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讲堂 | 为客之道,人情之理

9月12日,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姚振文教授走进孙子兵法讲堂,为大家带来了精彩讲座——《孙子兵法·九地篇》。

讲座一开始,姚教授便说道:“《九地篇》主要指的是战略地理,孙子提出了九种不同的作战区域及相应的作战与处置方法。本篇思想上的实质是论述为客之道,即部队越境作战的指挥原则和基本规律,而其精髓则是对特殊环境下人情之理的深刻认识和把握”。言简意赅的概括,让现场广大观众清晰地把握住了本篇章的核心内容。

在Soul,摆脱焦虑,轻松做自己 广告

本篇是《孙子兵法》中篇幅最长的一篇。宋代的《孙子》版本,总字数(不计重文),大约在6000字左右,而《九地篇》就约一千多字。本篇不但篇幅长,内容也乱。九地本身,是由零章碎句组成,前后重复,好像一篇文章,两种记录,前面说过,后面又重复。再者,九地和九变有关,不但词句重复,内容也有关联。

展开剩余72%

鉴于《九地篇》篇幅多、内容乱的基本特点,为方便现场观众更好地理解内容,姚教授将本篇章分成三个部分,即:论客地作战的基本原则、再论客地作战、与敌总决战。

孙子追求“全胜”,与敌人作战切忌直接硬碰硬,而是需要运用谋略,乱敌之法便是如此。姚教授说道:“打仗时不要在敌人阵势严整的时候与之对抗,要等敌人军队出现混乱时出击,若对方不乱,则要优先运用智慧使之乱”,善于夺其所爱,攻其所不戒,便可事半功倍。

《九地篇》的精髓体现在哪里?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整治)而戒,不求(鞭策)而得,不约(约束)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妖祥)去疑(疑惑),至死无所之(往)。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孙子能从人性的角度考虑士兵、考虑作战。姚教授表示:“物极必反,当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超过了极限时,反而什么都不怕了,什么也都无所谓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弱小者,会变得非常强大;一些怯懦者,会变得非常勇敢;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则有可能发生。”

《孙子兵法·九地篇》思想内容十分深刻,姚教授幽默风趣,语言通俗易懂,讲解得十分透彻。

随后,姚教授通过“《亮剑》中的自然配合”“疫情危机下的众志成城”的例子,向大家详细说明人情之理中“兵如率然,齐勇若一”的深刻道理。

普遍认为,孙子最大的创新思想,是“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姚老师通过“韩信背水列阵”“项羽破釜沉舟”的历史小故事,向现场观众诠释了“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这句名言。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本篇的最后一部分——与敌总决战。这部分内容是全篇的总结,它用韵文写成,是两千多年前关于长途奔袭最古朴、最原始的论述。“反击匈奴战争前期”“日本偷袭珍珠港”便是最好的例证。本部分内容虽短却也蕴含了孙子多个经典用兵思想。

最后,姚教授一一回答了现场观众心中的小疑问,讲座也在愉快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首赞 +1
平台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