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水旱码头一一保定天水桥的历史变迁
陈玉洲/文
保定,古称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保定与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保定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保定地区为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等一批历史名人,市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
古城保定天水桥俗称南关大桥,位于保定市南关府河之上。因该河发源于一亩、鸡距二泉,自西北乾方而来,古代以“乾”字为天的代称,故名天水桥。
据明弘治《保定郡志》载:宋淳化年间(公元990一994年),疏浚一亩泉时,在此处曾建木桥,“每大水桥辄冲坏”,闪而多次重修。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改建为拱形三孔石桥。弘治四年(公元l491年)夏,桥又被冲毁,知府章时鸾又重建。现天水桥南北长33米,宽8.3米,高5米,该桥拱侧中央刻有吞水兽,造型古朴,形态各异,憨厚可掬。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经25次洪峰,仍完好无损,是保定市内最大的古代桥梁建筑。
明、清两代,天水桥一直是直隶有名保定水旱两路码头汇集处,有过昔日的辉煌:府河两岸千里堤古柳成行,草木葱茏,被称为“万柳金堤”,也是保定重要风景之一;这里曾作为驿站通行大道,即所谓“官马大道”,通向四面八方;府河碧水东流,舟楫荡漾,天津卫以及南北运河相通,江南一些商舶可直抵天水桥下,由于水上交通十分发达,这里曾商贾云集、帆樯往来,繁华一时。
解放后,为适应南北交通的需要,于1953年增设了木板桥面并加宽,l964年又二次加宽桥面5米,并筑钢筋混凝土桥面。l998年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修缮,现保存完好。
新中国成立后,为保护古代建筑和加大交通流量,于1953 年增木板桥面并加宽,1964 年又以85 毫米厚的钢筋混凝土铺面并将桥面加宽了5 米。该桥规模宏壮,隐若长虹, 券顶上刻有吐水兽造象,造形古朴,历四百多年(隆庆五年第三次重建),经 25 次特大洪峰,仍完好无损。是保定市规模最大的古代桥梁建筑,为保定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交通方式的改变,这座承载了无数人回忆的码头开始了它的谢幕,那些一班接一班的轮渡再也看不见了,曾经繁华的天水桥码头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