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体育(散文)
图为作者父亲王从仁(右)参演的数字电影《枪声》剧照
作者:初旭
题记:今年这个特别的春节,好不容易放下手头的许多工作,和92岁高龄的父亲一起呆了很长。长期在乡下的老父亲身体一向很好,依然喜欢劳作,喜欢自食其力,用另一种方式抗击着疫情,让我等儿女自愧不如。仅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父亲。
父亲是位朴朴实实的农民,已年逾九旬,但头不昏,眼不花,身板硬朗。白天田间地头地劳作,晚上还饶有兴趣地说闲书,看电视,与来人谈笑风生。从不喊苦累,第二天,依然按时起床,洗脸、漱口,又山歌袅袅去栽秧或锄草。在我的印象中,父亲从没有被病魔纠缠过,吓倒过。既使有时感冒了,他也不吃药,不打针,抓起扁担挑两担水,或背回煤,出一通汗水就没事了……有人想了解我父亲的强身健体秘决,我想恐怕在于我家传统的“家庭体育”锻炼了。
我的老家在四川古蔺一个叫龙溪的地方,是典型的四川盆地地形,开门就见山,出门就爬坡。说是“家庭体育”,并非城里人所说那也是种堆着精致的健身器材,累了有人送毛巾,饿了有人送饮品,倒在铺着绿色地毯的地上打几个滚,也保证你不沾半点灰尘的健身房。我家的“家庭体育中心”很广阔,陡峭的山坡,贫瘠的田畴,弯弯的山道,清清的溪流都属于此范围;镰刀、锄头、扁担、犁头、箩筐、背篓便是我们的健身器材。我们用镰刀锻炼腕力,锄拳头强健臂力,担水练肩膀,背煤炼出一双铁脚板,而犁田耕地则可以全身运动,一年四季,父亲就是靠这些简易的家庭“健身器材”锻炼着自己,也磨炼着我们。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弟兄姐妹都长大成人,或另居,或出嫁,或经商,或工作,家里留下近十份责任地,每次回家,见父亲泥一把,水一把地劳动,心情格外沉重,隔得一月半载回家,就劝慰父亲将责任地租赁给他人种植,自己享两年清福算了。但父亲却不领情:“人活一天,就要劳动一天,就要锻炼一天,说不定让我闲着,还会耍出什么抟病来!”就这样,文化不高的父亲居然深谙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并时时用这一理论去指导自己的人生。
庚子年这个特别的春节,我们都显得有些焦虑。而父亲好像若无其事。他早就给我们说过,每遇到庚子辛丑的年辰,就是一个不好的年辰,不是饥荒,就是瘟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个人要学会坚守。多年来,父亲没有农活可做了,就坚持义务清扫公路,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我们一家老少。这次疫情,把我们围困在川 交界一个叫龙厂沟的小山村,我们牢记父训,坚持劳作,坚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除了培修公路,义务植树,也开始整理土地,用另外一种形式,与可恶的疫情抗衡。
在父亲的带领下,“全民健身运动”在我家开展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茶。我从心底里非常感谢那些古朴的农具,它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身体,也冶炼了我们的意志和灵魂。
作者介绍:初旭,原名王先军。民建会员,资深媒体人,品牌策划人。系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研究学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基层法律工作者,目前从事网络传媒和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