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今天的汉语拼音是谁发明的?

前面文章说道,历史上的“英吉利”,并非在今日北冰洋大西洋一带,而在就在今天的陕西、四川交接地带。

很多人不服啊。

不服?那我们就来查看更多的历史资料吧。

比如,《海国图志》里说,欧罗巴洲,五谷都出产,以大米和麦子为主,今天的欧洲,哪里有大米出产?

比如,《海国图志》里说,英国国内大量生产绸缎,生丝原来从欧洲各国进口为主,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后以中国进口为主。今天的欧洲,哪里有生丝产出?再次印证前面胡雪岩对赌生丝失败因欧洲生丝丰收的疑问。

再比如,《海国图志》记载了欧罗巴洲的一种特产,叫做阿利袜,是一种树果,成熟之后内外全油,果核可以烧炭,榨油后的渣滓可以做碱,叶子可以当饲料,当时其价值在牛羊之上。

这种“阿里袜”,就是今天的油粽,号称“世界油王”,用途广泛,果皮果实含油量都很高,果壳可以做活性炭,还可以人造奶油、香皂、肥皂等。我们吃的方便面,也主要是棕榈油所炸。

油棕性喜高温湿润,今日的欧洲,如何存活呢?

旁证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问题是:汉语拼音。

我们今天学习汉语,要用到汉语拼音,一般人认为这种汉语拼音是建国后才出现的。其实,最早的汉语拼音原型,出现在《海国图志》中。

根据《海国图志》记载,英吉利这个国家,语言发音和汉语不太一样。

第一个不一样,就是其语言发音比较长。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话喜欢拖音。这个,是四川话的特点。

四川方言录音下载比较困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索一下。

第二个不一样,是切字多,正字少,只有二十六个字母。

这个怎么理解呢?

需要指出的是,古代的“文”,指象形;古代的”字“,指发音。文、字合在一起,指字形和发音。

所以这个”切字“”正字“指的都是发音。

在汉语拼音之前,中国原来认字拼音方法,是采取文字注音的方法,叫做“反切”法。比如“清”这个字,《说文解字》载:“从水青声,七情切。”

这种“反切”法的前提,是你必须要认识一些基础文字,然后才能大量认字,其学习过程比较缓慢。

而英吉利的这种方法,只要用会二十六个字母,可以给任何文字注音,在教授的时候要简单很多。

“切字多,正字少”,切字,就是辅音,就是声母;正字,就是元音,就是韵母。

在今天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真正属于“正字”的,只有 a 、o、 e、 i、 u 、v六个单韵母。后面所谓的“复韵母”,本质上也是“切字”。

由于拼音方案简单易学,英吉利整体国民识字率比较高,翻译当时中国的《四书》《五经》登著作自然不在话下,也有开办报纸的群众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提高识字率,在众多的拼音方案中,英吉利的这种二十六个字母方案由于简单易学,就被选中,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后,让我们重新来欣赏下大英帝国地满清政府的《宣战檄文》,体会下英吉利到底应该在哪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