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王原祁作品欣赏
王原祁(1642—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石狮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因画艺,被召供奉内廷,深受皇室青睐,地位显赫,任书画总裁和《万寿盛典》总裁,官至户部侍郎,故称“王司农”。他擅画山水,与王时敏、王鉴、王翬合称“清初四王”。“四王”的绘画创作继承明末董其昌的绘画理论和实践,力图集古人之大成,被确立为正统画派。追随王原祁的画家众多,形成“娄东派”,几乎独占了当时的画坛。著有《雨窗漫笔》、《扫花庵题跋》等。
清 王原祁 仿王蒙秋山萧寺图轴
清 王原祁 仿吴镇山水图
纸本,墨笔,纵141.7cm,横51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上部自识长题,款署:“王原祁画并题。”钤“王原祁印”白文印,“茂京文”白朱文印,“扫华庵”朱文印。右下角钤“西庐后人”朱文印。此图无年款。据王原祁自题“身伏噩庐,心违琐闼”之句,知是图当为他55岁左右为其父王揆守丧之日所作。
图绘江南清幽小景。在构图上,王原祁通过对山石杂木由近至远、由低至高的层层展示,有秩地拓展了画境。在山石树木的表现上,王原祁掌握了吴镇擅于运用湿笔的特点,亦以包含水分的润墨表现山川林木郁茂之景。笔墨淋漓雄劲,得吴镇山水画“苍苍莽莽,有林下风”之趣。
清 王原祁 神完气足图轴
纸本,墨笔,纵137.2cm,横71.8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王原祁仿董、巨山水之作,据题系为其弟子明吉而作。明吉即王原祁四大弟子之一的金永熙。王原祁以“神完气足”为主旨教导明吉习董、巨山水,他认为董、巨绘画具有“全体浑沦,气势磅礴”的特点,要体现这种特点,须章法通透,渲染分明,然能做到匠心独运、幻化出神实属不易之事,因此,该作全以块石堆积成山,笔墨浑融而层次清晰,以密不透风之势而求神完气足,这是画家积一生画学为弟子所作的绘画范本,是其晚年杰作之一。
幅右上自识:“学董、巨画必须神完气足。然章法不透则气不昌,渲染未化则神不出,非可为浅学者语也。明吉问画于余,特作此图示之。惨淡经营,历有年所,而终未匠心,方知入室之难。明吉勉旃。戊子腊月望日题。王原祁。”钤“王原祁印”白文印、“麓台”朱文印、“御书画图留与人看”朱白文印、“石师道人”白文印、 “西庐后人”朱文印。鉴藏印有 “虚斋鉴定”、“莱臣审藏真迹”等。“戊子”为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王原祁时年67岁。
清 王原祁 昌黎诗意图轴
纸本,设色,纵97.5cm,横54.3cm
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自识:“天空浮修眉,浓绿画新就。用昌黎诗意,时壬午仲春写于京师邸舍,麓台祁。”钤“期仙庐”白文长圆印,“王原祁印”白文印,“麓台”、“西庐后人”朱文印二方。“壬午”是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王原祁时年61岁。
据自题而知,此图是据唐代韩愈《南山诗》(见《全唐诗》卷三三六)中“天空浮修眉,浓绿画新就”句而绘制的山水画。构图有远近景之分,远景重点表现幻境般的烟云,其大片的留白与近景具象的汀渚杂木形成虚实对比,其由实至虚的表现手法不仅扩展了画面的空间,而且为画作增添了朦胧的诗意,突出了创作主题。图中山石的画法带有典型的王氏画石特点,先用朴拙的线条勾勒轮廓,而后以墨连皴带染,靠墨的干湿浓淡逐步浸染,最后达到清中求浑、浑中显清的闲逸之趣。
清 王原祁 丹台春晓图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