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有约】| 闫永芳作品:戏迷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的姥姥是个戏迷,因为她特别地爱听戏,瞧戏,说戏,哼戏,讲戏。只要听说十里八乡的唱大戏,不管多远,无论多忙,她都要去。
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姥姥家的村上要赶庙会,肯定会搭台子唱大戏。那时恰逢暑假,姥姥早早就让舅舅捎话来,请母亲带上我和弟弟去小住,顺便瞧戏。那时的姥姥以为我和她一样都是戏迷。
唱一本戏通常是三天四晚或者四天五晚,如果赶上村里年景好,收成高,还会请上两个不同的剧团连着唱上两台戏,将近十天哩。
很早我就知道了两个有名的剧团,一个是晋城市第一梆子剧团。一团有个张爱珍,是剧团的台柱子。不仅唱腔好,扮相美,身眼手法样样棒。另外她是晋城人,是姥姥的家乡人。姥姥小小年纪就背井离乡,他乡遇故人,倒是很难得,所以格外亲。另一个剧团就是长治县红专落子剧团,红专顾名思义就是又红又专,专业上过硬,名气上响亮。红专剧团是姥姥村上的常客,基本年年会被请来唱大戏。
姥姥最爱瞧张爱珍的《皮秀英打虎》。张爱珍饰演的皮秀英美丽善良,坚强勇敢,敢爱敢恨。“藤萝架上藤花开,今年花开君正来,你爱花莫等花开败,须趁春光早安排”台上的张爱珍行腔婉丽,吐字清晰,韵味十足。高音区清纯明亮,上下通透,中低音区圆润甜美,哀婉缠绵。激情时声震云天,撼人心魄,柔情似水,风情万种。她的无字腔呼天抢地,百回千转。她的炸音叫板声裂长空,断人心肺。她的轻声如泣如诉,动人心弦。她的甩腔犹如决堤洪水一泄千里…台下的姥姥瞧得如痴如醉,跟着张爱珍的唱腔波澜起伏,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剧中的人物似乎就活在了她的心底,影响着她,激励着她。
生活中的姥姥跟皮秀英一样坚强美丽,善良勇敢。自己出身贫寒,没机会读书学文化,却鼓励儿女子孙后代多读书学文化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做个有用的人。姥姥培养了好几个教书先生哩。八十多岁还为上高中的孙子做后勤保障工作,照顾全家人的饮食起居,为孙子顺利考上名校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为了带领全家人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姥姥学习掌握了发黄豆的技艺。从精心选材到细心泡制,再到批发零售,每一道工序姥姥都亲力亲为。从没听她诉过苦,喊过累。自己还自学了算帐,记帐。村上的人都夸她是个大能人哩。
八十年代初,姥姥就率先在村上为家里先后添置了收录机和电视机,因为姥姥爱听戏、瞧戏。
姥姥一边干活一边听戏,一边劳动一边瞧戏。她说她喜欢包公的刚正不阿,秦香莲的善良勇敢;她说她佩服冯素贞的才华勇气,穆桂英的侠胆豪爽;她说她知道麦苗朗的无奈难言,杨家将的威武悲壮…在她的影响下,我们一个个的都也喜欢上了听戏、瞧戏,还会发表不同的意见,来品戏、评戏。哪个剧团行头好,哪个剧团伴奏妙,哪个剧团唱功强,哪个剧团功夫高。
晚年的姥姥由于年岁高,经常腿疼,再也不便出远门去瞧戏了。她让舅舅给她买了一台迷你的小唱机,录了上百场戏曲子,就放在她的床头边上,一睁眼就要听戏。
今年夏天是姥姥走后附城村拆迁改造修路完工的好日子,村上专门请来了有名的红专剧团来助阵演出,场场曝满。我也抽空去看了好几场戏,我想,如果姥姥还健在,她绝对是台下那个最忠实的戏迷。
作者简介:闫永芳,山西长治市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喜欢文学、绘画,热爱生活,追求完美,善于捕捉美、发现美、创造美。

任何一项工作,不管是个人或群体去进行,都需要反复操作辛勤劳动才能完成。每一次具体实践,都有成绩与失误、经验与教训,及时总结就会及时取得经验教训提高认识和工作技能。不断实践,不断总结,那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知识越来越广智慧越来越高,所进行的事业通过总结才会不断发展、前进。
(0)

相关推荐

  • 【陕西】景子轩《我的戏迷爷爷》指导教师:姜丹

    我的戏迷爷爷 宝鸡实验小学 景子轩 我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就是听戏.我们小区的人给爷爷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老戏迷." 爷爷特别爱听戏.只要他知道哪里 ...

  • 纪实文学|张志江:龙泉纪事之八:戏迷

    纪实文学|张志江:龙泉纪事之八:戏迷

  • 韩飞飞 | 看戏

    看戏 作者:韩飞飞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搬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一首老去的童谣,相伴老去的还有戏台.一幕幕活色生香美不胜收的老戏和那个时代唱戏. ...

  • 【山东】曹家豪《我的戏迷爷爷》指导老师:龚健

    我的戏迷爷爷 济南育文中学小学三年级 曹家豪 我爷爷今年62岁了,个子高高的,身材瘦瘦的,长的非常慈祥.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就是听戏.我们小区的邻里街坊给爷爷取了一个绰号"老戏迷& ...

  • 王坊村

    946年,长治县红专剧团在荫城镇王坊村组团成立,是长治县第一个专业剧团,同时也是晋东南地区最早成立的上党梆子剧团之一. 上党人爱看戏,有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两大剧种,再以前,叫上党宫调,但上党戏的起源至 ...

  • 「写作坊·小说」席腾华|村戏

    作家新 干线 村戏 农历2021年,阳春三月十八日,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县城往东四十五公里处有一条往东拐的水泥路. 进村的路口,一座高大的彩门,两边各有一块大广告牌,一块是<一代廉吏--卫哲治 ...

  • 姥家村头的大戏院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取消了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农田分包到户以后,农民的干劲高了.劲头足了,庄稼的收成连年翻翻.家家户户的粮食囤里都有吃不完的余粮,人们不再为籴米买面犯愁, ...

  • 歙县有个叫绵潭的村子,那里的古戏台,一直唱到如今!

    编者按:本文作者,绵潭人,汪卫东,字弘绵,号蓼山居士.<绵潭志>主编,2005年版<歙县志>文化古村绵潭篇主笔.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主编<徽州传统社会>丛书之< ...

  • 【佳作有约】| 闫永芳作品:瘤

    难怪老周今天心情不爽,昨天他去医院体检,医生说他胸腔部位有个阴影,老周吓得赶紧问医生:大夫,是不是瘤?"医生不确定,建议老周深度检查,定期问诊. 昨天老周在医院里忙活检查了一天,结果还没有全 ...

  • 【佳作欣赏】| 闫永芳作品:雪日

    雪日 今年的雪下得特别早,刚入初冬,就下了好几场了. "娘,你快出来看看,这几天一直有个疯老头在咱家大门口的垃圾桶里拾东西吃哩,天这么冷还下着雪,怪可怜哩,娘,你瞧瞧,撵他走,他也不走,还往 ...

  • 【佳作欣赏】| 闫永芳作品:太姥姥的小脚

    太姥姥是我奶奶的母亲,我父亲的姥姥.生于民国初年,当时家境还算好,家里有屋有田,有长工.短工,牲口马车.可受当时封建制度的影响,女子无才便是德,太姥姥没有机会去私塾读书识字,基本上就是个睁眼瞎,可练就 ...

  • 【佳作欣赏】| 闫永芳作品:为你痴狂

    邻居婶婶年轻时得了类风湿,手指关节肿大,膝关节变形,整日疼痛难忍,生活质量下降.为了治好病,她四处奔波,寻医问药,总不见好转.就连炎炎夏日,她都不敢脱掉厚厚的大棉裤.害怕凉水,担心受风,身体不舒服,心 ...

  • 【佳作欣赏】|闫永芳作品:我在旧时光里等你

    你第一次踏进这个家,十二岁,第一眼瞅见的就是他.他长你九岁,二十一了.这个家里的娘让你喊他"哥哥",你愣是张了半天的嘴,也没有喊出来半个字. 他正在给大汽车缷车轱辘子,满身的油,一 ...

  • 【佳作欣赏】| 闫永芳作品:钢镚儿

    前几日闲得无聊,把家里的存钱罐倒腾出来,倒了一地,细细一数还真不少.再把它们一一区分开来,一摞一摞摆起来,一元.五角.一角.一分.贰分.五分,还有儿子收藏了好久的各种清末明末的小铜钱儿,外汇币,纪念币 ...

  • 【温柔雨丝】| 闫永芳作品:痕迹

    痕迹(散文) 那年给父亲买了一双皮鞋,黑色的漆皮,牛筋的底子,既洋气又舒适.我把新鞋放在地上让他试,他还专门找来了个纸片垫在了地上.脱下自己脚上的旧鞋,举起双脚使劲看自己的脚底板,又用手把脚板拍了好几 ...

  • 【佳作有约】| 归途作品:"小蒜节"的回味

    佳作有约  "小蒜节"的回味                               文/归途          2021年4月9日,中塬村第三届小蒜节.也就是昨天,我慕名而去,满载而归.     ...

  • 【温柔雨丝】| 闫永芳作品:那些花儿

    儿时的记忆中,院里.屋里总有开不败的花儿,一团团,一簇簇,这朵还没开完,那朵就要含苞待放.那些花儿都是奶奶亲手种的,她腿脚有些不便,平日里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做完家务就去伺候她的那些花儿.奶奶会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