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低水平的基础教育,却能支撑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有73个国家参与的测试中,美国高中生的数学成绩只排名到了40位,并且分数还呈下降趋势。可奇怪的是美国的数学家却不少呢。而中国的驰名世界的数学家有多少?
有的人说美国是低水平的教育,这可有点片面。美国的人才培养还是可圈可点的。
虽说美国的基础教育很烂,美国的学生在理科上表现很差,有的连算术也不过关,与中国功底扎实的学生根本不能相比。首先需要承认,美国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在理科教育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学理科的人只能做工资不高并脏累苦的活,基层的人也难以晋升。反正,美国的年轻人都向往那些能赚大钱的行业和职业,而不愿去学习理科的知识和技能。
事实上美国高校尤其是哈佛大学出来的毕业生在市场上还是很抢手的,人还没毕业就内定了;在中国,一听说是美国名牌大学出来都往往是高薪聘请的,进入高管阶层!
世界500强中的企业美国占大多数,这说明美国的实力。如果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比一比,中国企业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美国的精英教育仍然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美国基础教育是面向全美国所有适龄学生的,也就相当于国内的公立学校,作业少,知识量不多,严控进食量,可谓一边玩一边学,很早就放学。相较于国内的应试教育,美国在教育方面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早期的教育即便是简单和宽松,并不代表着基础教育水平低,面对一个问题,中国教育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美国的教师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都完整地画出来,供学生学习和分析。美国的教育不光培养学生摄取知识的能力,更注重独立思考,强调“启发式”的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做各种各样的探索。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到一套学习方法。一旦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人很快就能成长起来。你可以通过良好的成绩进入大学深造,还可以参加职业教育直接学习一门技术可以到制造业或第三产业就业,相对来说比较宽松,注重个性化教育,美国教育着重科学性,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夯实必要的根基,学生一走出社会,磨合期要比中国学生短得多,一旦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发展后劲很足,甚至一进入企业就担当重任。这样的教育使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获益于一时,受益于终生”。
美国的教育只有两种: 一种是公立的快乐教育,难度不高,很早可下课,基本上是放养状态,而且学费免费,留给下层,出来就做低层的事情,或到工厂当一般的员工;一种是私立的精英教育,知识量多,难度高,压力大,学习也跟中国学生一样苦的,世界上排名很先前的,但学费昂贵,留给上层,出来就成了律师、银行家、医生,当议员等,这些职业就属于上流社会,名利双收,收益很可观的。这也导致了一个纠结的现象,叫中产阶层的焦虑:子女去公立吧,不甘心;去私立吧,这么多孩子供不起。
美国私立精英教育,虽然实行通识教育,也讲究扎基础,分科在大三才开始的,文理兼修自然学业重,也跟中国差不多的。但美国的大部分学生不愿学理科,往往选择是文科,因为文科在美国很吃香,有优厚的薪酬,工作体面。而本土的毕业生基本都是奔着法律、金融、医学去的,这在美国是挣大钱的行业。而且这几个行业人为加设很多的门槛,十分排斥外国人,再不济也是学计算机,抓紧去flag(FLAG,本意是'旗帜'、'信号旗',在这里当作'一种不祥信号'意思使用,这是网络衍生出的一种用法。Flag,在游戏汇编中,指某一事件的判定依据,往往是前面某段程序代码,这段代码一般被称为Flag)挣钱。
换句话说,美国最优秀的本土高中生,都不愿意做枯燥无比的科研工作,除非在理科上有天赋,学到一技之长,所以,美国学生很少去当工程师的,或因学历低才当蓝领工人。有能力的人都是选择成为律师,医生,分析师,再不济也是去当程序员。
基础研究与传统工科,是靠来自东亚,南亚,欧洲的留学生撑起来的,所以美国的人才不会发生断层现象。美国人却很少去攻读理科,拿博士学位。美国吸引全世界的各种优秀人才加盟美国,搞学术研究,这些留学生在美国读博士,拿到学位之后,在美国找教职,充当公立学校的培训师,优秀人才取得科研成果后加入美国国籍,变成美国人,结果吸引大批外来的人才。所以美国人拿诺贝尔奖最多了。
中国过于神化了基础教育:过于强调知识性,猛灌死知识,却犯了一个本不应犯的错误--逐渐忽视了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毕业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发展后劲不足,有的一生没有发明创造,只能为别人打工而已。为什么中国的高考状元很少出现改变世界的大人物?这是我国教育必须正视的问题。相较之下,学知识只不过是打基础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大学以上的教育--学到深层次的东西:专业的核心知识和动手能力。
“高考状元”很多年来都是个香饽饽,中国名牌大学也将其视为人才,争相录取。
学霸只是在学习上有过人之处,并不是他在各个方面都高人一等,但他们在学习上“死磕”的精神固然可贵,却在社会上就成了不懂变通,不识时务,与社会不合拍,所以名校的学霸并不是走上工作岗位都能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高考状元在中学阶段对已有知识的领悟与运用综合方面领先其他人,学习已有知识的方法比别人先进有效,但在校的成绩好坏只是能力的一个方面,不能代表某一方面的能力和工作能力。你学来的东西大都是比较客观的,而越进入事物的核心时,靠的是想象力,不运用这种方法显然是无法进行客观科学的解构和分析。如此你分析不出事物的状况,自然就无法解决了了。而中国学生最缺乏的就是这种想象力,靠死啃知识的教育自然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学生了。
看来,中国的教育有待改进,夯实基础是必需的,但学成了只能充当低端产业的工具罢了,而不能进入高端产业的设计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育大计,国之重任。中国当代学校教育教学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矛盾,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持尊师重教的民族传统,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教育和学生的未来大有希望,值得期待!
科学培育,是一项加速动作,我们掌握这项技能,会让我们在各自的快车道快速向前奔驰!
当然,学校发展需要倚重“顶层设计”—学习规律必须根本遵循,夯实人生的根基:在先后次序上,处理好基础与发展的关系,在掌握共性的基础上充分发展个性--先“求同”再“求异”。我们定下来一个大的方向:先总后分再合,即先基础,再谋求高质量发展,即成为专才之前,先成为通才,再专攻某一领域。
各个大学不追求同样的配置,要有侧重地发展。坚持有所为,就要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优化学科结构,找准优势和特色,突出建设重点,突出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带动大学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坚持有所不为,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学科建设切忌盲目扩张、贪大求全,而要敢于舍弃,合理压缩学科建设规模,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社会需要的学科。当然,有所不为的学科并非一成不变,如果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有的学科也可由“不为”转变为“有为”。
以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并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出大批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通常有一个感知引发的的一个创意之后,我们便过早跳离了思考的感知思维层次,进入思考的逻辑思维层次。在这里会引起一个一很大的,通常在思考感知不足的情况下,过早地进入思考的逻辑层次,至于之后,无论你的思考的逻辑推理多么严密,如果感知不足,其实是无法通过逻辑思考来代替之前思考的感知不足。
我们处理事情,解决主要依靠逻辑思维能力。基础教育阶段也是孩子的成长期,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但应把身体成长放在第一位,到了大学系统学习和培训后再去拼搏,一旦定位好自己,人很快地崛起,实现逆袭。这样的学习才具有创造性,同时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便会发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创新思维是人类才有的高级思维活动,是成为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美国高等教育的做法是对的,也是比较科学的。毕竟创新思维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