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如何避免“乖”小孩变成“爱哭鬼”?

Hello

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相遇

真幸运


“萌萌,你放学后会做什么呢?”
“星期一和星期二学舞蹈,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有时候学钢琴,有时候学画画。”
“那周末会出去玩儿吗?”
“不出去,我要学算数和拼音。”
这是我和萌萌的一段日常对话。
先说说我和周围成人对萌萌的看法:懂事、聪明、待人有礼……
是个“乖孩子”。
但萌萌特别怕失败,失败后也不愿意多次尝试,还特别爱哭。
为什么这样一个“乖”孩子会是个“爱哭鬼”?
因为她的周末没有公园、游乐场、野餐?还是……
实际上,科技与生活水平飞速发展与进步的今天,很多孩子都失去了在花园里“捉迷藏”、田地里捉蚂蚱、雪地上捕鸟的经历。
“不能输在起跑线”不仅是口号,也是家长们行为的独白。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斥巨资”送孩子“学”。
 
学琴棋书画、唱歌跳舞、心算奥数、写作阅读……
可以理解家长们怕孩子“输”,输在起跑线、输掉一生的担忧。
但更希望家长们发现孩子掩藏在“不输”之下的东西,譬如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种从出生就“学”,类似“填鸭式”的教育的存在是违反孩子发展规律的。
 
何况“填鸭”也要定时、定量,超量、超前,鸭子也会撑死或者不能长肥。
小知识:
填鸭:在鸭子生长的一定时期,通过按时把做成长条的饲料从鸭嘴填进去,减少鸭子的运动量,使鸭子快速增加重量。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浩瀚的知识长廊里也诞生过有许多星辰:“唐诗宋词”“四大发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维果斯基”“皮亚杰”“孔孟之道”……
人类用智慧创造历史,也改变世界。
但在人类似乎已“主宰万物”的同时,人类仍然需要遵循“万物有规”“无规矩不成方圆”。
由此可见人类的发展并不是“随心而欲”,也要顺着规律而去,再谈人类文明发展。
自然,孩子的发展需要遵循其身心规律是现今人类不可违背的“铁律”。
不否认“早教”的益处与正确性,甚至有“早教越早越好,胎教很有必要”的说法;于此同时,怎样“教”,是教的越多就越“全面发展”,还是“少而精”逐次叠加,就显得很有去了解的必要了。
很多年前,一个名叫格塞尔的美国人(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叫“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他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按照规律,后来者可以追上先行者,甚至超越前者。
具体如下,有兴趣可以细看:
被试者是一对出生46周的同卵双生子A和B。格赛尔先让A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梯实验,B则不进行此种训练。6周后,A爬5级梯只需26秒,而B却需45秒。从第7周开始,格赛尔对B连续进行两周爬梯训练,结果B反而超过了A,只要10秒就爬上了5级梯。
该实验历经上百对双生子,上百个相同的对比试验,被证明无论双生子的人种、性格、基因是怎样的,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即孩子在52周的时候,学习爬楼梯的效果最好,效率最高。
实验决不能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所以格塞尔寻找了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做不同领域的实验。得出无论是做算术、吃饭、还是识字,都存在黄金教育时期。
也就是说,成熟决定个体的发展,且是孩子发展的主要动力,当孩子身体不够成熟时,就没有真正的发展和变化。
简而言之,就是当孩子身体条件不具备时,学东西就会很慢。
慢还好,可怕的是——如果在孩子身体条件尚未成熟的时候逼迫孩子学各种"超前"的知识,不仅会白白浪费孩子的时间还可能摧毁孩子的自信心。
在这里来了解两个词: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推测与判断;
 
习得性无助感: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为什么要了解它们,因为当孩子频繁学习超过自己生理发展水平的东西,也就是“超纲”知识的时候。孩子就很可能产生因为曾经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将来面临问题会产生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萌萌为什么怕失败、喜欢哭?你知道答案了吗?
 
因为,她达不到发展水平常常遭到挫折。长期以后萌萌对自我的认识和实际能力会产生差距,她于是哭成了她的发泄方式。
 
越“超纲”学习,越痛苦,越哭。
 
“乖”孩子就成了“爱哭鬼”。
 
此外,一次尝试达不到目的,萌萌就会认为自己做不到,所以她不愿意多次尝试。
这就好像让一个身高一米六的人,通过跳的方式去取一个在三米高墙上的糖果,这个人怎么跳也拿不到。那么即使糖果很诱人ta也会选择放弃,孩子还没有到足够的发展水平,是跳不到足够高的。
糖果自然没有,甚至误以为永远不能有,也就失去了努力的心思。
 
所以,与其费时间“硬磕”“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不如先培养孩子这些能力:
独立生存的能力(孩童阶段即自理能力)、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抗挫折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先学会生存再学习生活,本末倒置不可取。
 
那么什么时候是跳得足够高的时候呢?其实抓住“敏感期”就可以了。
 
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某个时期,相对于其他时期更容易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心理过程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动作敏感期:

孩子一般3个月时会俯卧,能用手臂撑住抬头,4~6个月会翻身,7~8个月会坐会爬,1岁左右才会站立或独立行走。
口和手敏感期:

0到1岁,主要是0到8个月左右儿童能准确的使用口。儿童不仅仅用口来吃东西而且会用口捕捉所有认识到的事物。(所以要允许孩子吃手指行为,为了卫生一定要提供“替代品”,不要只阻止不转移。)
语言敏感期:
始于3-4岁,止于6岁。从孩子开始能够发音时他的语言学习就已经开始了,起先是吚吚呀呀的练习,接着是单字的出现“妈妈”“爸爸”是我们听到的孩子的最早的语言,然后是词—短语—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感官敏感期: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则更能具体的透过感官分析、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可以参考蒙台梭利感官教育。)
社会规范敏感期:
 
2岁半,这时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交朋友等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仪等规则。)
阅读敏感期:
 
3-6,孩子的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虽然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这时要准备良好的阅读环境与丰富适合的书籍。)
文化敏感期: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3岁;而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的强烈需求。(这时不要阻止孩子的好奇,更不要敷衍、忽视孩子的问题,最好为孩子提供可以自己查阅、探索的材料。例如百科全书、字典等。)
孩子的学习不是“填鸭”,不要过量过多。根据孩子发展阶段选择正确的学习对象,并且给孩子足够的发展材料,抓住敏感期。孩子自然会成为爱笑的“乖”孩子。
 
后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今天我们所了解的恐是“冰山一角”也算不上。但至少能有些许了解身边的孩子,慢慢地就能更好帮助他们进步与成长。


文章:翦兮,一个热爱文字和教育,致力于文学的新人一朵

编辑:云边

图片源自微博

(0)

相关推荐

  • 从爱哭鬼到坚强的孩子|有声故事345《小猪,别哭了》

    致谢: 宫西达  著 朱自强 译 青岛出版社  出版 入学季故事精彩回顾 分离焦虑有高招|有声绘本331<妈妈心妈妈树> 有声绘本<大卫上学去> 有声绘本<同桌的阿达&g ...

  • 亲子教育:父母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

    在亲子教育中,父母对孩子有条件的爱和无条件的爱,这两种形式的爱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无条件的爱对孩子成长的意义非同凡响,而又条件的爱则是阻碍的孩子的心理发展.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两种不同的"爱& ...

  • 【湖南】朱峪敏《“爱哭鬼”弟弟》指导老师:舒丽君

    "爱哭鬼"弟弟 锦溪小学三年级 朱峪敏 有弟弟是件挺好的事,可是我的弟弟一定是上天制造人类时的一个意外. 按道理说,男孩应该是坚强才对,可我的弟弟却天天哭哭啼啼的. 有一回,弟弟在 ...

  • 武契奇:我的人民由我来救赎,爱哭鬼不再软弱!塞尔维亚的救星

    武契奇:我的人民由我来救赎,爱哭鬼不再软弱!塞尔维亚的救星

  • 爱哭鬼

    萌娘百科欢迎您参与完善本条目☆Kira~ 欢迎正在阅读这个条目的您协助编辑本条目.编辑前请阅读Wiki入门或条目编辑规范,并查找相关资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过愉快的时光. 本文介绍的是:ACG中的萌 ...

  • 少年说||桐桐(14)爱哭鬼小小

    大姨家有个小朋友,叫小小.她比我小一岁,是个爱哭鬼. 小小每天问大姨,你最喜欢谁.如果不回答喜欢小小,而回答喜欢我的话,小小就一边哭一边说,"你更喜欢别人家的孩子吧,我讨厌,呜-呜-&quo ...

  • 发表进行时:我家的“爱哭鬼”(附8月份课程第5讲练笔)

    伴学名师 麦穗老师 ★全国小学语文学科名师,浙江大学出版社特聘讲师,cctalk平台"品类十强网师",<学习方法报>特约编辑,20多年一线作文教龄,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 ...

  • 孙权也是爱哭鬼?盘点孙权13哭

    军师联盟剧照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人活一世,有些事情不经历一下,反而觉得人生不完整.曹操.刘备哭过几次都写了,那这位也别藏着掖着了,孙权,字仲谋. 孙权13哭 再重复一次,仅从<三国 ...

  • 班级里的“爱哭鬼 ”

    安静的教室里,一个人趴在桌子上,抱着头,两条水痕在桌布上逐渐扩散,湿了一大片却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他呜咽着,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这少年便是刘家绮,他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后桌,最重要的是他是一个&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