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四圣心源》之研究
#寻找古籍守护人#
余受祖辈影响自幼好武,又因医武同源而结识医道。前贤云;“生而知之者为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之。”自知不是生而知之,故常请教高人、拜访名师、日日苦读经典,以求达到,以凡人之“呼吸”,寻得真人“呼吸”之道。
学医同习武一样,枯燥无味,但常常也乐在其中,此中之真意,奇妙无穷言不可尽。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初闻先生大名,当时只知道先生是清宫御医,我天真得以为先生和许多御医一样,借着御医的头衔出名,后来证明我的判断是错的,大错特错。从开始读先生的《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金匮悬解》到《四圣心源》《素灵微蕴》《长沙药解》《玉楸药解》才开始真正了解先生,先生山东人姓黄名元御,出生书香门第,素有才华,聪明过人,所有知识,过目冰消,入耳瓦解,先生立志功名。我常常想以先生的才学,即使不中状元,也必是榜眼。可常常造化弄人,就在先生精勤于仕途之路时,偶然左眼患病,被庸医误诊,以为大肠有火,用大黄、黄连等苦寒之品泄之,以致脾阳大亏,脾土既亏,肝木无所依据,导致左眼完全失明,清代科举,五官不正,不得为官,先生的仕途之梦,被无情的毁在庸医手中。可喜的是先生的不幸,却又成为病家以及我们后代杏林学子的大幸,没有先生的左眼失明,就不会有后来鼎鼎大名的响彻杏林的黄药师。
飞来的横祸,没有压倒先生,先生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学医,并立志不能为良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救人。经历过庸医的先生,更明白医生对于患者的重要,以致先生在四圣心源中写到“方书累架,七诊之义无闻,医录连床,九候之法莫着。既迷惘于心中,复绵昧于指下,使踟躅之余,命饱庸妄之毒手。顾此悢悢,废卷永怀,作脉法解。”也许是深厚的国学功底,没有几年的光阴,先生凭着自学,在中医领域登堂入室,以致后来成为中医界的一颗耀眼明珠。
先生学医有成,于乾隆十五年经人推介给大清给大清的天子乾隆看病,当时的皇上有点不相信这位民间的郎中,故意找了一宫女,躺在床上,放下幔帐,仅露出一手,先生诊脉后言;“龙得凤脉,无药可医,怕不久于人世。”此一语龙颜大惊,叹为良医,观脉可知男女,此一医案从侧面验证先生医术之高超,脉法之绝妙,过不令人失望,先生几服药治好了乾隆帝,乾隆大喜,亲题“妙悟岐黄”匾额赐之。
纵观先生医学之思想,重脾胃,补真阳。正如先生著作中所言;“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常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医,补阴助湿,泻火伐阴,病家无不枉死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此观点正相反与金元四大家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孰是孰非不论,先生也好,朱丹溪也罢,能治病就是好郎中,善医者,法门广大无边,不善医者,小心与大胆皆错。由于先生才高孤傲,所著书中批评了仲景之后大部分医家,以致先生遭到了当时许多同行的排挤,但这并不能扑灭先生这颗医者的的童心。
乾隆二十二年,先生在老家山东与世长辞,乾隆帝得知后,深感痛惜,题“仁道药济”匾额,以此缅怀先生医术医德,天之意在万世,不在一时,先生走了,却为我们留下了近两百万的著述,造福了后代中医学子,丰富了祖国传统医学,以致后来研究黄元御医学思想的人,层出不穷。
中医从华夏民族初始,一直伴随着我们走了五千年的历史,有神农尝百草、扁鹊公望诊、华佗刮骨疗毒、张仲景的伤寒论等等,就连我们的血液也流淌这淡雅咸苦的草药的香味。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仅以此文,献于黄元御先生及历代精诚的大医们,以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