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下同
春节的热身和预演,过了腊八之后,最隆重的就是祭灶。所以人们把腊月二十三祭灶叫做“小年”。祭灶同过年一样历史悠久,《礼记》就有记载,而唐宋开始兴盛。祭灶的来历,由于各地的历史文化不同,所以说法也不同。
在我们家乡,祭灶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准备祭品。 祭品主要是干粮(烧饼),灶糖、灶花(一说枣花)等。干粮是我们家乡人出门常带的方便食品。好吃,耐放(不易发霉变坏)。家乡人认为,从人间到天上路程很远,干粮就是送给灶君一路上的吃的。灶糖是用糜子面熬的又甜又黏的自制糖。送灶糖的意思有两个:一是灶君辛苦了一年了,有慰劳的意思;二是怕灶君上天后打小报告,用那种黏黏的糖把他们的嘴糊住,不要他们乱说话。灶花则是把蒸镆用的面搓成条子,然后盘起来做成大小不一的圆形镆,每个中间夹一个大枣。蒸熟后由大到小一层一层地垒在灶神祭台上,叫“灶山”,意思是灶君上天则可以从这“山”上上去。有时还用面捏成小马,则是灶君上天的“坐骑”。
第二步才是祭灶。祭灶一般是下午晚饭前进行,主祭人一般是家庭主妇。到下午天快黑时,主祭人洗手净面之后,先在灶君牌位下面点上蜡烛,插上三柱信香,烧上几张黄表(一种很薄的黄纸)。这时,后生们则在户外燃放起年前的第一声鞭炮,以示祭灶开始,也昭示春节过年的正式启动。然后在灶房灶君牌位下面摆一祭盘。祭盘里摆上各种祭品。并且边摆口中边念念有词。如摆放干粮时,主祭人就说:十二个干粮一柱香,打发灶爷上天堂,玉皇爷若问凡间事,就说弟子都安康(干粮一般烙十二个,意思一月一个,若有闰月,则要烙十三个)。接着,把贴在墙上的灶君像小心地撕下来,用筷子把祭盘里的灶糖往灶君嘴里一边抹一边说:灶王爷,你嫑嫌,糜面镆镆比蜜甜;到了天宫说好话,弟子一家都团圆。最后,把旧灶君慢慢地烧掉,即把神送上了天。待到腊月三十那天,又把他们请下来。这是后话。史书记载说是这一天可以致物炼丹而长生不老。传说中的说法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一日从天界往下看时,看上了凡间一个正在烧火做饭的小伙子。她便向玉帝求情要嫁给那个小伙子。玉帝不同意,女儿执意要嫁,于是玉帝一怒之下就把女儿贬下凡间。王母娘娘哭着对玉帝说:“你就忍心让女儿凡间受苦?”玉帝没有办法,就把那个烧火的小伙子封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玉帝女儿对烧火的小伙子说:“你是灶君,那我就是灶君奶奶了!”于是,灶君神就是一男一女。而河南人的说法是:一老人的儿子在煤矿挖煤,腊月二十二这天老人去煤矿去看儿子时,在半路上碰见阎王爷派去的小鬼准备去这个煤矿“收回”100个人,老者跪下请求放了自己的儿子,小鬼答应了但要求他不要对任何人说,儿子才免于一死。但在第二年这天,老汉想起那死去的100个小伙子时给他的老婆说了这件事。谁知这话却被灶神爷道了,他第二天上天后就向阎王爷报告了。阎王爷一听大怒,就让小鬼把老汉的儿子“叫”走了。老汉痛悔万分,就于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在灶神跟前祭奠,一是怀念自己的儿子,二是请求灶神爷上天后向玉帝阎王诸神仙多说好话,保佑弟子全家全年平安。大多民间的说法则是:在凡间工作了一年的灶君爷,要在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回天宫述职,人们采用各种形式为他送行,一则对这对神仙一年来在保佑工作中的辛苦表示慰问和感激,二是知道这对神仙喜欢打小报告,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报喜别报忧,莫打小报告。巨世亨,退休干部,岐山县京当镇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金融作家协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金融作家协会理事,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国家省部市级报刊发表作品上百篇,出版个人作品集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