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系开口二等向尖团合流演化的进程》上 《中国音韵学》南大出版社2008上

提要:从宋《集韵》到清《团音正考》,近千年的13种韵书显示了中古见系开口二等韵字
产生j介音,颚化为kj 组声母,逐步与三、四等合流,舌面化读tþ、 tþ'、 þ,最后与精组细音
“尖团合流”。这个演化进程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复杂音变过程。
关键词:见系声母 开口二等 颚化 舌面化 尖团音

中古的开口二等韵虽与一等同属洪音,但实与三、四等细音牵连甚多,或谓有来源上的深层勾联。二等韵独立成韵部较晚,周祖谟先生全面比较南朝宋与齐梁陈隋两时期诗文用韵后说:“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齐梁以下韵部的分类跟刘宋时期有很多不同,其中最显著的是二等韵大部分独立成为一部。如江韵、山韵、删韵、皆韵、佳韵、麻韵、肴韵、觉韵、黠韵等都是。”[①]《广韵》二等韵共12部41韵:江讲绛觉;佳蟹卦;皆骇怪;夬;删潸谏黠;山产裥鎋;肴巧效;麻马祃;庚梗映陌;耕耿诤麦;咸豏陷洽;衔槛鉴狎。其中,麻庚两部二、三等兼备,其余均为二等独韵;纯开口二等韵部有江肴咸衔4个,其余则开合口兼备。
《广韵》见系后来涉及“团音”的有5母:见母-古类(与一二四等相拼,古公过等)、居类(三等,居举九等);溪母-苦类(一二四等,苦口康等)、去类(三等,去丘区等);群母(三等,渠其巨等);晓母-呼类(一二四等,呼火荒等)、许类(三等,许虚香等);匣母-胡类(一二四等,胡户下等)。“团音”关涉声母颚化问题只在塞音和擦音,故见系的疑、影及匣母于类喻三不在讨论之列。颚化声母多出现在-j、-i韵头前,故与开口三等韵相拼的见母居类、溪母去类、晓母许类和群母绝大多数颚化而后读tþ、 tþ'、 þ,与合口韵洪音相拼的多不颚化,如“规窥跪、狂况”等仍读k、k'、x。而与开口一、二、四等韵相拼的,有 诸如见母古类“兼佳”、溪母苦类“恪牵谦”、晓母呼类“馨”、匣母胡类“下谐”等都颚化而后读tþ、 tþ'、 þ,以二、四等为多。本文只讨论开口二等见系牙喉音的颚化,即与开口二等韵相拼的“见、溪、晓、匣”四母的音变问题。

1900年沙昂克在发表于国际语言学杂志《通报》上的《古代汉语语音学》中提出中古汉语声母有“j 化”(或称喻化、颚化)问题。此后高本汉认为只有三等字的声母颚化,如拟见母一二四等为k,三等为kj。[ii]1920年马伯乐认为“中古汉语的颚化声母字来自上古汉语带元音i 的字”,同意拟7世纪《切韵》音系为颚化(三等字)与非颚化两类声母,如:见-k古公过等、kj 居九俱等;溪-k' 康枯空等、kj'去丘起等;晓-x 呼荒虎等、xj 香朽许等。他通过对音材料的研究,认为开口二等见系声母的颚化在10世纪,如“江讲绛觉、嘉驾、监、皆诫、交教”等,7-9世纪都拟作k,10世纪拟作kj。[iii]开口二等见系声母颚化而与三、四等合流后,何时舌面化读tþ、 tþ'、 þ呢?王力先生曾认为:“普通话里舌根音的舌面化,可能比舌尖音的舌面化早些,也可能是同时。在十八世纪以前,不但齐撮呼的见溪群晓匣已经变成tþ、 tþ'、 þ,连精清从心邪也变为tþ、 tþ'、 þ了。”[iv]但后来又说:“《五方元音》以'京坚根干’同隶见母,显然见系在清代前期还没有分化为kk'x、tþ tþ' þ两套。可以设想,见系的分化在方言里先走一步,在北京话则是清代后期的事情。”[v]后来者的研究又多所不同。那么,中古开口二等见系声母具体是如何颚化、舌面化的?下面通过宋至清十多种韵书用例的分析,可以作一个较为系统而明晰的勾画。

一、《集韵》改反切及“韵略”类韵书的不同表现
《广韵》三等韵字的声母颚化自不待言,合口二等多不颚化一以贯之。开口二等的见、溪母字在《广韵》中未颚化,而晓、匣二母字则有一些颚化的用例,如晓母:啌肛-许江切江韵、哮虓-许交切肴韵、呀岈-许加切麻韵、欸齂-许介切蟹韵等;匣母:降栙-下江切江韵、豏减-下斩切豏韵、行胻-下更切映韵、僴憪-下赧切潸韵等等。可知晓匣二母的颚化当先于见溪二母,舌根擦音先于舌根塞音向舌面音靠拢是合乎音理的,塞音部位明确而稳定,擦音相对流动而易变一些,后来生成的舌面塞擦音tþ、 tþ',就是带擦音的。
1《集韵》改《广韵》的反切上字。宋丁度等所编《集韵》(1039)仅比《广韵》(1008)成书晚31年,它既谨守《广韵》的传统韵类系统,又富有革新精神,大量改良反切以反映时音的实际语音变化,如其《韵例》所言“凡字之翻切,旧以武代某,以亡代茫,谓之类隔,今皆用本字”。清李汝珍《李氏音鉴》卷二论及此:“即如《集韵》以居朗切冈,而《广韵》以古双切江,非粗细之异耶?”张渭毅统计《集韵》改《广韵》反切上字共2287个,占《广韵》反切总数的59%,其中开口牙喉音二等的反切上字大多改与开口三等上字同类,于是他肯定《集韵》绝大多数开口二等牙喉音字有介音j,并说:“细音化的牙喉音开口一二等字的介音,跟普三字和重三字的同类,跟重四字和纯四字的不同。普三和重三介音是j,则牙喉音开口一二等字的介音也是j。”[vi]则开口二等与三等的介音趋同,是导致开口二等韵细音化及其牙喉音声母颚化的重要原因。邵荣芬先生曾认为:二等开口和四等的牙喉音产生前颚介音至少在《集韵》改《广韵》的反切上字中就有了明显的反映,在前颚介音的影响下,再产生颚化声母就是顺理成章的了。[vii]所说甚为有理。下面选列《集韵》改开口二等韵字的洪音上字为细音上字(含二等上字“下”)的用例以显示其整齐的颚化趋向:
小 韵 《广韵》《集韵》 小韵 《广韵》 《集韵》
见母:佳韵开二平佳小韵 古膎切 居膎切 麻韵开二平嘉小韵 古牙切 居牙切
皆韵开二平皆小韵 古谐切 居谐切 庚韵开二平庚小韵 古行切 居行切
删韵开二平姦小韵 古颜切 居颜切 咸韵开二平缄小韵 古咸切 居咸切
山韵开二平间小韵 古闲切 居闲切 衔韵开二平监小韵 古衔切 居衔切
肴韵开二平交小韵 古肴切 居肴切 觉韵开二入觉小韵 古岳切 讫岳切
溪母:删韵开二平豻小韵 可颜切 丘颜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