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详解
《伤仲永》详解
①金溪民(平民百姓)方仲永,世隶(属于)耕。仲永生(生长到)五年,未(不;没有)尝(曾经)识(认识)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忽啼(出声地哭)求(要)之。父异(对……感到诧异)焉(他,代指仲永),借旁近(附近)与(给)之,即(立即)书(书写)诗四句,并(并且)自(自己)为(题写)其名。其(这)诗以(把)养(奉养,赡养)父母、收族(团结宗族)为(当做,作为)意(主旨),传一(全)乡秀才(学识优秀的士人)观之。自(从)是(此)指物作诗立就(完成),其(代指这首诗)文理(道理)皆有可(值得)观(观赏)者(……的地方)。邑人(同县的人)奇(感到…奇异)之(代指仲永的才华),稍稍(渐渐)宾客(当作宾客对待)其父,或(有的人)以(用)钱币乞(求取)之(它,代仲永的诗)。父利(认为……有利可图)其然(这样)也,日(每天)扳(通“攀”,拉,拜访)仲永环(环绕,四处)谒(拜访)于邑人,不使(让)学。 ①段意:写方仲永才华初露时的情形。
②余(我)闻(听说)之也久。明道中,从(跟随)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让)作诗,不能称(相当)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又七年,还自(从)扬州,复(再、又)到舅家问焉(语气助词)。曰:“泯然(消失的样子)众人(常人,普通人)矣”。 ②段意:写方仲永才能衰竭,终于成为普通人.
③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通达聪慧),受之天也(先天得到的)。其受之天也,贤(贤能、聪明)于材人(有才能的人)远(远远胜于)矣。卒(终于、最后)之为众人,则(那)其受于人者不至(没有达到要求)也。(第一层: 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彼(他)其(那样)受之天(天赋聪明)也,如此(这样)其(他们)贤也,不受之人,且(尚且)为(成为)众人;今夫(哪些)不受之天(不接受后天的教育),固(本来)众人,又不受之人(接收后天教育),得(能够)为(成为)众人而已耶? (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
③段意:议论,作者强调了虽有先天的聪明,但后天的学习更重要。
一、填空:
《伤仲永》的作者是 北宋 代的 王安石 。他字 介甫,号 半山 ,是杰出的 政治 家、 文学 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用课文原文填空:
1.文中表现方仲永具有非凡的才能的句子是:
答:A、“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文中刻画出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又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的句子是(其父亲的具体做法怎样?):
答: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在学业上,不管天生聪明与否,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答:“受于人”或“受之人”。
4.方仲永由神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
答: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②其受于人者不至。
5.点明方仲永结局的一句是: 答:“泯然众人矣。”
6.第三段中点明方仲永成为“众人”原因的一句是:
答:“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或“不受之人”。
三、欣赏课文的语言特色:
1.本文用词的精当传神。试举例分析一下。
答: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
又如:“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再如:“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的父亲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2.文中“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三句中的几个副词对表达文意有什么作用?
答:用词准确精当,真切、形象,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3.赏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答:这一句笔墨凝炼,信息丰富。用词传神贴切,言简意赅。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
4.本文在选材组材上,有什么特点?
答:“见”“闻”交织,详略有序。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
5.你怎样理解文中的“泯然众人矣”?
答:“泯然众人矣”一句点明结局,痛惜之意溢于言表,发人深省,再过七年以后,是方仲永的第三个阶段,才能衰竭,成为了普通人。
6.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7.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一个人的才能并非一世不变,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中是十分重要的。或:人的知识才能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四、问答题
1.《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什么?(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 )
答:“伤”是“哀伤、痛惜“之意。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哀伤、痛惜之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
2.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表明其家庭绝无诗礼的熏陶。为下文写仲永的天赋作铺垫(埋下伏笔)。
3.第一段“余闻之也久”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承上启下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或“卒之为众人”)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一、“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他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二、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5.方仲永由神童论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答:(第一问答案跟第四题同。)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受于人者不至”第二问答案: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
6.在第二段中表明作者写《伤仲永》目的的句子是什么?
答: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7.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答: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混然众人矣”。)
8.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答: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真切可信,更有说服力。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目光短浅贪图钱财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9.第3段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答:“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五、拓展题:
1.你怎样看待方仲永的父亲的做法?
答:仲永的父亲贪图眼前的利益,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这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行为。应该加以批评。他应该改正自己的做法,让仲永接受教育和学习,才能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2.如果你是一个方仲永式的神童,你将怎样做?
答:就算自己有点小聪明,也不能放弃学习和接受教育。何况自己的天赋也不高,更要努力学习和继续接受教育。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修养,提高自己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丰盛自己的人生。
译文:
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纸、墨、笔、砚等),(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的意思是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渐渐地,(同县的人)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有的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的父亲以此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的才能已完全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的才能,远胜于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常人,是因为他受到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天生就不聪明,本来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