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不语对枯棋---汽车行业大变局

记得在两年前差不多这个时候,自己写过一篇文章,名字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汽车金融市场乱局的解析与思考”。文章描述了笔者眼中当时的汽车金融市场,在一片火爆中蕴含着的虚火,以及种种乱象产生的原因,更是提出了几条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如今反过头来再看看,当时的很多预测都已经一语成谶,成为了两年后的市场状态。甚至我们面临的暴风骤雨更加猛烈。

回想当年,现在又是何其的相似。时代发展更替,无非是历史披上新外衣后一次次升级版的重演。过去的事情不多说,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从网上找到这篇文章,和当下对照一下。我想大家的感悟会更加深刻。


今非昔比,一将成名万骨枯

如果说这两年汽车及汽车金融市场展开了一场混战,进入了我常说的战国时代。经过浴血奋战,你争我夺,市场格局已经日趋明朗。而这一阶段的发展脉络也已经愈加的清晰可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两年后的市场现状和下一步可能发展的趋势。算是对两年前的预测有个交代和总结,也算是继续把这个游戏持续下去,等待时间的再次认证。

先看看我们的汽车市场。经过连续多年的持续上升,今年将不可避免的出现负增长。甚至有可能是近几年的常态化。预测汽车市场的增长率最简单的办法是依据GDP的增幅。预计这几年我国GDP增幅应该维持在6左右,那么汽车市场的增长应该也会维持在3左右,进入一个持续的平稳增长期。

如果说市场上升空间和速度被压缩,也就意味着汽车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而对于相关联产业,自然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那么,发展和挑战,创新与风控,这些对立统一因素将会发展到极致。而谁能从中取胜,一看实力,二看营销,三看风控,四看谁能把这些矛盾相对完美的掌握好黑白之中的那个灰度。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首先,一定要看的是经济发展的速度。让我们回想一下,国内很多自主品牌的发展史,2015年应该不能忘记,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三线及三线城市以下的购买需求被激活,而这些市场又是原有的合资品牌的薄弱地带,产品、价格、营销重视度都未准备充分,于是带来了市场的需求机会,从这个角度看,就能理解当年为什么幻速品牌上市第一年就能卖出10万台的黑马神话。

而如今,看看银翔今年出现的问题,其实也不难从侧面看出国家改革必须要承受阵痛后的苦楚表现。作为民营经济的主要活跃区域,二线、三线甚至以下的经济活跃程度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影响。那么就必然会带来汽车市场的对应需求减速的变化。

其次是房事,这一年来,二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房价已经涨的离谱,在传统中国人看来,房子就是买涨不买跌。随着在房地产中的投入增加,势必也会造成汽车市场的需求减缓。国内汽车行业的新兴区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反过来我们也会发现,反而是接近饱和的一线城市,市场竟是出奇的稳定。

改革之痛,秋风宝剑孤臣泪

供给侧改革是必要的改革路径已经无需质疑,但是改革中的阵痛却让民企承受了更多的切肤之痛。生存的空间竟是愈发的缩小,原来鼓励民营企业入股国企,参与混改,到头来就成了民企纷纷寻找国企投靠。民企的生路举步维艰,自然会带动整体效益的下降,汽车市场的需求也就自然而然的开启下降模式。

还有一个现象不知道对大家看到了没有,就是原本一路高歌的SUV市场在今年被轿车再次超越。由此我们可以再引申出一个话题,大多数自主品牌的崛起依靠什么?轿车销量的再次超越又意味着什么?很简单的答案,我们可能再次面临着品牌集中度的问题。什么是品牌集中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整合,重组。市场资源会自动的像强势品牌靠拢。自主品牌整体将面临的是春天还是冬天,还尚不自知。就如同宝马增股华晨,我们都知道被控股的滋味不好受,但是即使人家不控股,我们就真能说了算?在汽车制造业,可能根本不存在什么弯路超车,弯道超过去了,到了直道怎么办?

汽车市场如此,金融市场又何尝不是如此?平安也好,大搜车也罢,在各自领域一路高歌,各大主流汽车金融公司,凭着稳定的资金,超强的渠道控制力,与销售端无缝对接的能力。正在一步步的夯实自己的市场,伺机而动。而这些占据先机的市场强者,又无一不把眼光的尽头投向了整个产业链。对于我们那些整天还在为资金发愁的玩家,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而大多数面临的终将是被淘汰出局或被强势整合

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市场格局已定,原有的市场机会开关已经闭合了呢?那个猪都能飞起来的风口已经在大气压的干预下逐渐消逝的无影无踪。

如果说目前已经到了战国中期,强秦的格局已成,那么我们大多数从业者要做的不是无畏的抵抗,二是要看看其他诸侯国的命运,让自己的消亡时间尽量后延,守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那么就一定还有机会。做不成帝王,做个诸侯其实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那么,我们依然会面临选择,我们到底该做什么?抱大腿和练内功我喊了两年,不知道也多少朋友听进去了。一家优秀的公司不仅仅是可以把客户体验做到极致,更重要的是能够做到计划和实操的和谐统一。不出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让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无懈可击。

客户体验靠什么?一张笑脸?温馨的装修?简单的程序?专业的服务?都对也都不对,核心的能力是你要具备足够的实力。没有足够的实力,何来客户体验?客户连你的门都不登,你又有啥机会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

其实有一个话题聊了很久?如何寻找优质的资方。我始终还是认为,我们最大的资本其实是客户的认可。一切故事源于客户需求,终于满足客户需求。凭借任何外部的力量都难以获取最终的胜利。就如履约险,凡是和我提到以这个作为风险控制重要条件的,我基本都会嗤之以鼻,我也从不相信把自己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功。

看准趋势,运筹帷幄造东风

至于现在炙手可热的新能源和互联网势力造车,我觉得我们可以关注,但不要亲身历险,在某种程度上还要远离,这些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玩的,我甚至觉得我们所谓的超前有些过于超前了,传统汽车制造强国真的比我们能傻多少?在何为新能源,中国新能源到底向何方发展确定之前,这个游戏本来就不是我们能参与的。董小姐的银隆已经可以足够说明问题。

互联网造车,可能是我的思想过于陈旧,我始终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车的首要功能仍是交通工具,核心的核心仍是使用功能以及产品的稳定性。无论他的金融科技多么发达,互联网工具多么赏心悦目,它的首要需求仍是安全、舒适与便捷。车子是要在路上走的。我们都知道金融产品从来都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该是雪中送炭。金融控制风险的核心就是其稳定性和未来的可控性。当未来一切都还在未来,我们又怎能放手一搏未来呢?这本身就属于正常金融业务的范畴之内。如果轻易介入,我觉得应该算是投机吧。

最后一点时间还是说说趋势吧。

1、中国汽车行业将会进入整合期,品牌集中度将会进一步集中。金融亦如此。

2、在这几年,将是市场两极分化,不断调整的年份。所以我们将会面临众多的不确定性。

3、大的平台公司仍会出现,新的模式有可能会成为科技和专家的双层背书,成为资源方和需求方之间联系的管道。使得各方的分工更加明确。提供资金的准备好子弹就ok,提供服务的想尽一切办法打通产业链,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客户体验。汽车金融服务其实就是汽车+金融+服务。可合可分,因势利导。

4、融资租赁业务将会把重点向资产管理能力转移,随着资产管理能力的提升逐步提高自己的市场占优比率。

总而言之,这一波大的风口即将关闭,奉劝各位,好自为之,把不安分的心收回来,踏踏实实过日子,做好自己。把最擅长的发挥到极致就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