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八)
上期谈到,灰阶超声上强回声的淋巴门,若其厚度大于短径50%,且低回声的浅层皮质厚度均匀,可基本认定是“结构正常”而诊为良性淋巴结,但这只涵盖了一部分良性淋巴结。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病例要比这复杂的多,有相当多的良性淋巴结,存在诸多因素可造成其内淋巴门比例减少、回声减低甚至消失。而一部分恶性淋巴结,也可残存淋巴门回声。这使得该征象的鉴别价值大打折扣。
下面两例均是随访的病例(图1,2),患者均发热。猜猜可能的诊断。
图1 腹股沟肿大淋巴结
图2 颈部肿大淋巴结
按以往很多文献中宽泛的标准,上述两例均可描述为“结构正常”,因而归类为“良性”。但按上述更严苛的定义,例1没有问题,例2则“存疑”。病理显示,例1为反应性增生,例2为低级别(low grade)淋巴瘤。图2中,淋巴门边缘呈锯齿样不规则,且比例减小,既有可能是炎症造成的淋巴门结构部分消失(如传单淋巴结炎、坏死性淋巴结炎等),也可能是早期淋巴瘤的破坏所致。如何既能筛查出恶性的尽快活检,又尽可能的减少对良性的误判从而避免过度活检,是淋巴结超声的一个严峻挑战。
文革后期,我们经常成群结队的在麦场看露天电影,看的都是样板戏,虽然我们涉世未深,但电影里的人一出场,我们均能迅速地对好人和坏人做出明确无误的鉴别诊断,我们既不熟悉情节,也听不懂唱词,依据只有一个,就是外表。因为,以《红灯记》为例,好人总是长成这样的(图3):
图3 好人李玉和:浓眉大眼,鼻直口方,气宇轩昂,举止淡定。
而坏人,总是长成这样的(图4):
图4 坏人王连举:面目狰狞,五官丑陋,神情猥琐,举止慌张。
即使坏人和好人互换衣服,鉴别也轻而易举(图5)
图5 春晚小品:“叛徒”穿着八路军的衣服依然像坏人,“好人”穿上伪军的衣服还像好人。
等到了成年才体会到,好坏的鉴别岂是那么容易,于是矫枉过正,人们开始唱《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反对以貌取人,强调心灵美,算是一种纠偏。
如果说,图2的淋巴瘤因为“结构清晰”容易放过,而下例中的良性病灶又因为淋巴门结构消失,易于误判为恶性(图6):
图6:肘关节滑车上淋巴结炎
图6中,曾因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触及”结节”,痛感,疑虑为“黑色素瘤待除外”。
此时,淋巴结内的动脉血流走行,为我们识别那些在灰阶征象上模棱两可的(equivocal)病例,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思路。
正常淋巴结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都有一条微动脉供血,进入淋巴结后从中央部发出离心性分支,其走行很像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的支流(图7)。由于恶性淋巴结通常会破坏原有的动脉,同时生成肿瘤新生血管,因此超声若未发现“来路不正”的供血,仅探及这条淋巴结原有的动脉,后者就成了淋巴结家族的“良民证”。此类征象,被称为门型血流(hilarvascularity),是诊断良性淋巴结的可靠依据。
图7 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图
最“正宗”的门型血流,就是一条主干沿着强回声的淋巴门走行,可以仅显示主干,也可以同时显示离心的分支,后者出现与否,决定于分支的管径、流速、仪器对显示微细血管的敏感度,以及探查的技巧及声束角度等等(图8)。
图8 浅表淋巴结的门型血流,一条微动脉主干沿着强回声淋巴门走行
某些情况下,灰阶超声可以发现有些淋巴门非常纤细,既可以是某些淋巴瘤的征象(见上期图4),也可以出现在淋巴结炎,这时候若“彩超”探及沿淋巴门走行的门型血流,则可认定是良性。如西非国家冈比亚,南北宽只有40多千米,东西长数百千米,切入塞内加尔共和国境内,若把塞内加尔比作淋巴结,则冈比亚很像是纤细的淋巴门(图9)。
图9 A 冈比亚(箭头)与塞内加尔
图10A 颈部淋巴结,淋巴门纤细,诊断存疑
图10A中,声像图虽倾向良性,但还不是非常有把握,再细心探查血流分布,发现沿淋巴门的门型动脉,犹如冈比亚境内沿国土长轴走行的冈比亚河,这时诊断良性,就十分放心了。
图9B:图9A放大后,冈比亚为一狭长平原,冈比亚河横贯东西(箭头),注入大西洋。
图10B: 与图10A同一病灶,可见门型血流贯穿淋巴门
早先,超声仪探查低速血流的敏感性较低,常只能显示微动脉主干(图11),
随着仪器性能改进,加上熟练的扫查技巧,其树枝样的分支则可清晰显示(图12),有些淋巴结炎的门血管会明显扩张(图13),且呈现枝繁叶茂之景象。少数情况下,则只见树枝样分支,而不见“树干”,是由于声束与主干垂直呈90度时,主干的频移为零而不显示(图14)。
图11 1998年代的超声仪显示的门型血流(反应性增生淋巴结)
图12颈部正常淋巴结的血流走行(CCA:颈总动脉)
图13: 8岁男孩之传单淋巴结炎的门型血流
图14 淋巴结菊池病的门型血流,由于声束与主干垂直,只见离心分布的分支而未显示主干,注意在灰阶上的淋巴门结构非常纤细接近消失。
至此,认识门型血流后,对下列仅凭灰阶征象难以定性的淋巴结,则可通过血流分布迎刃而解:
例一: 猫爪病淋巴结炎,灰阶超声淋巴门结构消失,不能除外恶性。但血流呈门型分布。
图 15 猫爪病淋巴结炎(该病例资料来源于“华斌的超声世界”)
例二 如下图 滑车上淋巴结。肘上触及多发结节。灰阶:部分淋巴门消失,这种声像图可出现在肢体黑色素瘤的转移淋巴结病例中,因此要警惕。
图 16 A滑车上多发淋巴结,部分病灶淋巴门消失,良恶性难以判定
在某些良性淋巴结中,灰阶征象的淋巴门消失,并不意味着门型血流消失,下图显示,图16A中门结构消失的淋巴结,呈门型血流:
图16B 图16A中,中间的那个淋巴结呈门型血流
再聚焦另一个有门结构的淋巴结,也有门型血流(图)
图 16C 图16A中的淋巴结血流走行。
因此上述淋巴结成员均有“良民证”,藉此可除外恶性。
例三 8岁女孩,发热,颈部淋巴结广泛肿大,住院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症。灰阶显示淋巴门消失(图17)
图17 上图中灰阶显示为边界模糊,融合,门结构消失的诊断困难的淋巴结,下图显示上述淋巴结均为门型血流,符合良性。
需要强调, 门型血流也有陷阱,对于恶性淋巴瘤病例,可出现易混淆的冒牌的门型血流(待续)。
(附:灰阶的门和血流的门并不对等这一发现,最早见于Ahuja的研究,见:J Ultrasound Med 2001,20:987–992 :Lymph Node Hilus:Gray Scale and Power Doppler Sonography of Cervical Nodes)
(附 :“良民”一词,见:《韩非子.难二》:“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大意是,对茅草怜惜,庄稼就耗损,对盗贼恩惠,良民就受伤害。这可能是“良民”一词较早的出处,日寇侵华时期,倭国制良民证以统治吾同胞,但并非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