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读这篇 | 杨建英:你若安好 那还了得

你若安好 那还了得

杨建英

许多人把童年的记忆称作——灵魂的细软。而我的细软里,总有一些“粗硬”的东西,枝枝楞楞的。拔又拔不掉,捡又捡不出,抚又抚不平。有时在睡梦中被它硌醒;有时在欢愉中被它刺痛;我也时常埋怨自己的小心眼儿,该放下的总放不下。后来看到许多名作家对待这些小事态度也都如此。

女作家李娟有篇小文叫做《针尖大的事情》,讲的是她当年打工时遭遇到的一些很小、但很恶心的事。这些事,很小,像针尖一样大小。李娟说:正因为它们像针尖儿,所以扎起来格外疼。

我的这些“针尖儿”都是些什么呢?待我慢慢讲来吧。

上小学一年级时,同学“老疙瘩”大姐结婚,一家伙他成了暴发户——拥有了半书包糖果。

他很大方,同学中玩得好的,人人有份。我和他关系一般,却意外地分到五块儿牛奶糖。

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我和他闹掰了。他就让我归还他那五块糖。每天上学说,放学要,课间逼,路上截,弄得我没处躲没处藏,狼狈不堪。被逼无奈,我只好启动了偿还外债的计划。

那时,一块水果糖一分钱,牛奶糖怕是得两分钱,五块儿就得一毛钱。天啊,我上哪弄到这笔“巨款”去?

当时一个小孩子的筹款途径无外乎三个:跟家长要,偷鸡蛋卖钱,卖破烂儿换钱。第一条就别想了,第二条更难。那时,我们家的GDP就是“鸡的屁股”(在这一点上,我妈比达康书记还严厉)。因此,家里那几只育龄下蛋老母鸡,被我妈看得严严实实。所以,在鸡蛋管理上怕是要比今天的朝鲜管理原子弹严格多了。

对内挖潜无果,我只好对外开源了。我来到我们村的知青点。

知青点由两排低矮的土房子组成,院子里时常挂着破破烂烂的衣衫,远看就像个难民点。但是这里往往有惊喜。破鞋烂脸盆,旧书旧饭盒——如果能走大运捡到一只铝饭盒那就发了,铝要比铁值钱多了。当时,全村只有知青们用铝饭盒吃饭。

可是,我转了一圈一无所获,知青们比我想像的穷得多。

此时,正值盛夏的中午,知了声叫得人心烦无比。我坐在知青宿舍后面的阴凉里垂头丧气。这时,一阵浓重的鼾声把我惊醒。一回头,才发现鼾声是从背后知青宿舍大开的后窗里飘出的。

我站起身往里探望。宿舍里架满了床,都挂着蚊帐,看不到人。而里边的窗台上一大排刷牙缸子出现在我的眼前,天啊!惊喜出现了。

每只缸子里都有一管大号铅皮中华牙膏。牙膏皮很值钱呀,每只核人民币四分钱——我发财了!

最终,我把那五六管牙膏都挤到一个缸子里,满满的,颤巍巍的,又被我放回到窗台上。

这笔盗窃来的不义之财,不仅使我还清了外债,还买了一块心仪已久,散发着水果糖香味的香橡皮,一个图画本,一盒蜡笔和一根小豆冰棍儿。但我的心一直高兴不起来,这毕竟是我平生第一次做贼,是老疙瘩逼得。

可是,我不恨老疙瘩,我恨那个贫穷的童年!

上中学那会儿,班里有个“好孩子”。所谓好孩子,就是学习好;所谓学习好,就是数学学得好,而并非德智体全面发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这个好孩子的口头禅,我也真领教过她所谓的“不怕”)。像我这种数学常不及格,作文时常满分的学生从未算做好学生。这种情况,别说三十年前了,就是三十年后的今天,仍然一个德行,毫无改观。因为我的儿子正在走我的老路。

好了,咱今天不说这个。

话说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做完值日放学回家。此时,整个校园光静静的没什么人了。走到校门口,突感口干舌燥,就来到大门口卖冰棍儿的老太太那里。走近前才发现,那个好孩子也在。

她先要了一根冰糕,之后说:冰糕一毛一根,冰棍儿五分一根儿,我用冰糕换两根冰棍儿行吗?

老太太说:行啊。就给她调换了。

好孩子接过冰棍儿就走,老太太一把拉住她说:你还没给钱呢?

好孩子一脸疑惑地问:什么钱?

老太太:冰棍儿钱呐。

好孩子:这是用冰糕换的呀?

老太太:可冰糕你没给钱呀!

好孩子:冰糕我根本就没吃呀?

老太太和我:都懵了!

好孩子一手一根冰棍儿,甩哒甩哒走了。

刚参加工作时,我看什么都新鲜。这就算是走上社会了吧,进入到更大的林子,能见到更多的鸟,兴奋无比。

那时,我们都吃大食堂。大食堂吃饭,就是一个窗口打饭,之后坐在食堂大厅里的散台上。这些看似随意的行为,其实也有很多章法可寻。有人习惯坐某个位置,一旦被人占了就很不自在;有人习惯和某些人一起吃,一旦那些人没来就索然无味。这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我经常和几个刚分来的大学生一起吃饭。近朱者赤,受益匪浅。比如,在公司政工科工作的那个,永远衣冠楚楚——“头可断,头发一丝不能乱;血可流,皮鞋不能不擦油”,出口成章,头头是道。吃饭从不浪费,吃多少打多少。吃米饭,必一粒不剩,掉到桌上的也要一粒粒捡拾干净。常常是在众人的侧目中,道一声“粒粒皆辛苦,家训,家训,习惯了!”

可半年后的一天,晚饭时,他可能加班,来的有点晚。食堂那天吃拌面,异常难吃——面拉得像门栓,菜炒的像水煮(一二百人吃面,质量难保)。我因心里老是叨念“粒粒皆辛苦”,不敢浪费,奋力进食。这位仁兄也打了面,可只挑了一筷子,就立即端起倒进旁边的泔水桶里。我大吃一惊,惶然发问:“粒粒皆辛苦呀!”

他嘴一撇说道:傻逼,这他妈的又不是米饭,哪来的粒粒?

工作两年之后,我被调到机关政工科工作。对,就是和那位“粒粒辛苦,面面俱‘倒’”的主儿一个科室。这次引起我注意的不是他,而是我们科室同事,有着“厂花”之称的芳芳。其实也不是芳芳,而是隔壁财务科的一位正在追求芳芳的“小分头儿”。

芳芳很烦这个“小分头儿,说他小里小气,不像个男人。我还时常劝芳芳,眼光别太高。人家毕竟是研究生毕业。那年头这种人和外星人差不多。仙女配外星人,般配!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堵了我的嘴。

那年正流行“随身听”,芳芳托人在首府买来一个。货刚送到,正赶上“小分头儿”也在,就张口借听,芳芳无奈只好应允。谁知一借半个月毫无归还之意。无奈,芳芳敲他宿舍门当面索回。不想当天晚上,他又去敲芳芳宿舍的门说:哦,我忘了,随身听里刚换上了四节新电池,还我吧!

我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换单位了。我一点没有新岗位、新征程的拼搏冲动,倒是满怀或许能遇上“新奇葩”的阴暗期许。

新单位,人少、事少、纠纷少,同事关系也很单纯,没有我所期许的猥琐之人。正当我为自己的“卑劣”思想无地自容之时,“那人”出现了。

当年春节,三十晚上,我陪局领导慰问单位奋战在一线的一名职工。寒暄、握手、照相、送上慰问品。办公室主任说:领导体会到你的辛苦,时值佳节不能与家人团聚,特地购买了香烟、水果、饮料、糕点等二百多元的慰问品,慰劳你。

此时,《难忘今宵》的乐曲回荡在大厅,好一派温馨。

结果,第二天上午,单位会计给我打电话说,值班师傅给她打电话,说他到超市查了,昨天的礼品根本就不到二佰元,也就一百五六,看看能不能把差额补给他。

......

我去——!

我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全是我亲身经历。其实还有很多,不想说了,恶心!

实话说,对于这些事我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后来,看到鲁迅有一段话颇受启发,不长,实录于此——

“记得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都不宽恕。”

对呀,对这些恶心了我大半生的人,我也想说一句:不宽恕你们。可又一想,鲁迅这是假想弥留之际对人生的交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说再狠的话别人都能理解。而我目前正活在兴头上,尚没有辞世的打算。再说,我哪能与鲁迅这座文学泰山比呀!

但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鲁迅那会儿的中国是学欧洲,我们现在是学港台。时常见有些人动不动就假兮兮地说:我只要你开心,愿大家都开心,幸福。也有风雅之人常把林徽因先生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挂在嘴边。因此,对于那些王八蛋,我也想仿冒一句:MD,你若安好,那还了得!

作者简介

杨建英,男、北京人。现为新疆阿勒泰地区文联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文艺报》、《散文百家》、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报刊。曾出版散文集《老山城》、随笔集《山城密码》、报告文学集《新疆脊梁》。

原鄉書院回顾,点击可直接阅读


2016年年度优秀作品

2016年原鄉書院月度优秀作品

原创优秀作品(2015年度)

原鄉書院总目录


名家专辑快捷阅读,回复作家名字即可


毕飞宇|陈忠实|池莉|曹文轩|迟子建|格非|冯骥才|韩少功|贾平凹|老舍|李佩甫|李敬泽|刘庆邦|沈从文|苏童|三毛|铁凝|莫言|汪曾祺|王朔|王小波|王安忆|徐则臣|余华|严歌苓|阎连科|史铁生|张爱玲|张承志|


博尔赫斯|村上春树|川端康成|马尔克斯|卡佛|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


国外名家作品合集,回复“合集”,便可快捷阅读

(0)

相关推荐

  • 杨建新:冬日闲游(外两首)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云淡风轻冬日暖 羊肠曲径小龙山 ...

  • 童年往事‖文/于凯

    童年往事 菏泽,地处鲁西南,取义清清菏水,浩浩雷泽,古连济水,今依黄河,清朝时候称之为曹州府.人文昌盛,武林风劲,沃土千里,物产丰盈,这就是我的家乡. 作为一名八零后,我时常能回忆起北方初夏气氛里的田 ...

  • 【教师文学-专栏】回忆儿时的冰棍儿 / 作者:张伟卫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教师文学|一代中师生|儿童文学|亲子教育 炎炎夏日,女儿最喜欢的就是吃雪糕,雪糕就只吃一种----巧乐滋. 外皮一层薄脆的巧克力皮,上面有坚果 ...

  • 散文【多年以后】张花艳

    散文展台 张花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唐山作协会员,迁安诗词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词月刊><中国乡村><燕赵诗词><老人世界>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桑湖纪事

    桑湖纪事 杨建英 一 一阵清脆而嘹亮的灰雁鸣叫,惊醒了桑湖湿地初春寂静的黎明.同时也惊醒了桑湖村青年牧民巴合提以及年轻漂亮的牧民古丽努尔的夜梦. 蒙胧中的巴合提觉得这是马的嘶鸣,古丽努尔以为这是羊的咩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棒糁儿粥 老咸菜

    棒糁儿粥 老咸菜 杨建英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了一句话: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此话一出,一家伙就火便全中国.煌居媒体头条,雄霸网络首页,泛滥于大小文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别拿白薯不当干粮

    别拿白薯不当干粮 杨建英 一 潘长江主演过一个电视剧叫<别拿豆包儿不当干粮>,戏还说的过去,但是很反感这个名字. 豆包儿--皮儿是面,馅儿是豆儿,从里到外都是正儿八经的粮食,怎么就不能当干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东边的碾子 西边的磨

    东边的碾子 西边的磨 杨建英 一 小时候在大马村,最让我兴奋的事,除了过年,就是村里的红白喜事了. 红事就是喜事,莫过于结婚娶媳妇.只是这喜事太短.太快.而且我所关心的只是扔喜糖一个环节.呼啦一下子,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杨建英 我妈叫我回家吃饭去! 这句话,不敢说全天下的孩子耳熟能详,起码中国的孩子都很熟悉.只不过因南北方方言差异,或许被称为:俺娘.俺爹.俺大.俺爷等等叫法不同罢了.其实,意思都是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姓甚名谁

    姓甚名谁 杨建英 一 这几年我一直咬牙切齿地想改名,因为,我认为我这些年诸事不顺,一个劲儿地头朝下"走背字儿"是完全与我这名字没起好有关. 我极为羡慕那些把自己的姓名与人们耳熟能祥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此心安处是吾乡

    此心安处是吾乡 杨建英 下班啦,大家纷纷离去.坐在对面的小路一脸忧郁地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家伙前些日子忙着装修房子,净早退.今天这是咋啦? 见我一脸的疑惑,他伤感地说:"昨天收到山东老家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炸酱面 麻酱面 打卤面

    炸酱面 麻酱面 打卤面 杨建英 多年前,我的一位刚从北京学习回来的朋友,一到家就找到我,大诉在北京的种种不适.首当其冲地就是北京的饭太难吃:"那叫啥东西呀,根本就没法吃!一碗馄饨半碗酱油,油 ...

  • 就读这篇 | 杨建英:小城的树

    小城的树 杨建英 我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会不会爬树,就是那种:面对一棵大树上前搂一下,往后退两步,抬头看一看,踢掉脚上的鞋,往手心里唾口唾沫,然后冲上去四肢并用象只壁虎一样窜上树冠,搅得树上的老鸹&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