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瑜匯】王者之器—玉鉞

權力,是一種無形的威懾,絕對的權力、至高的權力,常常需要借助有形的物件來做象征和標誌。認定與改裝現成的物件,使得權力標誌的確立變得非常自然,同時也很容易得到認可。這種標誌,最初或是一個特有的圖形,或是一類貴重的飾物,又或是一柄裝飾特別的斧子——鉞。

河南安陽小屯出土 玉鉞

許慎《說文解字》曰:“戉,大斧也。”段註:“俗多金旁,作鉞。”鉞,本是一種工具和兵器,由斧演變而來,早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很多遺址中都有發現。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及私有制財產和人們地位不平等現象的出現,它很快便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成了禮儀中的權仗之物。將一柄斧子化作權杖,化作神器,是經歷了怎樣的觀念轉化與提升過程呢?

演變之路

在新石器時代,石斧是使用很廣泛的生產工具,後來斧又作為戰爭武器使用,戰爭中,指揮者手中的斧常與眾不同,這便是他的權杖。河南汝州閻村出土的大陶缸上便繪有這種權杖。這種底部有圓孔的深腹陶缸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甕棺葬具,大多造型簡單,素樸無彩,而這件鸛魚石斧圖彩繪陶缸不但施彩,而且構圖復雜,所繪石斧修冶精細,綁縛規整,應為青銅時代斧鉞的雛形,是權利的象征,鸛銜魚紋,有氏族圖騰之說。

河南汝州閻村出土 鸛魚石斧圖彩繪陶缸

一般認為此陶缸應該是氏族首領的葬具,首領生前曾經率領白鸛氏族同魚氏族進行了殊死戰鬥並取得勝利,人們將這些事跡寓於圖畫當中,通過圖騰形象與禦用武器的頂級組合來表現重大歷史事件。

鸛魚石斧圖彩繪陶缸 細節

隨著時代的變遷,用作權杖的斧的形狀有了明顯的改變,斧身變薄,斧刃變寬,演變成為不具實用性的象征性用具,且有了“鉞”這個專有名稱。在良渚文化的陶罐上,將鉞形作為一個字符刻入到一個詞組中,這說明鉞作為一個專有名詞,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而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陶器上刻畫的杖鉞人像,彰顯了鉞之威嚴。

王者之器

在早期文字中,“鉞”寫作“戉”。戉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礎,這已經成為古文字學家的共識。甲骨文的發現,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義提供了證據。考古學家林沄有專文《說王》,論“王”字本像無柄且刃緣向下的斧鉞之形,本表示軍事統率權,後來這軍事統率權的象征演變為王的權杖。歷史學家徐中舒也說戉的寫法,“象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殺之斧鉞象征王者之權威”。

鉞,是最高權力的象征,在琮玉的時代,以玉制鉞,順理成章。玉鉞出現在新石器晚期,較早見於廟底溝和紅山文化,淩家灘和良渚文化出土玉鉞較多。良渚文化玉鉞由冠飾、鉞身、柄飾組成,頂窄刃寬,有的鉞刃部一角雕琢出神徽圖形,制作精致,顯示出主人擁有的威權既高且重,威威赫赫。有專家認為,良渚文化玉鉞的背後,也許已經有了王權的定義。

浙江餘杭反山12號墓出土 玉鉞

此外,金壇三星村和滕州前掌大的玉鉞以鱷首和虎形為飾,是對權威的明確宣示,也是玉鉞內涵最好的註解。

造型分類
璧形鉞

玉鉞的器形,雖脫胎於斧,可它是比斧意義高得多的器物。玉鉞造型多樣,有璧形鉞、風形鉞和斧形鉞之分,其中當數璧形鉞最為獨特。璧形鉞體扁平,有大圓穿孔,形似玉璧,或兩側有齒狀突起,刃作連弧形,刃口鋒利。此類玉鉞在牛河梁遺址、二裏頭遺址及金沙遺址均有發現。

金沙遺址出土 玉鉞

說起“戉”字,還有幾個相關的字形字義可以有更多的提示,一是“辛”,一是“辟”,還有一個便是“璧”。有研究者說“辛”的字形其實是一柄刃部向上的鉞。而帶有“辛”字根的“辟”,甲骨文寫成用鉞砍掉了一個人的頭的樣子,表現的是一種極重的刑罰。砍頭,古代謂之“大辟”,王是下達或者執行“大辟”的主體,所以王又有了“辟”這樣的代稱。且古人註《書》解《詩》,均以“辟”為君,指的是周王,是天子。漢代《爾雅》也說:皇,王後;辟,君也。因此“辟”便是君王的代稱,這與用鉞代稱王的意義是一樣的。

王仁湘在《琮璧名實臆測》中寫到:金文“璧”字借用了辟字的字形,借形亦借義。享天子以璧,璧是獻給天子的,璧因此有了天子的稱名“辟”。璧的得名,是順理成章的事,辟(天子)之璧用以祭天,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璧是由辟而來,辟即為鉞,在紅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都發現過璧形鉞,這也許透露出了一個信息:璧與鉞之間或許是可以劃等號的,它們都是王權的體現。

牛梁河遺址出土 玉鉞
風形鉞

風形鉞,它的外形頂窄刃寬,像“風”字形。有的風形鉞兩側有扉牙,刃部平直,兩端上翹。這種玉鉞最早也發現於二裏頭遺址,在殷墟和西周墓葬中也有出土,或者又稱作“戚”。

金沙遺址出土 玉鉞
斧形鉞

斧形鉞外形似石斧,此類玉鉞在金沙遺址中便有一例出土。這柄斧形玉鉞兩面都雕琢有對稱的紋飾,制作非常精致。頂部紋飾以獸面紋為中心,獸面紋有雙角、卷耳、雙眼構成,獸面紋的外側裝飾變形夔紋,下部紋飾裝飾在器身的兩側,由五組對稱的卷雲紋組成。這件玉鉞據研究是來自四川當地,應當是古蜀人自己的作品。

金沙遺址出土 玉鉞

據考,金沙出土的這柄玉鉞,其上的獸面紋,當是古蜀人傳說中的神靈的樣子,這是一柄威力無比的神鉞,這玉鉞的主人,也許就是某位蜀王。蜀王擁有這玉鉞,似乎就擁有了溝通人神的法寶,同時,這柄玉鉞也當是蜀王的權杖。

金沙遺址出土玉鉞 細節

玉鉞,是至高王權的的象征,是英雄時代的產物。獨特精美的玉鉞,似乎在向世人展現著勝利者的威嚴。

博物馆藏玉钺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高24.2釐米,刃宽13釐米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實際尺寸:高14.6釐米,刃宽10.2釐米

五河县文物管理所藏

實際尺寸:高21.1釐米,刃宽10.6釐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26.9釐米,刃宽11釐米

广东省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14釐米,刃宽9釐米

南京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高13釐米

常州市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18.9釐米,刃宽13.7釐米

五莲县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14釐米,刃宽7釐米

山西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高17.2釐米,刃宽10.5釐米

邯郸市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15.2釐米,刃宽7.8釐米

甘肃省博物馆藏

實際尺寸:高7.9釐米,刃宽3.8釐米

河南省洛阳市文物工作队藏

實際尺寸:高13釐米,宽8釐米

河南博物院藏

實際尺寸:高15.4釐米,刃宽6.3釐米

(0)

相关推荐

  • 五彩祥云古玉

    古玉之美,贵在有沁.沁乃自然之恩赐,亦是岁月之见证.浅薄深厚之间,总是让人意外连连:浓凝淡匀之下,又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恩怨.玩古不玩沁,犹如雨过天晴无彩虹,虽给人以清新,却少了绚丽与惊喜.切莫以沁玉为 ...

  • 文登博物馆.藏【古代玉器】欣赏

    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成立于1994年12月,现有馆藏历史文物907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组(2)件,三级文物28件,民俗文物107件. 馆址位于文登市柳营街57号丛氏宗祠旧址,与文登市文物管理 ...

  • 【瑾瑜匯】玲瓏神秘 以人合天——商代玉人淺析

    順天應人 以人合天 自史前時代開始,玉石就承載了遠古先民的崇拜與信仰,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玉器始終貫穿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凝結著不同歷史階段人們的信仰和審美觀念.玉人,即人形玉雕,是古代玉器中數量較少的 ...

  • 【瑾瑜匯】玲瓏曼妙 祥瑞安寧——鳥形器

    玲 祥 瓏 瑞 曼 安 妙 寧 "鳥,脊椎動物的一綱,溫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後肢能行走,前肢變為翅,一般能飛."作為一類物象的抽象稱謂,這是在字典中關於鳥信息的標準化解釋.那麽,在 ...

  • 【瑾瑜匯】嬌而不媚 沉穩大氣——古代似玉瑪瑙器淺析

    瑪瑙一泓浮翠玉 瓠犀終日凜天風 瑪瑙,為常混有蛋白石和隱晶質石英的紋帶狀塊體,一般呈半透明或不透明,通常人們把有縞狀紋者稱為瑪瑙,白色無縞狀紋的稱作"玉髓".自古以來,瑪瑙被視為美 ...

  • 【瑾瑜匯】神秘威嚴 不拘一格— 漫話戰國龍形玉飾

    龍 可 之 比 為 世 物 之 英 雄 龍,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具風雨雷電之力量,又有群山莽川之雄姿,是華夏民族最早的圖騰象征,具有特殊的意義和社會功能.充滿神秘色彩的龍圖騰,與玉 ...

  • 【瑾瑜匯】辟邪厭勝 安康順遂—漢代厭勝玉飾淺談

    ● 辟 邪 厭 勝 古人雲:"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驅邪避穢保平安,一直是人們心中的美好願望.自古以來,用於辟邪的物品種類繁多,不計其數,其中,尤以漢代的"厭勝 ...

  • 【瑾瑜匯】平安圓滿—華麗多姿的漢代玉璧

    瑞 玉 , 圜 也 <周禮>:"禮神者,必象其類,璧圓象天-"玉璧是古玉器中出現較早.流傳最為久遠的器類之一,其作用之大,影響之深,數量之多,出土地域之廣,獨占中國古玉 ...

  • 【瑾瑜匯】羊,祥也—玉羊淺談

    水 土 之 之 精 精 为 为 玉 羊 羊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善良的動物,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美好的寓意,是講禮儀.遵道德的化身.<詩·小雅·無羊>曰:"羔羊,鵲巢之國也, ...

  • 【瑾瑜匯】神秘新穎 氣韻非凡——玉璇璣

    神 氣 秘 韻 新 非 穎 凡 在中華文明起源階段,黃河下遊以山東為主體的海岱地區,是與中原地區華夏族長期對峙的東夷族的主要活動區域,其地理位置恰好處在史前東北地區紅山文化與長江下遊良渚文化兩大原生型 ...

  • 【瑾瑜匯】古玉“六瑞”之玉璋

    濟 左 濟 右 辟 奉 玉 璋 玉璋,是華夏文明的代表性器物之一,據考古顯示,早在45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這種造型奇特的玉器就已經在中國範圍內廣泛出現,並成為中國古代社會較為重要的器型之一. 二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