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肺癌新药见证“中国速度”,多个“第一”为患者带来福音!

8月的最后一天,适合用来总结。
提到新药,特别肿瘤领域的新药,总是绕不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仿佛绝大部分的药物都是美国在主导,完全没有中国什么事。
中国在新药研发上的弱势,给了癌症患者一种暗示,最好、最前沿的治疗永远在太平洋的另一边。然而,纵观整个8月,事实也许并非如此。
我们完全无需妄自菲薄,“中国速度”即使在肿瘤领域,也正逐渐创造自己的奇迹。
一、未在美国上市却在中国获优先审评,中国患者将迎来首款RET抑制剂
以往,说起驱动基因、靶向治疗,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无非是EGFR、ALK,后来又加上了个ROS1。
这和2019版《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推荐是相符的,其将除EGFR/ALK/ROS1之外的非小细胞肺癌均归为驱动基因阴性。也就是说,无论你是MET/RET/BRAF/HER2这些较为罕见突变的哪一种,标准治疗都是化疗或者免疫,与靶向治疗是无缘的。
这一状况从今年5月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大人,时代变了。”
  • 6月份,2020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发布,更新了对BRAF V600E突变和NTRK突变的靶向治疗推荐,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囊括5类突变(肺癌诊疗指南又又又又更新了!);

此前有研究表明,越是驱动作用强的突变,使用免疫治疗的疗效越差。在生存获益上,KRAS>MET>BRAF>HER2远大于RET>ROS1>EGFR>ALK(要变天!突变阳性肺癌患者不应错失PD-1治疗,靶向联合免疫可增强抗癌疗效!)。对于这些强驱动作用的突变,靶向治疗才是更好的出路。
RET突变就是一种驱动作用强,同时免疫治疗效果差的突变。
不久前,我们就报道过《我在美国治肺癌》的作者楼钦元的经历(用药第二个月,他咳出了肿瘤组织……这是啥治疗?)。2017年,近70岁的他被诊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后,先尝试了免疫疗法,但效果并不好,在绝望之际加入了新药的临床试验,结果柳暗花明又一村。
改变楼钦元命运的,正是其中一款RET抑制剂。近日,这款RET抑制剂再次迎来好消息,8月26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基石药业RET抑制剂普拉替尼胶囊(Pralsetinib Capsules)拟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适应症可能为经含铂化疗的RET融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普拉替尼正是此前的BLU-667,由美国Blueprint Medicine开发,基石药业于2018年6月获得了其在大中华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授权。这意味着普拉替尼离中国患者并不遥远,纳入优先审评也就离国内上市不远了。
在疗效上,7月新药的文章介绍过(肺癌术后也能用靶向药!7月肺癌新药速递,你了解几个?),根据2020年ASCO大会的II期临床研究数据,普拉替尼的总有效率可达65%,95%的患者至少能实现病情稳定。
同时,根据基石药业向NMPA递交的新药申请,普拉替尼在中国患者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全球患者人群报告的结果一致。

二、PD-1/PD-L1赛道竞争激烈,国产免疫药能否走在国际前列?
中国拥有14亿人口,潜在的肿瘤市场非常巨大,并且,现有的医疗条件远未达到满足患者医疗需求的地步。以肺癌为例,无论是免疫治疗还是靶向治疗均彻底改变了肺癌患者的命运,但高额的费用成为阻碍患者接受治疗的障碍。
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也进行了一系列政策改革。这些“天时地利”都为中国的初创医药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导致近些年来中国掀起了一股新型生物技术的浪潮,在肿瘤领域尤其明显。
中国的肿瘤领域,特别是PD-1/PD-L1,形成了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相互竞争、相互创新的新格局。
今年6月,国产免疫药物卡瑞利珠单抗获批肺癌适应症,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用于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成为首个获批肺癌适应症的国产免疫药物(肺癌患者的福音!6月获批“不限癌种”抗癌新药!)。我们同时提到,除了卡瑞利珠单抗,多个国产免疫药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
  • 4月24日,NMPA正式受理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申请;

  • 同样在4月,NMPA正式受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申请;

  • 6月19日,NMPA正式受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申请。

而在刚刚过去的8月12日,NMPA再次正式受理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申请。肺鳞癌患者或将迎来新的治疗选择。
也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又是联合化疗?国产免疫药就不打算申请单药相关的适应症吗?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中国医药企业相比跨国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差。为了规避研发失败带来的风险,优先选择有更多成功案例、失败风险更低的联合方案就成了最佳方案。
这种国产免疫药物和进口免疫药物的差别还表现在临床试验终点的选择上。
进口免疫药物通常同时将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主要研究终点,而国产免疫药物则常常将总生存期作为次要研究终点。这或许也是为了更早得出临床数据,尽快获批上市,可见PD-1/PD-L1单抗赛道的竞争之激烈。
但这并不代表国产免疫药物没有创新。
事实上,“后发优势”的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治疗性单抗的基础研究日新月异,老牌进口免疫药物虽然对中国患者来说还很新,但也已经是很多年前设计开发的了。国产免疫药物只需要根据最新的研究理论,在已有的成功案例上做改进,理论上就能设计出更好的免疫药物。当然,这都是理想状态下,最终还是要看具体的临床试验结果。
2020年8月6日,基石药业宣布其抗PD-L1单抗CS1001联合化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在计划的期中分析中,达到了预设的主要研究终点。这也是全球首个抗PD-L1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成功的随机双盲的III期研究。
CS1001是由基石药业开发的在研PD-L1单抗,与进口PD-L1单抗清一色的采用IgG1单抗不同,CS1001是属于IgG4单抗药物,在安全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或许是其联合化疗临床试验成功的原因之一。
据悉,基石药业已计划近期想NMPA递交CS1001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
三、小细胞肺癌再迎新药,即将在中国开启临床试验
关注一个新药,从临床试验开始,一直到获批、上市,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小细胞肺癌这样鲜有新药出现的癌种。
2020年8月27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最新公示,绿叶制药从PharmaMar许可引进的抗肿瘤创新药lurbinectedin在中国提交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默示许可,拟用于一线含铂化疗失败后小细胞肺癌治疗。
这意味着lurbinectedin在国内的临床试验即将开始入组,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不用出国门就能接受新药治疗。
其实不只是lurbinectedin,小细胞肺癌最近的好消息不断,8月17日,FDA接受了CD4/6抑制剂Trilaciclib的新药申请(NDA),同时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正在接受化疗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
虽然目前众多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在治疗多种癌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是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化疗仍然是控制肿瘤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
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由于骨髓干细胞受到化疗药物杀伤,导致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的治疗体验和预后都有广泛的影响。
Trilaciclib是一种短效的CDK4/6抑制剂,它在接受化疗之前使用,短期导致骨髓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停滞,可以让骨髓干细胞不会受到化疗药物的伤害。在临床试验中,与单独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trilaciclib显著减少了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值得一提的是,与前面提到的lurbinectedin、普拉替尼类似的模式,先声药业同样获得了Trilaciclib在大中华地区所有适应症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有望在国内更快上市。

在最后

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国其实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的肿瘤患者总是能用上最新、最好的治疗手段,甚至一些药物美国没有,但中国有。

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中国创新医药企业正面临新的机遇。也许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我们也无需苛责,中国企业只是需要更多时间成长自己。选择进口药物还是国产药物,是非常个人的问题。

在治疗理念上,中国也并不落伍,新兴靶点、新的联合方案总是很快在患者群体间传播。传播肺癌领域最新的治疗理念,陪伴患者度过与癌共存的每一天,正是我们所希望做到的。希望你关注我们,又希望你不再需要关注我们。

提前预祝9月万事顺利~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