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为何如此珍贵:看完就懂了
从历史情况看,明式家具自明代诞生后,其特有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风格备受当时士大夫文人阶 层的提倡和青睐,故有关家具内容的笔记,自明代后期始激增,如屠隆的《考粱余事》、高濂的《遵生八笺》、文震亨的《长物注》、戈汕的《蝶几图》、李渔的《闲情偶寄》、王士性的《广志绎》以及王圻的《三才图会》等。但遗憾的是这些著述所述及的内容大多是文人与家具的关系,从意趣或欣赏的角度作经验总结,并没有理论上的研究或文化艺术上的探讨。即便是万历增编本《鲁班经·匠家镜》这种专 业性很强的书籍,也只是记录当时家具制作的规矩法度,如同“木工手册”。中国历史上把古典家具真正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前半叶。其间不乏外籍人士参与,如1926年莫里斯·杜邦的《中国家具》;1929年威廉·斯洛曼的《万神庙》。影响最 大的著述要算德人古斯塔夫·艾克1944年出版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他在绪论中己开始对中国传统家具的造型和结构进行探索,其内容涉及到明清时代硬木家具的工艺、配件、装饰和年代鉴定。对于国人来说,杨耀先生则开其先河,他在1942年《北京大学论文集》发表的《明代室内装饰和家具》的论述中,最 先阐述了“明式家具之式样与做法”,这显然对“明式家具”学术观念的形成起到了先导作用。继杨耀之后,王世襄先生为集大成者,他于20世纪40年代始潜心于家具研究,积数十年之辛劳集明式家具珍品达七十九件,并于1985年和1989年出版了明式家具《珍赏》和《研究》两集,从而奠定了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一门学科而必须具备的理论和物质基础。
清式家具也被称为“皇 家家具”,体现了康雍乾三朝皇权的尊贵与霸气。学者们把清式家具的风格归结为繁复、华丽、宽大、雕琢。
并不是明代生产的所有家具都可以称之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风格是在明代晚期得到完善。专家学者认为明式家具的黄金时代在1550年到1750年之间,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中也认为是「明末与早清」。也就是说,明式家具并不仅 限于明末,在清初也生产了大量家具精品。
使用功能是每一件家具设计制作的基本控制因素。当然一件成熟的家具,可能由于高超的设计和精到的制作,功能和形式达到完 美的谐和,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被当作一件工艺品或文物而收藏,而鉴赏。
在中国家具演变史中,明清两代硬木家具无疑是最 具有代表性的,而明式黄花梨家具和清代乾隆时期宫廷海南黄花梨家具是它们之中最为杰出的代表,特别是明式家具,其造型艺术和工艺技术领 先于世界,且民族特点鲜明,风格独特,不但为国人所珍视,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也独树一帜,享有盛名。
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漫长的历史。传说中有神农氏发明床,少吴始作箦床,吕望作榻等等。这些只是我们从书籍中得到的资料,看不到器物的原型。但是,我们从出土的家具中,还是可以看到一些艺术高超、精美绝伦的家具精品。然而,由于每一时期出土家具的品种较为单一,或者在制作的材料上多为柴木,不能像明清时期有品种众多的硬木家具精品,所以说一直到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家具的发展才达到了顶峰。这是大多数古典家具研究者的观点。
当时,一批活跃在中国城乡的西方传教士,首 次发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美学价值并大为惊叹,他们悄悄将其购买运回欧洲,用以家用或收藏。这就是中国古典家具第 一次成规模地进入欧洲。据说,当时英国有个家具设计师叫齐彭代尔,他以明式家具为蓝本,为英国皇 室打造了一套宫廷家具,竟轰动整个了欧洲。从那时起,中国明式家具便与从14世纪传入欧洲的中国瓷器一样,在国际市场上有了极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