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奥运赛场的 “趣味心理学”
看奥运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享受。奥运会实际上也可以看做一场“心理比武”。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那些在奥运会期间发生的有趣的现象。
吹不吹球 这是个问题
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说这次奥运会备战极其艰难:
“比如,受疫情影响,乒乓球比赛不允许球员用手接触球台,包括吹气。所以备战时,我们想尽办法磨炼球员抗压、抗干扰能力。”
新闻一出,很多网友着急了、操心坏了:“要命,这条新规别给孩子整得不会开球了!”
因为,对于很多乒乓球员来讲,摸桌和对球吹气是一个几乎从学习乒乓开始就养成了的习惯性动作。在国家乒乓球队的日常比赛视频中,就能看到大家不约而同地做这俩动作。
很多网友好奇,为什么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习惯性做这俩动作?
网上纷说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擦桌子的习惯主要是因为汗水滴落在桌面上,会影响球的落点。
或者是手汗过多,为了避免滑拍,才将手汗擦在桌上,大概率不会落球的位置。
此外,用手擦球台的还有就是可以心理调节,也可以说是“习惯性动作”。——有些球员即使手上没汗,也会下意识地去摸球台,如果不做这个习惯性动作的话,他们就会觉得别扭,找不到比赛的感觉和节奏。
与此类似的习惯还有很多,例如把球放在口袋里擦、用球拍轻轻拍球等等。有这样习惯性动作的球员不在少数,大家可以观察一下以往的乒乓球比赛。
还有大家常见的“吹球”,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独门秘籍”,而且“吹球”不仅仅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独有,外国乒乓球运动员也会有这样的小习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吹球”、“摸桌”可以说是一种“启动器”。
它可以帮助运动员们的身体想起下一步的动作,更快地进入比赛的节奏中,从而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控制感,缓解压力。
骂脏话也能赢球?
羽毛球女子双打比赛,中国选手陈清晨和贾一凡对阵韩国选手。因为疫情的原因,观众席上寥寥无几。
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下,选手们应该更好地专注比赛,打好这场球。可是,韩国选手的表现,却让人大为费解:她们几乎每打一个球都会发出刺耳的尖叫。
发球的时候要吼叫,赢球的时候更是叫得人耳膜震碎。场地本就空,加上这响亮又刺耳的声音,说没有干扰,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局,中国队以19:21的成绩输掉了比赛。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选手陈清晨和贾一凡,顶住了压力,沉着应对。
紧接着,贾一凡一记扣杀,韩国选手没能接住。这一个球太漂亮了,让他们士气大振,陈清晨忍不住大喊了几声“我X!”将刚刚的憋屈之气,一股脑全部发泄出来。
很快,两个人的士气上来了,越打越顺畅,最终将对手击败。这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可是,网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一个奥运选手,而且还是一个女孩,竟然喊出如此“不堪、污秽”的词,实在是有伤体统,很多网友大呼接受不了。
有人说:觉得在赛场上飙脏话很丢脸。
还有人觉得:我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不能在全世界观众面前展示“粗俗”。甚至还有人直接说她“没素质”,“丢人”。
很快,这个不大不小的插曲,就冲上了热搜。逼得选手本人都出来解释:
“只是气势上的鼓励,但是发音不好让大家误会了。”
一条“没关系的,我知道你喊的是watch out”的留言获得了25.6万的点赞。网友们纷纷在她的微博下加油鼓励。
甚至,在赛场这种高压环境下,像陈清晨这样适当讲脏话的行为也是有益处的。
一项有关说脏话的研究发现,与不说脏话的人相比,说脏话可以增加人的疼痛耐受力,减少疼痛感知。 这可能与体内的战或逃反应有关。
讲脏话会激活身体里一系列神经或腺体反应,比如肾上腺素的分泌激增,引发应激状态,使身体做好准备。
对于赛场上的运动员来说,随时保持应激状态对比赛是很有帮助的。
杨倩的小鸭子发卡是迷信吗?
自从 00 后小将杨倩夺金以来,她头上的小鸭子发卡就火了。
她在赛后的采访中表示,这个黄色的小鸭子是她的幸运物,可以在比赛中带给她好运。
事实上,许多运动员都有自己的吉祥物或者仪式感。
亚洲飞人苏炳添在比赛时携带一个幸运小皮尺来量起跑器,帮助自己找到适合发挥的位置,有一次没带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俄罗斯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则在重大比赛前,会用衣服或被子把自己盖住,然后在里面自己跟自己说话。
为什么这些运动员们会相信,这些大大小小的行为可以带给他们幸运呢?
之所以运动员们在赛前做出各式各样的行为,并认为这些行为可以带给他们好运。
是由于他们在某次获得好成绩时,形成了这一行为(刺激)和好成绩(结果)之间的条件反射,从而做出“这种行为可以为他们带来好成绩”的因果推论。
并且,这种迷信行为一旦建立,是很难消除的,且会随着强化间隔变长而更加强烈。
而对于运动员来说,行为和好成绩之间的强化通常需要很久才能发生,反而会导致这些行为持续很长时间。
一些专门针对体育竞技种中运动员迷信行为的研究已经发现,这些 “迷信行为” 实际上真的可以对运动员有所帮助。
它们通过减轻压力,增强自信心等方式对运动员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迷信” 行为并不是一个负面形容,对于艰苦训练多年,背负着压力和期望上阵的运动员们来说可能是一份强有力的安慰剂。
银牌哭了,铜牌笑了
虽然说奥林匹克精神是重在参与,但作为竞技,运动员们最关注的还是比赛结果。
我们从常识考虑,一般会认为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越好,就会产生越积极的情绪。
但是,一项研究告诉我们,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奥运赛场上虽然铜牌成绩不如银牌,但心理学上,铜牌得主的心情却更快乐。
最初在1995年就有人开始研究分析这种心理状态。
但露安格拉斯与明尼苏达大学的贺基考克(Bill Hedgcock),以及前爱阿华大学的学生伟伯斯特(Raelyn Webster),希望证明这样的理论是否依旧成立。
另外相当重要的是,为什么银牌得主尽管在微笑,但看起来仍相当不悦。
分析最后得主的结论是,这些世界级运动员,以不同的标准看待胜利。
“银牌选手通常会把自己和金牌选手做比较。”露安格拉斯说,“他们心里会想,如果我有所不同,也许就能拿下金牌。这种想法在以些微差距分出胜利的状况下,特别具有说服力。”
“不过铜牌选手的心态,是向下比较。他们会想说,至少我不是第四名的,我至少还拿到了奖牌;和金牌之间还有银牌相隔。”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还是能在奥运赛场上看到许多快乐的银牌获得者,甚至是没有拿到奖牌的 “胜利者” ,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们还是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每一届的奥运会,都是全球瞩目的盛典,在缤纷的赛场上,确实有太多太多比奖牌本身更精彩的故事和学问。
昨天一个朋友说,看了女子200米自由泳接力赛,实在太过激动,喊得嗓子都哑了,也把最近的烦恼和焦虑都喊跑了。
希望每一个看比赛的你,也能收获对抗生活的激情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