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载”道”,赏石者默默安放的初心

中国赏石文化的核心,试金石,自然是传统体验的道家思想,就是道,中华文化哲学底色的那个“道”。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这里老子说的“一”“二”“三”,乃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表示“道”生万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

《淮南子·天文训》解释:“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合和”。“道”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律,“道”是创始,一切都是道生的。而“理”,是一个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理”是创生。道是最大的。“以道统理,以理见道”。

那什么是赏石之道、赏石之理?赏石的道理又是什么呢?自然是哲学的,因为赏石的目的并非是单纯的看看石头,而是为了追求品味,追求体味这块赏石当中的“味道”,也就是“体道”,或者说为了揭开和抓住固化在石头中的亿万年凝聚的那个“道”。文以载道,是中国人文的最高理想,而以石载”道”,无疑是每个赏石者内心默默安放的初心——中国赏石主要表现的是石头本身表象之外的弦外之音——“石道”。

“石道”的产生并非偶然。事实上,当中国历史上“心远地自偏”、遁入山林的道家思想占上风之后,赏石的体验自然而然贯穿为道家的思想。老子、庄子等道家称,“道”似水柔顺,处下为王。然而石头既坚硬,又不能流淌,也不易搬动,道又从何体会呢?

道家尚自由,当无法随心所、置身于大自然的高山流水之中的时候,文人墨客士大夫们开始借鉴中国传统山水画“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之道,来移山缩地,做山水园林气势恢宏的景观置景。接着,进一步发展到直接移石进屋,或摆在屋角,或搁上案头,文玩清供,小中见大。如此一来。赏石者只须坐在椅上,躺在卧榻,“卧游”一番,瞬息间精骛八极,遍历山水幽深;心游万仞,逍遥体会道与神合,赏石现道。

中国的赏石,对石头的评价,最重要的并非构成石头本体的结构、色彩、属性、成分、矿物元素含量、硬度、耐磨系数等等物理理化指标,更重要的评价指标,是石外的东西,是种感觉,也就是要看从石头赏玩中能体会到的“道”到底能有多少。

道家刚柔互济,既能化柔为刚,又可钢筋化作绕指柔。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上,则体现为大多讲究布白,阴阳互转。老子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无论是中国书法中字的线条对空间的分割布白,还是中国画、中国赏石作品本身,都讲究空间的变化和空间所见,要么实体、要么虚空,各自为证,这也是赏石对道家思想道的一种诠释。

史海钩沉,历史上传统赏石文化中的人这个主体,无不是深谙“道”理玄妙的艺术高手。他们要么是画坛巨擘,要么是书法大家。黄老之道心得醇厚。倪云林、黄公望,画作淡雅、轻柔,墨色线条,一派轻松。画面不娇媚、不做作。背后浸透的是传统的画之“道”。于赏石而言,明代林有麟的名著《素园石谱》说:“石,尤近于禅”亦是同理,以散淡取胜,明道见理。

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赏石之道,是一种感觉,是无须物化的心境。中国的观赏石,之所以称之为艺术,就是先天性所占起点高,占据了“道”这一制高点。道之所至,神之所寄。无论观赏石本身大小、块状如何,无论是单石还是组合石,赏石者与其关联,都能躬身观照自我,纵览天下风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