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麦索” || 作者 赵廷强​


小时候的“麦索”

作者    ‖   赵廷强
作者,赵廷强,会宁县白草塬乡人,1974年12月河畔中学初中、高中毕业后以回乡知青之身份参加劳动。1979年9月考取靖远师范,1981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自考大专毕业。现为靖远县退休教师。先后有新闻报道、短讯,图片等十余作品被县市省报刊杂志刊出。

悠悠岁月,述说当年困惑。在我的脑海深处,刻印着一段挥之不去的记忆。这种记忆,非但不因时空之渐行渐远而淡忘,反倒由于退休赋闲在家,有充足的时间而时常浮现并变得越来越清晰。

那是一段既令人兴奋而又充满酸楚的记忆!

我的老家在会宁县北部的白草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候,是典型的十年九旱,乡邻们基本都是家家缺粮。那时生产队实行口粮与劳动工分挂钩(按劳分配),虽然一个工值往往只有5-6分,最多1毛钱出头,但劳力(硬食口)多的家庭年终挣得的工分多,分到的口粮自然就多一点,缺额相对少一点。而我们10来家由于孩子(软食口)多又年龄小因而劳力少的“烂社户”,要想分得那份尚不足撑到来年的口粮,就得交现钱来顶工分,可当时的我们哪儿来的钱啊?

每到年终决算,庄上几户劳力强的家庭,甚至还往往会分得几十到一百多块钱,最多的年终可买回来一辆“飞鸽”牌自行车(180多元),次之则为“永久”(170多元)、“红旗”(160多元)。当时全庄不到50户人家,有实力“接”回一辆自行车者只有寥寥数家。每每有崭新瓦亮的车子接回来,村子里总会炸开了锅,一时成为特大新闻而传扬许久。是啊,当时有辆自行车,可比现在有一辆10多万的私家车要风光多了!看着主人家脸上那掩饰不住的得意与优越感,我们这些“烂社户”家庭从大人到小孩都显得“灰溜溜”的,既沮丧又迷茫,只能小心翼翼的远远偷看,不敢凑近去跟人家分享喜悦。不难想象,那种很没面子又夹杂着羡慕嫉妒与希冀的心情有多复杂!

说到这里,各位别以为我的文章不切主题,别急,中心故事马上就展开。

那时村里每人占有2-3分自留地,我家大概有2-3亩(别想多了——那些年旱地亩产最多百十来斤)。这点地种点庄稼、蔬菜,其收获虽谈不上“颇丰”,但往往堪当一家人赖以度过青黄不接难关之大任!

自留地一般以种植小麦为主(在我们那里小麦成熟最早)。麦收前那阵子可是我们这些“烂社户”最难熬的关键时刻:眼见黄橙橙的麦子不几日就要收获,怎奈要等到队里的麦子变成口粮,还得经过收获、晾晒、打碾最后才能分配到各家,而几乎断了粮的那些人家的大人孩子的肚子不可能耐心等几天啊!情急之下,不知哪位智者还是能干的母亲(也不知何时传入),发明了一种缓解麦熟前缺粮的“神”吃法。此法说来也不复杂:

在自家麦田里先挑选成熟至八成、颜色变为黄绿色的麦子从杆节处揪掐下来并扎成小把,在门前场院间放置一碾场用的辘轳,接下来大人小孩齐上阵各尽所能,全家老少总动员齐心协力,一场终止青黄不接、解救多日受困肠胃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面打响了。首先两手攥住大股麦子,麦头朝下,抡圆了在辘轳上摔打使麦粒脱落,接下来用旧鞋底反复搓磨麦粒,用簸箕扇簸以去除麦壳。初步收拾后,将麦粒在开水锅中短暂煮熟捞出晾干,再次揉搓扇簸干净后就可以直接上石磨推碾了。此时最令人激动的时刻就要到了。随着石磨的推转,那白中略黄、粗如粉条、长短不一、形似金银绳索的“麦索”忽悠悠转动着,终于变戏法似的从磨子口中滚落在磨台上。多日来孩子们忍饥挨饿望眼欲穿,这一刻终于按捺不住了,于是不管大手小手、脏手净手,都抓起麦索可劲往嘴里塞,其阵势恰似风卷残云,其结果当然沟满壕平!虽然饥肠辘辘,但若一次吃的太饱,再来碗凉水泡发,那胀肚子的感觉可不好受。

这次首战告捷,但那“战法”似乎有失文雅,“二战”及其以后还是会遵循一定的“战术”。这次再加点“油花”(韭菜及葱之类以少许清油略炒--那时缺油啊,十来口人一年分得三五斤)、蒜泥或辣子面、食盐以及农家醋酱等佐料,风味更佳。那新麦子特有的清香加上柔嫩而又劲道的口感,使其完全称得上我们那里的地方名吃!

揪青掐黄实属无奈。这种吃法原本是为度过青黄不接被逼出来的应急措施。

筚路蓝缕,成就今日小康。近几十年由于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早已不需以那种急不可待的方式解决口腹之急,恐怕40岁以下不知“麦索”为何物者不乏其人。打开这段尘封的记忆,心里不免五味杂陈。这其中除了富足之后不忘初心的那份怀念,对于现今的人来说,也许只是算不上故事的故事,至于其他意义所在,仁者见仁吧!

2021年1月4日于靖远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0)

相关推荐

  • 【杨增臣】原创//收麦

    收    麦 春天的脚步还未远离,夏季的歌声就悄悄来临了,花儿还在继续开放,空气依然飘香,杏子上市,桃子挂彩,柿子还睡在花的襁褓中,只有枣花羞羞答答还未出门.田野里,已是麦浪滚滚,碧波荡漾,一片金黄, ...

  • 散文||难忘三夏第一天

    难忘三夏第一天 徐进成||江苏 1973年6月,是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参加的第一个三夏大忙.那年我十八岁,担任生产队会计刚好三个月.前天,队长告诉我,他次日起早去连云港大伊山地区买山芋秧苗,赶在后天大雨 ...

  • 金秋(五):粒粒皆辛苦

    本文作者:徐刚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诗在民间广为流传,长期被选入小学课本,几乎妇孺皆知. 诗题为<悯农>.&qu ...

  • 【又是一年收麦季】/ 赵仲強

    又是一年收麦季 赵仲強 收麦子,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最熟悉的活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这里种麦的人少,机械化程度高了,原来那种耕种模式,那种热火朝天,龙口夺食,颗粒归仓的情景, ...

  • 鲁北往事:分小麦

    小麦晒干后,就要把粮食分到各家各户. 秋麦二季分粮食,是一道比较难的工序.小队里的会计,要先把全队劳力挣的工分统计起来.麦季工分统计截止到芒种,以后挣的工分就到白露计算秋季的口粮,再往后挣的工分就等着 ...

  • 我所经历的那个年代(连载四)

    生产队和人民公社 一.工分与分配 农村实行集体经济时期,行政模式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在"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qu ...

  • 徐良观:老队长

    老队长 作者:徐良观 那年(2012)6月,老队长离世了.这位在大呼隆时期叱咤风云把一个六七十户人家的生产队管理得调调适适的硬汉子,在遭受病魔两年多的折磨后离开了人世.那些日子,我的心情和他的家人一样 ...

  • 曾经的生产队

    曾经的生产队 我出生于1968年,吴县保安公社某大队第六生产队,生产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断时续,经常在我脑海里闪现. 从1958年人民公社开始至1984年农村联产承包制结束.我们生产队有四十多户 ...

  • 麦田边的烧烤

        大大的太阳☀️,滚滚的热浪,接连天际的麦子被各生产队社员一片片的割下来,身后留下一排排的麦个儿,好似等待检阅士兵一样整齐划一! 满脸汗珠的孩子们在麦茬地里忙着弄喇叭花,喇喇苗根,"引 ...

  • 忆母亲​ || 作者 赵廷勋

    忆母亲 作者  |  赵廷勋 忘不了魂牵梦绕的故乡,那里埋葬着我的亲娘. 怎么也不能淡忘,平日里的母亲那么善良,怎么就成了临终前病床上蜷曲着.痛苦不堪的模样?病在娘身,痛在儿心! 作者母亲画像 记忆中 ...

  • 父亲与红军的故事(续) || 作者 赵廷勋

    父亲与红军的故事(续) 作者 | 赵廷勋 前篇<父亲和红军的故事>在平台发布后,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较大反响,一些对红色历史感兴趣的朋友试图更多地探询当年的一些细节真相. 对此,由于我本人一 ...

  • 沉重悼念袁隆平院士(作者:索成安/赵春和/冯利军/谢晓阳/林小萍/雄风)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陇西情​(续) || 作者 赵廷勋

    陇    西    情(续) 作者 | 赵廷勋 歌曲<故乡有话告诉你>  演唱王宏伟 我的习作<陇西情>在平台发布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尤其在同学中间影响更为强烈.我想,可 ...

  • 陇西情​ || 作者 赵廷勋

    陇    西    情 作者 | 赵廷勋 序 我的中学阶段是在老家的会宁县河畔中学完成的,毕业于一九七四年.当时虽然学校都受到了课本短缺.学校停课的影响,但我们学校由于有一批忠诚教育的热心老师,正常教 ...

  • 原创|为什么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更容易成功? ||作者:赵海燕

    网络文学 | 文学交流 | 专注原创 原创作品授权天美五星全网首发 为什么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更容易成功? 作者/赵海燕 编审/天美五星 为什么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更容易成功? 作者/赵海燕 (2019. ...

  • 【远方•夜读】福建《醉人的芬芳》作者•赵保军 主播•刘廷桓

    醉人的芬芳 文/赵保军 那远方.天路.牧场 那片雪域云端的美 格桑花开了, 带着炽热 透着高原的爱 在远天绽放 你是天边凝固的彩云 是冰川流动的诗 是雪山立体的画 是热情奔放的姑娘 格桑花开了,拥抱自 ...

  • 故黄河之恋(组诗)||作者:赵玉强(江苏)

    作者风采:赵玉强,江苏铜山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八十年代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在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工作,目前已退岗.曾在国家省市级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几十篇,业余爱好新体诗涂鸦 故黄河之恋(组诗) 文 ...

  • 江苏省书法院中青年学术提名展候选作者一一许强

    前  言 江苏是一块书法的热土,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书法可谓"继接传统,开拓新局,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审美视野开阔.审美观念开明.创作思维活跃的中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