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桥 | 杨建英专栏

小城的桥

杨建英

如果石头也能浮在水面上,那么,沉在水底的将会多么沉重!

——作者手记

 

本篇我要谈的是城市的桥梁,还是先从北京城说起吧。

北京城没有几条象样的河,却有着许多有模有样的桥。一首《北京的桥》,居然被一个软绵绵的男声演绎的世人皆知——“ 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 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金熬玉栋望北海, 十七孔桥连玉带.......”

一座城市有那么几座长面子的桥,犹如漂亮女人腰身上的束带,轻轻一系风韵立显。

我居住的小城有一条十分像样的大河,这就是靠吃雪水长大的克兰河。它属于额尔其斯河水系,是外流河,持有北冰洋的“绿卡”。

克兰河原名叫“克狼河”,凶狠无比,是条吃人的河,每年都淹死人。这虽是一条季节性河流,但常年流水不断,盛水期更是汹涌澎湃。然而,流经城市这一段倒是温柔婉约。因为,几座恰倒好处的桥梁将其牢牢束缚,使小城凭添几分妖娆。

桥这个东西最早发源于哪,无从考证。若要再问为啥要发明桥,怕就有脑子进水的嫌疑了。所谓“事事洞明借学问”看似简单的东西,要想掰扯清楚了还真不太容易。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说,桥的发明有一个总因:“其来源于水之阻而人们不愿受阻”。不愿,就要采取相应的行动。有从物质需要考虑的:如两村之间一水相隔,人难免有来往,物需要通有无,这就得架桥了;还有一种是从心理需要考虑的。《诗经》上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佳人,在水一方”。这可要了命了!河那边一位俏丽的“美媚”在召唤,河这边看着干着急尥蹦子,若不拼命去修桥,八成儿就得跳河了。

特别是这后一条,我以为是桥出现的最大动力。翻开人类的爱情史大都与桥有关,“牛郎织女鹊桥会”,“许仙白蛇断桥逢”;老外也有啊——《魂断蓝桥》嘛!

小城这些桥的形成,怕是心理需求与物质需求两方面原因都有。

克兰河这条涌满马背故事的河流,时而象狂奔的野马时而象温顺的毛驴,从远古流淌到今天。架在其背上的桥梁有如马鞍,历史就象端坐在上面的媒婆一颠一颤地走走停停,撮合着一段段或悲或喜的因缘。

山城人的爱情似乎可以这样分:与河有关和与河无关。前者如:八道巷女孩嫁给四道巷男孩,彼此不用过河;后者如:下窝子男孩娶了东后街的女孩,那就得过河了。但是,甭管前者还是后者似乎都要与桥发生联系。且不说许多人的新房设在河的这岸而婚宴却安排到河的对岸;单就是迎亲的车队起码就要过两道桥举行全城大游行。真格的, 婚姻大事若不让桥知道,就象是背叛了媒人,即便人家不挑理,自己心里也是说不过去的。

看出这种河流之于城市特殊意义的人不止我一个。2014年,本城一位名叫宋雨的回族女诗人,写下一首名叫《河》的诗,惊艳诗坛,誉为经典。全诗如下:

没有比克兰河更熟悉我的河了

出生的时候,我在它的东边

成长的时候,我在它的西边

出嫁的时候,我又在它的东边

爱一个人的时候,他在西边

恨一个人的时候,它在东边

......

城滨大河,镇依支流,村傍小溪,这似乎是人类共同的聚居特点。这一特点必然也要导致桥梁的出现。

粗略算来,克兰河小城段从小东沟到塘巴湖大概有桥梁十五、六座。这些桥中有50年代的木桥,60一70年代的石拱桥,80年代的水泥桥,90年代的钢梁桥,新世纪的悬索斜拉桥。

桥梁可能是这座城市最早的建筑物,因为,过不了河啥事也弄不成。所以说“先有承化寺后有阿山城”这句话前边加一句“先有过河桥后有承化寺”这话不过份。追根溯源,桥梁似乎才是这座山城建筑的老祖宗!可惜,历史并没有过多地记载他们,可叹!

写这篇文章时我也在想: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如何打量这些桥梁,他们在新时期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资料显示:桥梁因其一般位于城市中结构的要害部位,这使桥梁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可以说桥梁景观与城市景观有伴生关系,有时其复合景观意义更大。如悉尼大桥与悉尼歌剧院的景观伴生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延安大桥与宝塔山景观伴生一直是延安城市的骄傲等。

我常把克兰河流到驼峰脚下石桥这一段与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虹桥一段相媲美,都是一段最精彩的呈现。克兰河流到此处也便进入了高潮,山水城市的精彩篇章在此书写。站立桥上:抬眼望去远处群山叠嶂,近处驼峰巍峨;左顾是地区宾馆;右盼是金桥酒店;低头是河水奔腾;回头是广场豁然。我对这座桥梁的设计者佩服不已,尤其佩服其选址的精准——往前一点靠山太近;向后一点离山太远。特别是金桥酒店建成后,站在酒店客房窗前俯视石桥,一种《断章》的意境油然而生: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作者简介

杨建英,男、北京人。现为新疆阿勒泰地区文联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文艺报》、《散文百家》、《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报刊。曾出版散文集《老山城》、随笔集《山城密码》、报告文学集《新疆脊梁》。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小说家专辑

(0)

相关推荐

  • 越南投资1500亿盾修建大桥,3年仅完成4个桥墩

    越南三江桥(Cầu Tam Giang)投资金额为1500亿越南盾,自2017年开工,至今3年还未完工. 越南媒体报道 三江桥项目连接广南省山城县山城镇和三江乡,包括5跨(每跨跨度为40米)及两岸引道 ...

  • 独自沉溺于回忆之中,一直如醉如痴地生活在这里

    ​2021年8月3日,紧闭双眼,倾听克兰河急流冲刷小石子的声音,眼前浮现出曾经往事: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的风景,碱泉一街的风景,清晰可见好友的面影.逝去的问候,久久难忘的梦境,可亲可敬的回忆,多么美丽深 ...

  • 石子河上桥梁

    石子河上桥梁

  • 美丽的山城,奔腾不息的克兰河与黎明倾唱

    ​2021年7月清晨6点过后的阿勒泰市,站在克兰河边桥上眺望.眼前是水势浩浩荡荡.河边的尽头,沿水平线可以看到湛蓝的天空.将军山,骑马山在克兰河的左右边,隐隐约约的在一抹蓝色之中呢. 克兰河,群山,仍 ...

  • 【城市眼】一座座“外婆桥”串起今昔怀想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提起外婆桥,上海人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苏州河.外婆桥到底是哪座桥?想来各有各的说法.但在大家心目中,软糯的苏州河上,那些跨河的桥梁似乎都有外婆桥的气质. 新年元 ...

  • 2021年6月,阿勒泰市的克兰河

    ​6月的克兰河 回家的路上,喜欢靠近克兰河畔,一面眺望克兰河,一面倾听河语. 夏水融融,波光荡漾.有的地方像被人工修理过留下一排排系列的鹅卵石:有些地方高低不平纵横交错的泥土和鹅卵石相互碰撞叠抖动着: ...

  • 小铺风云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村庄之 小铺风云 杨建英 一 大马村人习惯把小杂货铺叫"小铺儿"或"小卖部". "小迈步"(小卖部)的出现,着实使我们村的文明进程&q ...

  • 树熟儿之七月枣 | 杨建英专栏

    树熟儿之 七月枣 作者:杨建英 缘 起 大马村人对果木树敬畏有加,这从对这些树所结果实的称谓上看得出来.凡苹果梨桃.海棠杏枣,一律称之为"树熟".仿佛树是一位厨艺高超的大师傅,所结 ...

  • 守岁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守岁 作者:杨建英 序言 从手机上看到,某著名作家发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倡议:呼吁有关部门出面,能否把<春节联欢晚会>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一天,留出三十儿晚上专门用来守岁. 也是在手 ...

  • 年夜饭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年夜饭 杨建英 大马村的年夜饭并不真的在夜里吃,差不多都是下午三四点钟就开始了. 当我"肉醉"晕头推开房门,奋力咳出卡在喉咙中的鱼刺时,泪眼朦胧地扭头看到,夕阳已经沉 ...

  • 形散、神散、情不散 | 杨建英专栏

    形散.神散.情不散 --作家克兰<再见阿勒泰>一书(跋) 杨建英 克兰想要出书,他把多年来写的关于阿勒泰的文稿都搜集出来--诗歌.散文.杂文.新闻特写等等,"杂七杂八" ...

  • 蒸窝头 贴饼子 | 杨建英专栏

    失落的乡村之 蒸窝头 贴饼子 杨建英 一 我是吃窝头长大的. 窝头是楔进我童年记忆的一枚钉子.虽然早已锈烂体内,但它的尖儿依然锋利无比,时常把我扎得龇牙咧嘴. 随着年岁的增大,我的怀旧情绪泛滥无疆.我 ...

  • 黑石问天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八 黑石问天 杨建英 我一直想写一写阿勒泰的石头,我认为,生活在阿勒泰的文人不会写石头,恰如生活在江南的文人不会写水一样--屎蛋!从某重意义上说,阿勒泰的历史就是一部&quo ...

  • 神掌清流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七 神掌清流 杨建英 我曾在八景系列文章开篇词中说过,金山八景只是我的个人视点,一家之言.这八景之中,城内景点五个,城外三个,分季节不同,时令差异,将每一景点最为" ...

  • 小巷寻幽 | 杨建英专栏

    <金山八景>之六 小巷寻幽 杨建英 将山城的十条小巷列入金山八景,是有所考虑的.小城虽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是,真正展示城市文化的旅游景点还是很少.除了驼峰.桦林.将军山这些自然景观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