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五) “诗中有画”与“动静相生”【谭汝为】

(读诗心解之五)
“诗中有画”与“动静相生”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一、诗中有画

诗与画是艺坛的孪生姊妹,互相取资,相济互补。宋人蔡绦《西清诗话》:“丹青吟咏,妙处相资。昔人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盖画手能状,诗人能言之。”宋人张舜民《画墁集》:“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借助语言文字描述形象以抒情达意,更长于抒情;画借助线条墨色构成形象,更长于状物摹形。盛唐诗人王维兼为山水画家,熔诗、画创作手法于一炉,故其部分诗作充溢着诱人的诗情画意。王维妙在用画家眼光摄取景物,一旦落在文字上,便组成和谐的画面。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以上诗句都有写意画的效果,略加点染,就形成一幅风景画面,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王维的诗作常采取虚实相间的手法,如《华岳》:

西岳出浮云,积翠在太清。

连天疑黛色,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之寒,森沉华阴城。

用浮云、翠色、白日、青冥等来烘托华山高耸入云、遮天蔽日、绵亘百里的气势。然后又用神话传说进行点染:

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坼,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给西岳华山披上一层神异的色彩。再如《山居秋暝》中间两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从秋夜山村景物中,选取四个最富有特征的片段用素描手法勾画出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明暗相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情洋溢在画面之中,动静互衬,有声有色,具有动态的美感。

王维的诗作往往精于选景,巧妙进行布局,使诗中显示的画面主次分明、远近相衬,《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口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景物较多,但安排井然:从色彩上看,苍翠的寒山与落日余晖相对照;从线条上看,落日与孤烟相映衬;从声音布局上看,潺湲秋水与暮蝉鸣叫相应,在这个背景的烘托下,倚杖老人乘醉狂歌的姿态更使诗情画意融洽起来。“接舆”“五柳”两个典实给整个画面涂上了浓重的情趣色彩,闲逸恬适的隐栖之情充溢其中。景物繁而不杂,构成和谐的画面。

另外,着色用墨浓淡兼施,明暗相间的画技运用在诗作中,也可以丰富诗的艺术表现力。如:

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

古壁苍台黑,寒山远烧红。

薄霜、夜月、残雪色彩淡雅,而“古壁苍台黑,寒山远烧红”色彩浓重,二者浓淡映衬,十分醒目。大自然的景色是丰富多彩的,诗人在描写自然界的色彩时,往往撷取最能引起人们注目的对比色,使景物活脱,情态盎然。

我国古代绘画,特别讲究大与小的辨证关系的处理。王维的山水诗也运用了这方面的技巧。如《登裴秀才小台作》: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以小台为立足点摹写莽莽云山阔大的气势。《赠裴十迪》:

桃李虽未发,荑萼满其枝。

从小小叶芽的初生,预示了桃李盛开的春光。

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中间两联: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从一个窗口描写所见景物,窗口犹如镜框,景物就像活动的画图。对自然光线的摹写与色彩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在王维的诗作中,如: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是以阳光的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来表现终南山千岩万壑的气势与形态。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是以林间水流的明灭闪动表现南川溪流的逶迤曲折。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是写落日余晖透过深林枝叶的缝隙,照在布满青苔的地面上的投影,来表现环境的幽静和冷寂。

王维曾自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颇以能为画家而自豪。王维诗歌中的画不仅传达出山水的形貌特征,而且能体现山水的性格,并融进诗人主观的情趣。苏东坡总结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已成为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定评。

二、动静相生

绘画是静的艺术,但高明画师却能在静止的画面上显示对象的动态。音乐是动的艺术,但优秀乐师却能通过流动的旋律展现对象的静态。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其表现力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自由而深刻。诗人在写景状物时,常常巧妙地运用动静交错的艺术手法,或化静为动,或以动衬静,从而取得奇丽多姿的艺术效果。

首先说“化静为动”。所谓“化静为动”,就是赋予无生命的静态之物以生命,把静态写成动态。譬如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这里,“孤云”可以来去闲游,“山”可以与人脉脉含情地相对而视,其中隐含着诗人怀才不遇的独寂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再如宋人王禹偁的《村行》: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山峰本来就不会说话,但诗人却说它“无语立斜阳,”仿佛它原先能语、有语、欲语,使人感到这里的山峰有生命、有活力、有性格,顿使全诗充满了生趣。再如: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龚自珍《己亥杂诗》)

这里写江山“无语”“不语”,都是化静为动的透过一层的特殊笔法。诗人借用这种笔法含蓄地昭示出内在情感的百端纠结,读者诸君切不应以闲笔忽之。

辛弃疾《贺新郎》写道:

问何物、能命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这是拟人化的“化静为动”:妩媚的青山与倜傥的词人情貌相似,互为知己,倾心相娱,何等令人神往!

再如清代高僧雪峤,隐居深山,曾有诗云:

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

青山个个探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

把“青山”写成比邻好友,写成动态的有情之物,使诗中描绘的寂寥孤独的生活充溢着盎然的生气。

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常伴随着比拟、夸张等修辞方式相融相生的。如: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

我自只知常日醉,满川风雨替人愁。(黄庭坚)

稚子推窗窥过雁,数峰乘隙入西轩。(萧德藻)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黄仲则)

五里东风三里雪,一齐排着等行人。(严冬友)

通过动态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来感染读者。另外,还有把无情之动化为有情之动。如中唐李德裕被贬至海南岛崖州(今海南省琼山县),其《登崖州城作》:

青山欲共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将群山环绕郡城的自然形状写成殷勤挽留迁客的动作。这种化静为动的“移情”手法,即在描摹自然形象时,将诗人的感情楔入客体对象之中。

接着说“以动衬静”。所谓“以动衬静”,即把握艺术表现中动与静的对立统一规律,巧妙地用动态去对比、映衬静境。王安石曾集前人诗句组成一联: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上句写风定声静,但花瓣仍在悄然落下,这是静中见动;下句以鸟语啁啾去衬托山林的幽静,即“以动衬静”。王维的山水诗往往以动态为静态服务,以声息为安宁服务。他笔下的深山、林荫、月光、泉水都在某种动态之中呈现其空灵淡雅的静谧,如:

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秋夜独坐》)

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过李楫宅》)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过感化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诗人以蟪蛄鸣叫声、犬吠声、鸟鸣声、人语声、流水泉声等去衬托寂静。以声衬静,更能逗起人的思绪,使人感到静意更为悠长深永,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管锥编》第一册)

清人笪重光《画筌》说:“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顽,树活则灵。”这是说山水画应力求以活动的景物去衬托静止的景物,做到动静交错。诗画同源,两种艺术表现有其相通趋同之处。用泉流绿树去衬托静态的山峰巨石,使之相映成趣。对于写诗与绘画都是巧妙的构思手法。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从事汉语修辞学、诗歌美学及天津城市文化研究,兼任教育部汉语能力测试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天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语言学会顾问等学术职务。
编辑/章雪芳  审核/武 阳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214):2020年第四十八期

每周试玉(208)|嘉宾【魏暑临 何其三 梦欣】

【小楼听雨诗刊】2020年(7-9)月目录

今日关注|诗境泰斗,旧体巨擘 ——读聂绀弩诗札记【谭汝为】

今日关注|汉语诗歌六言句式简论【谭汝为】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一) 比兴与象征【谭汝为】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二) 意境与意象【谭汝为】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三) 时间与空间【谭汝为】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四) 简约与繁复【谭汝为】

书 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