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哪种类型的肺癌最“厉害”,小细胞肺癌(SCLC)绝对能称得上。虽然小细胞肺癌在肺癌种类中的占比较小,仅有13-20%,但是它却具有极高的侵袭性。不仅发展迅速,还难以被发现,仅有很小一部分早期患者能够获得手术的机会。
尽管大多数患者对含铂类化疗和放疗等治疗较敏感,但是这种类型的肺癌却极易容易耐药,约95%的患者迅速耐药,再加上这种病进展迅速,导致5年生存率不到7%。面对如此穷凶极恶的“恶人”,科学家不得不研究一些新型的治疗方案来灭掉这些“恶人”。
5月26日在《JTO》杂志上,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利用天然杀伤(NK)细胞或可以代替免疫治疗来杀灭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复发和转移,且能无视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
这里面出现了一个较为新颖的名字——NK细胞,什么是NK细胞呢?
自然杀伤(NK)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一般认为它从骨髓中衍生并成熟。由于NK细胞的杀伤作用不需要抗原抗体反应,因此被称为自然杀伤细胞。打个比方就是,一般的细胞相当于家养的鱼,你给他食物他才能吃,而NK细胞更像是野生的鱼,会自己找食物。
NK细胞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能产生细胞因子增强机体其他免疫细胞(如CD8+、CD4+等)的活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起到杀灭和抑制肿瘤细胞复发和转移的功能。
在这次试验中,科学家将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细胞移植到缺乏靶点的小鼠体内,随后进行治疗和观察。最后结果显示,在未注射NK细胞之前,可以看出小鼠体内的癌细胞转移到了肝脏(图1:F)、肾脏(图1:D-F)和肺部的其他部位(图1:H)。具体结果如下图1。
图1
图片来源:来源于《JTO》杂志
而在注射NK细胞以后,小鼠体内的癌细胞向肝脏转移(图2:B)和远处的其他部位的转移(图2:C和E)的能力都降低了。简单来说:在这次小鼠实验中,科学家证实了NK细胞在抑制小细胞肺癌的转移和扩散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1]。此外,科学家还进行了更深一层的研究,即免疫治疗(PD1和PD-L1)能否协同这一作用。结果令人惊喜:NK细胞可以增强PD-1的活性,与对照组的小鼠相比,注射NK细胞的小鼠体内,其PD-1抑制剂抑制肿瘤的功能更强(图2:E),并且发现NK细胞在肺癌细胞中的含量也比之前要高(图2:I)。说明NK细胞和PD-1抑制剂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尽管这一试验仅仅是动物试验,但它无疑为NK细胞抑制小细胞肺癌的复发和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这个试验还提示免疫治疗可能和NK细胞也有一定的联合作用,这为下一步的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的方向。由于小细胞肺癌的特殊性,目前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仍为化疗,当患者对化疗药物耐药后, 后续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就很少,仅有拓扑替康、鲁比卡丁和安替罗尼等方案选择,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学家也在进行新药的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项试验研究,免疫联合治疗成功“上位”。
①T药联合化疗
一项研究阿替利珠单抗(T药)联合化疗对比单一化疗的试验中,联合治疗组首次让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突破12个月。有超过1/3的患者的生存期突破了18个月。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2020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基于IMpower133研究的结果,正式批准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依托泊苷/卡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适应证。
②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
研究初步证实: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一线缓解率达52.29%,可以显著改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安全性是可控和耐受的。
③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
2020年3月,美国FDA批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依托泊苷+顺铂/卡铂化疗方案,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而在今年的学术会议上更新了度伐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的最新结果:总生存期的成熟度达到83%,其中中位OS为12.9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为52.8%,远高于EP组的39.3%。后续试验该如何调整才能让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我们也会持续关注。
④K药联合化疗
K药(帕博丽珠单抗)联合化疗的试验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的中位FPS和中位OS分别为4.8个月和10.8个月,虽然未达到预期目标,但中位FPS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为患者带来了轻微收益。后续试验我们也会持续跟踪关注。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小细胞肺癌患者将会迎来更多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时也会解决解决目前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耐药后的无药可用的局面,我们也期待这些治疗方式和药物早日应用临床,为觅友带来新的希望!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参考文献:
[1]Best SA, Hess JB, Souza-Fonseca-Guimaraes F, et al. Harnessing Natural Killer Immunity in Metastatic SCLC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May 26]. J Thorac Oncol. 2020;S1556-0864(20)30394-4. doi:10.1016/j.jtho.2020.0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