说这话的是梅梅的一位男性朋友,她一直以为他们是好朋友。
那一刻,梅梅有些木然,但又觉得能理解对方:那一年,她大概17岁,体重160斤。23岁时,她体重到巅峰,192斤。
胖了十五六年的她,都不知道“瘦”是什么感觉。
半年前,梅梅做了一个决定:去做减重手术,“雪藏”大部分的胃,“我觉得这是我唯一的办法。”
减肥、复胖、抑郁、自卑、轻生。因为 肥胖 ,梅梅的人生,阴郁、暗淡。“没有胖过的人,不知道我们都会经历什么。”
每次去服装店,都是一次自我伤害
160公分,128斤,齐眉刘海,略圆的脸庞,大眼睛,皮肤白皙。梅梅很漂亮,爱笑,时不时就嘴角弯起来。即使说起过往,她也保持轻松的语气。
“我从小就是个小胖子,特别能吃,一顿饭吃掉两碗米饭。配一块红烧肉就能下饭。还喜欢吃零食,各种膨化食品。”
梅梅形容自己的体质:即使只喝白开水,也会长肉。
“我的确也特别喜欢吃零食,即使吃饱了,也想再吃点,不是饿,是单纯地馋。”
读高中时,梅梅体重160多斤,一位男同学在别人面前这么说她:就算全世界只剩她一个女孩,我都不和她谈恋爱。
那是一位她一直当作朋友的男同学。“那一刻,很崩溃。”
读大学的第一年,梅梅体重增加了20多斤。“很多女孩子读大学后,变得更漂亮了,可是我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学校迎新晚会选拔主持人,她去报名,被老师拦了下来,理由是:形象不合适。
“我其实性格外向,喜欢交朋友,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我很想很想参加,但都不敢报名,怕自己太胖,被拒绝。”
梅梅 也没有勇气去结交朋友:别人多看她几眼,她就觉肯定是因为自己胖;女孩们凑在一起说减肥的话题,她就如坐针毡。
“从小到大,我也习惯了这些,说实话,都有些麻木了,但到了大学,好像更敏感更在意了。”
梅梅喜欢粉色的衣服,但她的衣柜里,一年四季的服装,都是黑色。“夏天也是黑色,而且都是长袖的。”
她几乎不去逛服装店,每次去都是一次自我伤害,“我说不出号子,只能问有没有最大号?店员每次都很委婉,说适合你的号子卖光了。人家是好意,我却总觉得话里有嘲讽。”
她试过所有的减肥办法,减重了却很沮丧
但是,梅梅身边的人都觉得她其实不在意自己的“胖”:她不避讳说自己胖,她总是自黑,调侃自己是个胖子。
“我很在意啊,每次说这种话的时候,我内心就有一个声音:我想瘦,我想像你们一样瘦!”梅梅用这种“先发制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我先说自己胖了,别人就没话了吧。自黑总比被别人说好。”
肥胖像一座山,这么多年,一直压在梅梅身上。她甚至埋怨过爸妈,为什么从小就把她养这么胖。
“所有的减肥方法我都试过了,节食、减肥药、请私教、我还去过 减肥训练营 。”
节食的时候,梅梅一天吃一块面包,搭配一根香蕉或者黄瓜,更狠的时候,一天只喝水。
这种办法阶段性的会减下去一点,但很难坚持下去。
她在网上购买减肥药,抑制食欲:最多的时候减重20斤,但随之而来的是口干、心跳加速,自己能感到咚咚的心跳声。而且一停药就反弹。
她喝过减肥茶、吃过酵素产品,都是服用的时候小有效果,一旦停用,就加倍反弹,“我对这些丧失了信心。”
大一下学期,梅梅参加了一个减肥训练营,3个多月的封闭训练:节食、运动。非常辛苦,却是她最放松的一段时间,因为大家都是胖子。
那也是梅梅减重最明显的一段时间,她从190斤减到了145斤。
训练结束后,梅梅并没有很开心,她觉得自己很辛苦地减掉了很多,但身边依旧有声音说:你可以再减一点。“我就很沮丧,觉得再努力也没用。”
抑郁、暴食、复胖,她选择手术
有些自暴自弃的梅梅患上了 暴食症 ,她曾经一次吃下一个全家桶、喝完一瓶1.25升的可乐,三包分享装的薯片、一份烤肉拌饭。
“边哭边往嘴里塞,吃不掉就去吐,吐完再吃。”
接踵而来的是抑郁症,她一度做出了自我伤害的事。
梅梅很快复胖到180斤,她走路会累,会脚痛,睡觉 会打呼,她给每位舍友买了一副耳塞……
她又去了减肥训练营,但这次体重似乎很难再下降。
她哪怕一天只喝水,依然会胖一斤;她开始用手抠,让自己呕吐;身体开始报警,会突然眼前一黑;拳击课,她用尽了全力,但出拳依旧是轻飘飘;本来就有的心脏早搏,越来越明显。
训练营还没结束,梅梅就退了出来,她扛不住了。
和肥胖抗争了10多年,花费10多万元,自卑,抑郁,不敢社交。处在正当好的年龄,梅梅的生活却是阴郁的。
知道减重手术时,她觉得这是救命稻草。
“我爸妈不同意我做,他们担心会伤害身体。”梅梅说,其实读高中时,妈妈带她去医院咨询,医生就曾说过这种手术,“我妈就没考虑。”
梅梅这次非常坚持,甚至有些决绝,“我妈很疼我,她一看到我哭,就手足无措,他们也知道,这么多年,我吃的苦。”
2020年年初,梅梅找到 浙江省人民医院 减重代谢多学科诊疗中心的副主任王知非为她做了 胃旁路手术 。
这是减重手术的一种,梅梅的胃被分成上下两部分,大部分胃功能被关闭,用于容纳食物的胃只留下30毫升 ,正常人的胃容量是1000到1500毫升左右。这种手术同时会改变她的肠道,降低消化吸收功能。
手术后,她曾一度后悔
42岁的袁军找到王知非,做了同样的手术,身高180公分的他体重一度达到240斤。
“我从小就体重超标,十一二岁时就有170多斤。”
袁军说自己超重的原因时小时候吃了太多保健品和营养品,当时家人觉得可以增强体质,实际上摄入过多激素。
和梅梅一样,为了减肥,袁军试了很多方法:运动、节食、吃中药、针灸。但都是一时有效。
和梅梅不同的是,肥胖对袁军的心理和情绪没有造成太多困扰,他最终选择做减重手术,是因为健康。
“七八年前开始,我有了 糖尿病 ,高血糖,吃药、打胰岛素,都控制不住。睡觉出现呼吸暂停,觉得挺危险。”
做减重手术前,梅梅和袁军都做了一些功课,他们加了很多这样的患者群:有人说手术后进食困难,有人说自己复胖了,后期还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
袁军有医学背景,他没太多犹疑,“我就是为了控制糖尿病。”梅梅觉得自己是“走投无路”。
手术后的一周,梅梅感到特别难受,胃胀气、打嗝又打不出,肚子有强烈的饱胀感,想吃东西,但又完全吃不下。“当时很后悔,不应该做手术。后来医生 开了一些增强胃动力的药,大概两天就好了。”
手术后大概三个月,梅梅能吃一个水饺,再到后面,可以一次吃4个水饺再加一个荷包蛋,“我爸偷偷对我妈说,她能吃这么多,会不会胖回去?”
做完手术后,梅梅的体重是140斤,如今一年过去了,她的体重稳定在128斤。
“我没有刻意控制食欲,其实我现在还是很能吃,比如吃火锅,我能从头吃到尾,就是吃得比较慢,别人吃一块肉,我只能吃半块。”梅梅形容那种感觉,没有丧失食欲,头脑很想吃,但吃多的时候,胃会发出警告,因为承受不了。
手术后的袁军,吃了一个月的流质食物,一个月后开始有饥饿感,“但不能多吃,每次吃一点,一天吃五次。”
做完手术半年了,袁军依然保持一天五餐,他食量尚可,一餐最多可以吃六七个饺子或者一小碗馄饨。
“我知道有些人手术后,没有食欲,吃不下东西,我好像没这种情况。”袁军最满意的是自己的手术目的达到了:血糖降了下来,治疗糖尿病的药也停了,胰岛素也不用打了。
不过,袁军和梅梅都要坚持服用维生素,避免远期营养不良。
她穿上了粉色M码衣服,还遇到了那个他
瘦下来的梅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了一套粉色的洛丽塔的服装,这是她最喜欢的,“还是M号!”
她笑到眼睛眯起来,“以前不敢买,曾经定制过一件,但只敢一个人在家里穿穿。”
她衣柜里的颜色开始多彩起来,粉色、白色、黄色……这个冬天,她买了一件雪白的羽绒服,这是她以前从来不敢尝试的颜色。
手术刚做完那段时间,梅梅希望自己能瘦到110斤,甚至更瘦,但现在她已经没有执念。
让梅梅觉得最明媚的一件事是,手术后,她找到了男朋友,“我那个时候还有150斤呢,但他觉得我很可爱,他知道我的一切过往,一直劝我不要节食。”
他们好事已近,2021年到来时,两位年轻人去领了结婚证,那天,梅梅穿着她最爱的粉色洛丽塔衣服,她说:这一年故事很简单,遇到了你,我真的特别喜欢。
新闻深度:解救被肥胖困住的人生
肥胖是种什么感觉?
23岁的梅梅(化名),体重190多斤,她经历了抑郁症、暴食症,自我封闭;
42岁的袁军(化名)、体重200多斤,患糖尿病七八年,穷尽各种办法,但血糖居高不下。
去年12月底,《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中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过50%。
“超重肥胖上升速度较快、流行水平较高、全人群均受影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说,“超重肥胖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王知非是浙江省人民医院减重代谢多学科诊疗中心的副主任。这是全省最早开展减重手术的医院,他的团队每年要为六七十位肥胖患者来做减重手术。8年间,这样的患者已经有数百位。
来做手术的患者,大多都是被肥胖逼入绝境,或者在减重的路上走投无路了。
有人说,再瘦不下去,我就不活了
“几乎所有的肥胖患者都存在心理和情绪问题:焦虑、自卑、抑郁等。”王知非见过太多被肥胖困住的人:他们被困住的不仅是身体的健康,还有生活,以及整个人生。
“这几年,来做减重手术的人明显增多。”王知非说,他们有人长期不出门;有人不敢也不愿意交朋友;有人说,再瘦不下去,我就不活了;更多的是因为肥胖带来的高血压、糖尿病等肥胖并发症。
减重代谢多学科诊疗中心的病房里,入住的患者大多是年轻人,20多岁到40多岁。他们身形巨大,大腹便便,最重的体重达到300斤,最轻的也有一百七八十斤。
他们习惯把减重手术称作缩胃:有的是袖状胃切除术,有的是胃旁路术 ,最终目的都是减少胃的容量。将原本正常状态下1000多毫升容量缩减到30或者40毫升。
所有的患者手术前,王知非都要和他们做一次长达一个小时甚至更久的谈话,谈话的内容听起来更像让患者“打退堂鼓”。
“我会先问患者,是否试过其他减肥的办法:运动、节食、服用减肥药等,也会把这些方法都告诉他们。”
32岁的杜明,身高177公分,体重180多斤,被肥胖困扰10年,他说要做减重手术,王知非拒绝了他。
减重前后的患者。
“他读大学时只有110多斤,工作后因为应酬多,才超重。通过锻炼,减到过120斤,后来复胖,就没再坚持。”王知非建议他再试试,不必这么急着来做手术。 “这并不是意味着减重手术可以延迟,只是这个病人肥胖发生比较晚,而且没有好好去饮食及运动干预。”
相反,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病人,王知非建议越早手术干预约好。尤其是青春期就肥胖的病人,往往胰岛功能损害等代谢并发症出现的都要早,更应早干预,“这种干预,对于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病人,就像是将他们从到一个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的队列中拉出来。”
不算胖的她说:我控制得太辛苦了
“减重手术是非常安全的手术,其手术并发症的几率甚至要小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王知非说。
他从来不避讳谈减重手术的副作用:袖状胃手术可能会胃食管反流;胃旁路手术要谨防营养不良;减重手术后也有可能复重;有人腹部可能会出现松弛,甚至需要做整形手术。
减重手术后,患者最好每年都能来复查一次,另外,饮食上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容易复胖,因为胃是一个有弹性的器官,缩小了,也会被撑大的。
“手术之前,我希望能让患者清楚:他们还有其他办法可以尝试减重,手术后可能会产生哪些副作用等,然后再做选择。”
现实来看,最后真正做减重手术的患者,基本是试过所有减肥的办法,在减重的路上苦苦挣扎多年的人。
王知非手术的患者,一般是BMI大于30以上的,他做过的BMI最低的,是27.4。这是一位30多岁的女性。
“她看起来其实不胖,但属于腹型肥胖,肚子很大。”
最开始,王知非不建议她手术,“从手术指症上来说,27.4是减重手术的临界值,她没有因为肥胖引起的月经不调、代谢紊乱等,我觉得她可以通过运动、节食等方式控制、改变。”
但是女患者非常坚持。
“她非常爱美,因为肚子大,从来不敢穿泳衣,这么多年,一直很辛苦地节食、运动,才保持这样的状态,稍微一松懈,立刻就胖上去。非常累,常年都有很重的心理负担。 而且这种向心性肥胖的病人,的确是非常难于常规方式减下去的,代谢并发症的发生比例也更高,甚至减重手术后复胖的比例也更高。”
减重手术只是一个治疗的开始
和手术本身相比,王知非更关注的是患者的心理。“肥胖患者,有很微妙的心理。”
有患者,术后瘦了下去,反而情绪低落。
“他觉得瘦下去的自己不是原本的自己,而是另外一个人。”
减重患者手术前后,精神卫生科的医生都会介入谈话,王知非加了几乎所有手术患者的微信,便于随访,他也会介绍一些早年做过手术的患者,让刚刚手术后的人去询问。
“肥胖是一种疾病,越早干预越好,不仅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还要考虑降低对个人精神上的伤害。”王知非说,减重有很多办法,手术是其中一种,“对患者来说,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最适合自己,伤害最小的那种。医生也要清楚告知病人:减重手术并不都是阳光和鲜花,只是一个治疗的开始。”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