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习惯、幸福
幸福是什么?我想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一样。有人认为享乐主义就是幸福;中大奖就是幸福;得到想要的就是幸福。可是你并没有想过,就算得到你想要的,那之后呢?
泰勒.本沙哈尔把幸福称为“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能够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人们对幸福的曲解,也与暴富信息的传播有关。过多的这样的新闻,像岳云鹏,王宝强的励志经历。但实际这都是小概率事件,当看的多之后,却认为自己也有这种可能性。
如果把这些事件平摊到每个人身上,概率趋向于零。媒体不会告诉你,有很多比他们更努力的人却没有成功。
这种追求快钱的宣传,本身并不可取,做企业的巴不得一年就上市,投资股票的天天都想涨停板,让原本安静的内心变得浮躁,心不静是很难体会到幸福感
用三种模式来阐述幸福感,每种模式都能反映出不同的人性,结果虽一样,都是10年赚了100万,但差异却很大?
一:前九年,一分钱没赚。第十年,得到意外财富,买彩票中奖了,家里拆迁了,这是一夜暴富的模式。
二:在10年内,每年都能赚到10万块,年年都有惊喜。
三:第一年赚了1000万,之后连亏九年,损失了900万。
第一种幸福感不会持续,类似于奋斗多年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有了车子。拥有后的一段时间会有喜悦感,当适应之后,又回到以前的状态。
第二种幸福感会一直伴随着你,每年的奖励都是正面情绪的鼓励,心理学家说:幸福感更多是取决于正面情绪的次数,而不是某一次的强度,称之为:“积极影响”。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台词“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实际上对于消息有多好并不重要,如果天天都有好消息,幸福感就会天天有;而对于坏消息恰恰相反,听一次坏消息胜过多次坏消息。也正像人们常说的“长痛不如短痛”。
最不幸的是第三种,人们习惯于关注失去,而忽视拥有。从第二年开始,每亏一次就痛苦一次,但实际上结果并不是一无所有,还有100万剩余,但100万中夹杂着关注点的不同,幸福感也就不同。
因此,那些赚快钱,一次性成功的人对幸福的感觉都不会持久,那些关注失去的更不会幸福。
造物主让人类拥有幸福感,其实很简单。从小而频繁中获得,奖励不需要太大,频繁即可,最重要的是持续性。
人类诞生之初的满足感仅仅是食物和水,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已经拥有,但幸福感却越来越少。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同样幸福感也是一种习惯,这需要养成幸福的习惯。比如每周运动三次,每天冥想5分钟,每周读一本有趣的书,写写感恩的五件事。
养成新习惯不需要太多,从坚持一种开始,幸福感就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