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保双 | 道可生文 ——读张天敏《致我们共同的乡愁》
道可生文
——读张天敏《致我们共同的乡愁》
文|贺保双
古人说文以载道,指文章是用来说明道理,弘扬思想的。近读作家张天敏的《致我们的乡愁》(载《今日邓州》2018.5.24)后,则认为文与道的关系也可以颠”倒过来说,即“道可生文”。
文章以去高集镇大贺营村文化扶贫为题材。先拿下车即看到的,笔直的村路、列阵的杨树、成排的小楼等乡村盛世园景;对比持着拐棍路边坐着的小有咳嗽的老人、没有小娃儿们玩耍嬉笑的村场、偶尔走动的鸡狗等,衬托貌似盛世里乡村的冷清,即我们“带着痛意的乡愁”。 这痛意的乡愁叫作家心酸,这乡愁有多远、多重、又有多少人关注和讲述?叫作家心寒。 文化的贫瘠表现在道德滑坡,农村现阶段道德滑坡的集中表现在养老。作家今天自己选择讲《弟子规》第一题的孝。 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作家从孝是善根的起源,到孝的能量可照亮小孩的一生。孝不单是孝敬父母,推而广之就是尊敬师长,感恩朋友。在家孝悌,在朝忠廉。懂得感恩,心存孝悌的人才会叫人信赖,才可担当大任。好的家风,不仅使全家兄弟姐妹和蔼亲密,还能影响到邻居,到整个村子,扩散开来就形成了良好的乡村风尚。
由于其它原因,作家原计划一个小时的课程压缩成半个小时,语感里带着叹息、带着焦虑和期望。台下老少听众的神态不是无视,不是茫然,而是他们听懂了,他们原意听,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期待。村民们给力的配合,增添了作家文化扶贫的信心,心转暖。 作为市作家协会主席,这次带队文化下乡,是经过她精心策划的。同行的其他几位作家分别被安排讲早期立志教育、知识改变命运、留守儿童安全、科学种植养殖、医疗保健、老年网网络学习等农村实用的文化知识。 台下老少们的眼神由专注到期待再到渴盼,作家的心也由转暖变向急切,“恨不能把心掏出来,变成水泼洒出去,多浇几棵苗”。 大贺营村的村干部对文化扶贫的热情更是感人。尤其村扶贫第一书记李新洲,有担当又富有人文情怀,他认为文化扶贫,才能从根本上长远地消除贫困。这次活动就是在他及村干部几次盛情邀请下得以促成的。李书记利用一切碎片化时间,前后跟着作家,分析乡村文化落后的原因,研究村民对文化扶贫的认可程度,判断上级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探讨行之有效的具体可操作方法……
今天这样的课程村民是容易接受消化的,可时间毕竟太短,村民收获有限。为此,作家一行跟扶贫干部一样,纠成情结、发着高烧。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物质的过于追求,农村稍有一点文化的人都去了城市发展,农村传统文明,甚至就连基本的“耕读传家”都无人引领传承。城市当代文明又没有人引进,农村成了文化荒漠,这同时也是造成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是扶贫干部的忧虑,也是我们共同的乡愁。
当下的农村成了大片文化干涸的旱地,村民就如一棵棵行将干枯的苗;泱泱的传统文化及当代城市文明之大水,有谁来当渠把它引去拯救滋养这些苗苗,使龟裂的旱地变成文化良田呢? 是村干部?是扶贫干部?是作家诗人?是乡贤能人?还是全社会每个人? 这就是有责任、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我们的作家,我们的作协主席张天敏老师,一个资深文化人,正在深度思考 的问题,正在迫切寻求解决办法的问题,这就是她心中的“道”! 这“道”在作家胸中挤压、碰撞、犹如炽热的岩浆汹涌澎湃,奔涌激荡。终于耐不住高压,喷薄而出!成就了这篇呼唤干部乡贤,仁人志士,以及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农村文化建设,使农村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美文——《致我们的乡愁》。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贺保双 , 60后 ,河南邓州人, 农民 ,兼营小餐馆 ,喜欢思考,偶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