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蜀汉兵败将亡,国力大损,孙权与陆逊为何不乘胜追击?
《三国志·吴主传》记载: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自正月至闰月,大破之,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数万人。刘备奔走,仅以身免。
公元222年,陆逊率领将军宋濂等人攻打蜀国屯兵之地,大破蜀军五个营寨,斩杀守寨将令。蜀军分兵据守,依山傍水结营,五十多个营寨首尾相连,陆逊调兵遣将,各个击破,从正月到六月,大破蜀军,蜀军或投降,或被斩杀,损失数万人。刘备逃走,侥幸不死。
孙权的传记中,对于夷陵之战的记录并不十分充分。孙权对于夷陵之战最大的贡献,就是知人善任,拜陆逊为大都督,全线指挥东吴兵马作战。
《三国志·陆逊传》记载:逊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备大惭恚,曰:“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
陆逊的传记对夷陵之战的记录就比较详细得多。陆逊作为东吴方面的主要指挥官,一战成名。刘备部下张南、冯习以及蛮王沙摩柯战死,杜路、刘宁等人势孤力穷,不得已投降东吴。刘备连夜逃走,因为担心东吴追兵,将入川的栈道尽皆烧毁。史学上一直有争议,火烧连营是确有其事,还是演义中的杜撰,也许只是刘备为了逃走自己放的火。
刘备损兵折将,大败而归,逃回白帝城,仰天而叹:我被陆逊这样的孺子打败,难道不是天意吗?自己在战略指挥上出现重大失误,反而归咎于天。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陆议大破先主军于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先主自猇亭还秭归,收合离散兵,遂弃船舫,由步道还鱼复,改鱼复县曰永安。吴遣将军李异、刘阿等踵蹑先主军,屯驻南山。秋八月,收兵还巫。司徒许靖卒。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
刘备的传记对夷陵之战的记录也比较粗浅,猇亭兵败,损兵折将,刘备从猇亭经过秭归,收集残兵,抛弃舟船,在吴兵的追击下一路退守到鱼复这个地方。为了讨个吉利,连鱼复的地名都改成了永安。东吴李异、刘阿等人循路追击,在南山驻扎,到八月,东吴撤兵。十月,孙权听说刘备呆在白帝城就不走了,有伺机反攻的嫌疑,很害怕,于是派遣使者求和。
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明明是孙权赢了夷陵之战,为什么还要低声下气地对手下败将刘备求和呢?孙权真的那么怕刘备?
刘备逃往白帝城之后,是否追击刘备,东吴文武大臣分形成了两派,主战派徐盛、潘璋、宋谦等人争相上表孙权,分析形势,双方实力等,请求进入蜀国地界,乘胜追击,一举擒获刘备。作为一国之主,孙权并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他询问大都督陆逊,是否追击。陆逊、朱然与骆统等人认为曹丕调遣兵马,名义上对外说要帮助吴国讨伐刘备,实际上别有奸心,打算趁东吴后方空虚,入侵东吴。是否追击刘备,还是小心在意为妙,于是孙权与陆逊决定撤兵回国,防守魏国搞偷袭。
不久,魏军果然分兵三路,入侵东吴。秋九月,魏曹丕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孙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曹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陆续回兵救应,魏国三路兵马皆无功而返。虽然打退了魏军,孙权还是上表曹丕,称臣求和。
曹丕虎视眈眈,不得不防。魏国的威胁被认为是东吴撤兵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孙权与陆逊撤兵,还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其一,东吴还不具备吞并汉中,入侵川蜀的实力。夷陵之战,除去防守曹魏的兵马,东吴参战部队不到五万人,刘备虽然大败而归,但是镇守汉中的魏延、马超的部队至少两万人并未出动,加上蜀国大后方成都的常备军,蜀国至少还有四到五万的防守兵力,与东吴旗鼓相当。
三国时期从赤壁之战后就形成了一个怪圈:即谁入侵谁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无法对敌国在军队实力上形成强大的压迫性优势的缘故,三方博弈,任何一方过界都将激起另外一方的强大反扑。所以赤壁之战曹操铩羽而归,汉中之战曹操引兵败退,襄樊之战关羽兵败身死,夷陵之战刘备损兵折将。只有江陵之战是个例外,孙权顺利夺取荆州。
陆逊如果追击刘备,魏延、马超必然引兵来救。要知道魏延、马超以及镇守白帝城的赵云都是三国时期智谋兼备的名将,比刘备带出去打夷陵之战的那一帮川蜀降将高了不知多少个等级。陆逊能够攻其不备,斩杀川蜀降将,面对魏延、马超、赵云等久经沙场的老将,他还有必胜的把握吗?
其二,东吴占领荆州六郡已成定局,刘备夷陵之战惨败,意味着蜀国不具备从东吴夺回荆州的实力。夺取荆州,斩杀关羽,巩固东吴西方的安全,孙权已经达到目的,作为既得利益方,没有必要更进一步,和刘备斗个鱼死网破,将刘备赶出荆州地界就可以了。
魏蜀吴三国,蜀汉和东吴的实力比较弱,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抵抗曹魏的侵袭。孙权撤兵,是卖了刘备一个人情,乘此机会再派遣使臣与蜀汉重修旧好,虽然打了一仗,大家还是好哥们。关键是东吴没有任何损失,刘备丢了荆州不说,空自折损几万兵马,如此一箭双雕的好事,为什么不做呢?
还有一个原因,东吴地处南方,少数民族聚集,很容易发生造反一类的事情。荆州占领不久,内难未定,为了防止叛变,不宜以荆州作为战略基地,发动对蜀国的进攻。
作为一国之君的孙权,忍辱负重,又能够任用贤能,称得上是一代雄主,史学上对他评价很高。孙权活了七十一岁,是三国时期寿命最长的一位君王,东吴立国52年,三国之中,最后一个灭国。这些,都和孙权以及江东谋臣的小心谨慎分不开。
陈寿评价孙权: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可以说是非常中肯了,孙权不像刘备那样野心膨胀,也没有曹操那般好大喜功,他做的每一个关乎东吴命运的决定,都十分谨慎而明智。
孙权前半生,算得上是贤君明主,至于后半生,因为猜忌多疑,喜好杀戮,深受后人诟病。就连陆逊晚年,也被其逼时,本来君臣相知的一段佳话,可惜虎头蛇尾,常言道,伴君入伴虎 ,令人感慨。
本文参考资料:陈寿《三国志》。
END.
纵论三国,漫说水浒。我是博书君,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