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乡人乡贤 记芦笙老人熊永林 2020年第95期(总578期)

记芦笙老人熊永林

武贵琼

2020年8月31日,89岁高龄的民间艺术家、“芦笙王”熊永林老人离世。在离普定县城几十里远的小山村——革渣村,很多当地的文化学者自发为老人家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现场,村里的芦笙娃们吹起芦笙,跳起芦笙舞,以此方式送别他们最亲爱的“芦笙王”爷爷。悠远而沉重的芦笙萦绕在小村周围,久久回荡。恍如熊永林老人曲折而坎坷的人生。

村里的芦笙娃们 周光荣 提供

村里的芦笙娃们 周光荣 提供

走进革渣村,只要一提到芦笙,村民都会讲起熊永林老人的故事,就像在说自己的昨天一样。这是一个较为偏远的小山村,村民们祖祖辈辈靠山而居,依山而栖,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由于山路崎岖,交通不便,这里的乡村是寂寥的,生活也是清苦的。只有当那一声声节奏轻扬的芦笙吹响时,村寨里每个人心里才会有种由衷的自豪与荣耀,这份荣耀似乎让每个人内心生出一份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熊永林老人就像革渣村的一个招牌,一面旗帜,但凡村里的老幼妇孺对他都会怀有几分敬畏,只要是村里来了陌生人,大家都知道一定是来听熊老伯讲故事的,而这些故事,村里的人们早已耳熟能详。

熊永林出生于1931年,自幼丧母,跟着姑奶奶过,从小就帮着姑奶奶家放牛。每天出去放牛时,他都会跟小伙伴们在山坡上面的树枝上荡秋千,身子灵巧的他慢慢就学会了在空中翻跟斗。后来姑奶奶家小孩到了读书的年龄,由于村里教书先生脾气比较暴躁,很多小孩都不愿去读书,姑奶奶家小孩也如此,姑奶奶无奈,只得叫熊永林去陪读,就这样,熊永林跟着进了学堂,学了一年的“四书”“五经”,后由于姑奶奶负担不起学费,又让他回来看牛。熊永林就这样在牛背与秋千架上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熊永林十八岁那年,正值土改“运动”,有些文化基础的他先后被安排到翁卡、安顺、紫云做一些简单的文字记录工作,土改结束后又到紫云梨树坪乡工作了半年时间。半年过后,迫于生计,他到纳雍跟人学做芦笙,就此开始了他的芦笙生涯。

熊永林 武贵琼 摄

到了纳雍,熊永林跟着一户杨姓人家学做芦笙,白天做芦笙,晚上学吹芦笙。他就这样一边做一边学,凭着自己的聪明与勤奋,学了一年的时间后,不仅能做还能吹,但他还想学跳芦笙舞。于是四处打听哪里有人可以教跳芦笙,听说附近三家寨有个跳芦笙舞的老人,他就去跟这位老人请教怎样把芦笙舞跳好。他的绝技“铁锅芦笙”就是跟这位老人学的。由于这份技艺很难学,学会的人不多,而熊永林作为佼佼者,很快就学会了这门技艺。学会跳以后,他白天做芦笙,晚上就跟大家聚在一块跳芦笙舞。熊永林身材比较娇小,跳起来很灵活,大家都喜欢看他跳。那时的他一边沉迷在芦笙的世界里,一边梦想着未来的生活。

学会这门芦笙技艺之后,他还是念念不忘家乡,回到革渣,一边做芦笙去卖,一边到处跳芦笙舞。由于他跳得好,声名远扬,大家很快就知道革渣有个芦笙舞跳得不错的年轻人。后来普定文化俱乐部请他到俱乐部去上班,四处参加演出。一次,跟同事到安顺表演,被从省里来看演出的领导看中,他又被选拨到贵阳杂技团。熊永林文化程度不高,杂技团派到他到当时的花溪民族学院去学习苗文及汉语。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以后,由于贵阳民族乐器公司需要人帮忙,他又有制作芦笙的手艺,又被调到民族乐器公司专门制作芦笙、小手风琴等乐器。一年以后,正逢北京要庆祝国庆节,贵州也选派了节目,熊永林的芦笙舞是北京之行的重头戏。

熊永林在教孩子们吹芦笙 周光荣 提供

1956年,贵州杂技团一行十余人到北京参加国庆演出,熊永林表演的绝技是一边吹芦笙一边做360°的空心翻。还表演他的个人绝技——铁锅芦笙舞,这个绝技也是熊永林在多年无数次的练习才得以成功的。熊永林的表演在北京引起不小的轰动,演出结束后,他跟其他六位贵州芦笙演员被留在了北京的杂技演出队。安顺就他一人被留了下来。在北京期间他还参加了篮球、摔跤比赛,练过武功,三颗被毁的门牙就是当时练习武功时被铁蛋所伤。学会武功后又参加武工队的宣传工作,背着芦笙四处演出。

1957年,北京要选派出101人前往莫斯科参加第四届青年联欢节,熊永林也在其中,当时他26岁。联欢节由国家领导人亲自带队坐火车前往,中途辗转莫斯科的几个小城镇演出,最后各国的演员全部集中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汇演。有时一天要表演好几场,在莫斯科演出大约28天的日子里。熊永林在芦笙舞中一次次获得自信,也一次次获得外国友人的称赞。

他在莫斯科这个国际大舞台用芦笙舞完成了人生一次完美的精彩谢幕,这次演出深深定格在他的脑海,一直伴随他老去。

回国以后,熊永林一心挂念着贵州老家,想念着革渣的山山水水,在人生经历了各种鲜花、掌声与荣耀之后,他选择回到革渣村,从而结束了十余年的漂泊生涯。

回到革渣后,熊永林娶妻生子。开始过上平淡而清苦的生活,尽管这样,他还是对芦笙演奏格外衷情,不离不弃。经常去到附近村寨给人家吹芦笙,慢慢地远近闻名。不管谁家婚嫁或是有什么传统节日,他都会带上芦笙一次次为大家专注地演奏,他娴熟的技艺无不让围观的群众兴奋不已。有时就算走再远的山路,他也毫无怨言,只要能够吹上芦笙,跳上芦笙舞,他已觉得是人生一大快事。很多年后,熊永林的儿子也把芦笙吹得远近闻名,两父子还双双登台合奏并拿过奖,现在就连几个孙女也跟着吹。晚年的熊永林跟儿子一起主动教村里的孩子们吹芦笙,儿子后来还在村里办起了芦笙教学班,凡是愿意学芦笙的小孩都免费教。

熊永林在吹芦笙 周光荣 提供

熊永林老人走了,可他的芦笙还在,他对芦笙的那份热爱还在,如今那里的孩子们也像他一样喜欢芦笙,爱着芦笙。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革渣村的山头升起,山间云雾缭绕,半山腰的石板房门口响起阵阵芦笙时,村民总忍不住抬头望去,仿佛那位白发红颜,精神矍铄的老人一直都在,他专注地吹着芦笙,就像在诉说革渣村的昨天——一个远古的故事。

· 作者简介

武贵琼:安顺市西秀区人,贵州省作协会员,青山文学社社长。一个喜欢在文字和花间驻足的女子,着棉麻衣裙,行老街小巷,在喧嚣的尘世中用时光雕琢一个人的散文天地。2016年10月出版个人散文集《春风起》。

2020年11月


值班编辑:柴其斌

电子排版:王敏茶

您的转发将传播、弘扬安顺文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