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笨方法”提高单科成绩近50分
学习方法很多很多,一千个学霸就有一千种学习方法。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性格不一样,习惯不一样,缺点不一样,所以,学习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
今天就谈一个用“笨方法”提高单科成绩近50分的实例。12月份的月考地理,41分,期末考试的地理,90分。
高一地理学得这么差,原因不多说了,思想不重视,个人不喜欢,上课不认真,课后不肯背,等等。正所谓“考得好的成就感都是相似的,而考不好的原因却各有各的不同”。
月考结束的时候,离期末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地理这么差,不能听之任之,总得想个办法努力一下。
我问,想不想把地理考好?
她说,想。非常干脆的回答,我喜欢。
我说,好,那我教你一个办法,包你80分以上,90分以上也很有可能,你能不能做到?
她先笑了,怎么可能啊,差那么多。然后问我:你说说是什么办法?
我说,你把地理书拿过来,一字不落地抄十遍。记住了,一定是一字不落。抄一遍包你及格,抄两遍包你70分以上,抄十遍包你90分以上。
她倒是没有立即反对,歪着脖子想了想,说:地理书上有的章节老师删掉不讲,内容也不是特别多,那我就试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在每个周末抽出两小时左右抄地理书,平时在学校写完作业,就挤时间抄地理书。
第一遍抄书用了两个星期多的时间,不仅仅是抄课本,把老师上课附加的笔记部分也整理了,抄了一遍。(这一点我很满意,笔记部分是她自己加的任务,说明她是用心抄了,不是糊弄。)
第二遍抄书,她自己感觉是比第一遍快了很多,但这时,能挤出来的时间已经不是很充裕了。毕竟期末考试要考九门,每门都有作业,都要复习。所以手速是快了,但用时也没有减少,用了接近两个星期的时间。
第三遍只抄了一小部分,就已经是考试周了。
考试之前做了一些习题,正确率比较高。我问她,这些题目不是都会吗?上次那个41分是怎么考的?
她说,有很多知识,抄着抄着就明白了。我现在看这些题一点也不难。
我鼓励她:这就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的道理嘛!
虽然抄书两遍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在抄书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遇到点小风小浪。
比如说,她在教室里抄书的时候,她的前后左右同桌会问她,抄书干嘛?还有的直接告诉她,抄书没有用的。
她不想用一堆大道理反驳,就直接回了一句:我妈让我抄的。说完以后,就继续抄呀抄。(这倒是让我挺欣慰的。)她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然后有一个孩子说,如果你抄的有效果,我下学期把英语书抄八遍。说话的这个孩子,英语一直不是很好。
希希和我走路聊天的时候,会提到同学们的说法。我就顺便给她讲了一些方法。我说,抄书并不是针对任何人都有用的,要看个性,要看分数,如果你地理成绩是85分,那么靠抄书提高的性价比就没那么高了。
学英语嘛,是要大声地读出来的。读+背,这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功课。
同学们的泼冷水,只是其中一个小风浪,九门学科的考前复习,需要挤时间去抄写地理书上的那么多字,和那么多的课堂笔记,这更是需要一定的毅力去坚持的。
在她看来,抄书的目的性很明显,就是提高地理成绩,到底有没有效,她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的,毕竟从来没有这样去实践过。
我一方面一直在鼓励她,包你提高几十分,让她对这份努力有美好的愿景,(是不是有点传销的味道,每天加油干,明年的宝马奔驰大奖就是你的,哈哈);另一方面还要监督她,今天抄了几页啊?这个周末能不能抄完啊?还剩两章了吗?一鼓作气完成了吧……诸如此类。当然,还要不断表扬她,她经常求表扬似的说,妈妈,我今天抄了多少页;我今天晚自习一句话都没讲,抄了这么多,这时候不要吝啬夸她的词语,使劲夸就对了。然后再加上亲亲抱抱,小主开心,我也高兴。
最终得到了一个进步近50分的好成绩,就是对她这段抄书经历最大的奖赏吧。
抄书的直观目的是提高考试成绩,其实深层的道理是通过抄书去达到有效复习,从而掌握书上的全部知识点。
这种方法适合希希这种,有点乖,但是好(四声)玩,又有点懒散的孩子。
如果你让她自己去搞定知识点,40分的成绩可能是书上看哪都不懂,或者说,字是都认识,但是之间的逻辑关系搞不明白,却以为自己懂了。
如果让她做题去学习,好多选择题可能似是而非,蒙对了以为自己会了,蒙不对的也可能不求甚解,看一下答案就放过去了。
如果让她读书,很有可能读着读着就走神了,因为懒散习惯了。
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抄,而她并没有坚决拒绝,也是因为家长还是有一点点威信在,她是相信听妈妈的话,就会有好结果。(也不枉我经常在她面前唱周杰伦的歌“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这个方法不是适合所有人所有学科。如果孩子的情况和前面描述的有些类似,特别是文科,不妨利用寒假的时间抄几遍试试。
提高50分不敢打包票,提高一些分是肯定的。
●关于和孩子相处的《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高一的家长想知道的《常见问题整理》
●画画小白是怎样成长为菜鸟的《画出一个新世界》
●英语学习记录之《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欢迎关注“希希成长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