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忆江南:常州这些存世古桥,你走过几座?

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为跨河越水方便通行而建,是千百年来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重要载体。常州地处长江流域的太湖水网地带,城内水系发达,相互贯通,又相互独立。在纵横交错的河流区域上,从古至今,常州的各式各样的桥梁带来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更彰显出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

历史悠久 数量众多

常州的古桥,历史悠久,数量很多,横跨在古城的大小河流上。据《武进县志》记载,常州最早的桥是建于春秋吴王阖闾时期的“阖闾桥”。此桥位于武进雪堰境内,现仅存遗址。西晋永嘉三年(309),东晋永和三年(347)先后建造了具有较高建筑技术水平的仁育桥(位于化龙巷南口)、五熟桥(旧名灵雉桥,又名化洞桥),南齐建元年间(480-482)建造了通波桥(后称东太平桥)。梁大同元年建造了新坊桥,当时新坊桥是晋陵、武进两个县区的分界线,后经多次重建、重修,修复后的新坊桥基本保持古桥原貌,而且留存有一块石刻《重修新坊桥碑记》。这些都是常州历史较为悠久的桥梁。

仁育桥

唐永徽三年(652)在乌衣浜口建臧桥,后名乌衣桥,唐咸亨二年(671)和如意元年(692),建玉梅桥和驿桥(北宋天禧年间重建,称天禧桥,后称弋桥)、元丰桥(宋元丰年间重建,故名),五代吴天祚元年(935)建通吴桥(今水门桥),宋代建尉司桥等。

新坊桥

弋桥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持续发展,人口逐渐增多。为连接运河两岸的交通,建的桥梁更多,是常州建桥的鼎盛时期。明洪武二年(1369)建木结构西水关桥,明正统八年(1443)建青山桥,正统十二年建木质西仓桥、单孔石拱惠民桥、东仓桥,其中惠民桥采用反拱形桥底,系桥梁建筑中的创举。清代重修新桥、通江桥、锁桥、德安桥、迎春桥、甘棠桥等桥,新筑跨运河惠济桥、跨新开河(白荡河)长白桥及夏城桥等。从清代《常州府城坊厢字号全图》中看到,当初全城就有各种造型别致的桥梁近百座。

清代常州府城坊厢字号全图

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桥梁逐渐增多。1927年8月11-15日改建的甘棠桥,是常州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梁;1934年6月由地方集捐所建同济桥,是三孔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结构的跨运河大桥,中孔跨度9.7米,两侧孔跨度分别为6.1米,车行桥面总长45米左右,桥高7米,双人行道各占1米,完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大增加了通行能力。广化、椿庭、广成、润之、新丰等桥,均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多数桥梁仍为木桥、石拱桥,载重等级较低。1949年解放时,所存66座桥梁,宽4米以上、载重6吨以上、可通行机动车的仅19座。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政府在财力、物力允许的情况下,先后整修、重建了一批桥梁,桥梁数目有所增加。1953-1957年拓宽、改建怀德桥、青山桥和水门桥等18座,提高了桥梁承载能力,初步改变地陡路窄、交通拥挤的状况。1968年竣工完成的东方红大桥(今朝阳桥),贯通运河南岸劳动东路和北岸牌楼弄、武青路,是常州第一座大型公路立交桥梁。至1985年,常州市区桥梁已有110余座。

现阶段,随着历史变迁、经济发展、都市开发、城乡拆迁、人为破坏、自然损坏,所剩古桥已屈指可数。

怀德桥

造型多样 美不胜收

常州地区地势平坦,古时所建桥梁大多为石拱桥、石板桥、木梁桥。拱桥有单拱、联拱、坦拱、尖拱、半拱;梁桥有石梁石墩桥、一字长桥、八字桥等。结构和造型丰富多彩,美不胜收。

木梁桥,是最古的桥型,结构简单,为上梁下桩,有一孔、三孔或多孔。可就地取材,桥面铺木板或泥土石块等,有的两侧有栏杆,便于安全通过。木板桥的好处是船行遇到洪水猛涨闷桥时可以启板通航。如怀德桥最初就是木桥。该桥1924年建成,桥面上的木板间有约五厘米的间隙,小孩过桥,都由大人搀扶。因质量较差,桥面横木易腐,1931、1932、1936年曾多次维修、加固。

石板桥,为简易石桥,桥身平坦,荷载、牢度远胜木桥,适宜车行。但石板桥碍航,一般不建在主干道上。民国时期石板桥已逐渐减少。

世丰桥。桥两端有桥楣,这在江南石板桥中极为罕见。该桥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因建人防工程填河时被拆除。

石拱桥,古时大多建在主陆路和主航道之上,因拱高便于通航,而且坚固耐久、美观实用,因此逐渐取代木桥和石板桥,在元、明、清时期建造较多。其结构是桥下有圆孔,呈拱形,供船舶航运,桥面平铺石板,两坡有石阶,石阶上嵌条石,供人行走。石拱桥多用木桩打基,块石垒砌,铁锢固定,糯米石灰浆缝,故坚固耐久,历经数百年犹存。

福星桥

广济桥

位于和平路中段的新坊桥,是常州现存最古老的石级单孔石拱桥,该桥2011年被定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新坊桥始建于梁大同元年(535),明代弘治年间,即公元1498年,知府曾望宏重修此桥,修复的新坊桥基本保持古桥原貌,而且留存有一块石刻《重修新坊桥碑记》,如今不知所踪。明代以后,又经历过多次修复、重修,新坊桥已经不完全定于原来的位置,结构也发生改变,台阶和栏杆等,都是用花岗岩材料。新坊桥结构浑然天成。现桥长35米左右,宽5.3米,高8.6米,孔跨径为9.5米,两边各有30级台阶。该区域居民众多,逐渐形成了古老的商业街区,民国时期更是成为常州最繁华的街区之一。

官造民修 方式多样

自古以来,仁人志士、达官贵人皆以修桥铺路为善举,以造福一方、积德扬名。乐善好施的常州人也不例外。常州的古桥大多以官造公建、筹集民资建造及个人捐款等形式修建。

官造公建桥梁多为石拱桥,大部分集中在常州城区和交通要道。如历史记载的广化门吊桥、青山门吊桥、通吴门吊桥、德安门吊桥等。这类桥梁常以巡抚、知府、知县等地方长官的官衔姓名及建造年月,或刻石为碑或编入史志,以传后世。如明代治芙蓉圩功勋卓著的常州巡抚周忱造西仓桥、东仓桥,清同治、光绪年间知县吴康寿任职期间重建、重修了14座桥梁。

青山桥,位于青山门外。五代十国吴天祚二年(936年)筑青山门即有此吊桥。后在吊桥的原址上重新建木质板桥。

筹集民资是旧时桥梁修建的主要方式。如清同治甲子年,地方士绅集资重建牛塘桥时,长工籍顺来将自己一生积蓄的100两银子奉献造桥,从而推动了募捐。籍顺来因此名列在桥碑捐款者的首位,后人常称牛塘桥为“长工桥”。位于奔牛东街的万缘桥就是因为“万户化缘”建桥而得名。据《武阳合志》记载,该桥始建年代不详,但在宋代就有桥存在。光绪年间,该桥由知县鹿伯元等人请予巡抚吴元炳,拨帑五成,百姓捐五成重建而成。民国四年,安东乡乡佐徐某与一些热心公益者,发起集资修筑马杭桥、南庄家桥两座危桥。其他如万安桥、永安桥、何家桥等的修筑也是此种方式。此外,还有各地许多无名小桥,都以当地绅、董、善人发起修建,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胜枚举。

常州漕运桥梁

个人捐建也是修造桥梁的重要方式。自古以来,一些希望为家乡父老积德修善或热心公益的达官、巨富,常常独自建造桥梁。如金坛的本善桥,始建于南宋绍兴戊寅(1158年),宋宝祐元年(1253年),桥体损坏,世居此地的太学免解进士周瑀,特从苏州请来盘门工匠吴进重修,历时3月完成。周瑀承担全部费用,计钱3.7万文。民国十七年,武进县制订《业板细力筑路法》规定:凡独资捐建一桥,钱数在一万元以上者,除奖励外,准以捐款人姓氏为桥题名并在《武进年鉴》及县志立传。此条文对推动捐资建桥颇具成效。后来,城区的椿庭桥、琢初桥、润之桥、世丰桥、广成桥等即为顾椿庭、伍琢初、陈润之、胡世丰、诸广成等个人捐资独建。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一年,无锡实业家荣德生组织“千桥会”,在武进与无锡交界的雪堰、潘家、南宅、戴溪、横林、崔桥、芙蓉、横山桥等地也建造桥梁20余座。其中雪堰万寿桥耗资最巨,费金5000元,并在桥南建一亭,为过客栖息。

经济纽带 文化名片

古桥是常州历史文化的代表物,百姓生活的见证物,在历史上古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桥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桥梁大多建在水路要道交会点,是人们往来的必经之地。水陆运输的工、客、商常在桥头停歇换装,于是商家们便看中了这些地方,在桥上或桥头摆摊设点,开茶馆,建饭庄,甚至修建旅店,进行集市贸易。随着社会的发展,手工制作坊、商铺等依桥开设,在部分古老桥梁所在地,数百年逐渐形成了街市集镇,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位于常州城西大仓弄北端、连接运河南岸三堡街和北岸西直街的西仓桥附近就是大运河漕运、木运的重要道口。2011年,常州运河段画卷,长达5-6米的《康熙南巡图》,在美国凤凰博物馆被发现。该画描绘了水运时期江南常州的“清明上河图”景,其中,西仓桥东西两侧的河道,是重要节点。该桥附近,米业、木业、豆业、典当业等发展兴旺。西仓桥两岸的三堡街、西直街、新市路店铺林立,西仓街上车水马龙,非常繁华。

《康熙南巡图》

常州古桥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常州的桥,忠实记录着城市的成长,它所蕴含的城市记忆,是最有价值的文化富矿。无论是桥名、桥联、桥诗、桥趣,还是桥碑、桥亭、石雕、石刻,使桥梁别具风情。

德安桥上对山歌的民俗活动曾开展的热闹非凡、妙趣横生。明朝时代起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观音生日,接连三天德安桥上举行民俗活动“对山歌”,曲调有秧歌、田歌、渔歌、船歌、情歌和骂歌等。届时,从大南门——德安桥——清凉寺,沿途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德安桥下的大运河里,香船、灯船、商船、民船等,首尾相接、连绵数里之遥;德安桥上,两边栏杆上坐满从四面八方赶来对歌的歌手。双方选手有的在岸上,有的在船上各展歌喉和机智,一连三天,船来船往,游人如织,歌声嘹亮,通宵达旦。久而久之就形成吴歌现象,《晋书》载说“吴歌杂曲,并出江南”。可惜这宗民俗传统盛会现已不复存在了。

老万福桥是常州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原生态城市古石桥。解放前这座老万福桥周围十分繁忙,每天都有很多人摇着船到这里来收旧货,附近还有一座小庙。每逢农历十月初一、初二、初三,这里有连续三天的庙会。浓浓的民俗气氛中,烧香朝拜,唱戏观摩,货物交易,桥上桥下,热闹非凡。

觅渡桥,明正德八年(1513),由常州知府李嵩主持建造,初为单孔石拱桥。后多次重建、修建。20世纪70年代,觅渡桥随子城河的填没,该段启造人防工程而被拆。桥虽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觅渡桥声名不降反增。著名学者、作家梁衡曾写下《觅渡,觅渡,渡何处》的散文名篇,写的就是从常州走出的常州三杰之一瞿秋白。觅渡桥桥北,便是著名的瞿家祠堂和觅渡桥小学。“觅渡”,已在常州人心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容。

常州古桥的光辉历史、民俗文化及其秀丽的自然景色,折射出江南水乡的魅力,是江苏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一座座古桥横跨河道两岸,将继续诉说着龙城常州的精彩故事。

怀德桥及篦箕巷

琢初桥

文亨桥

(0)

相关推荐

  • 三善桥等古桥

    春节湄潭游 贵州游侠 六.三善桥等古桥 离开宋墓走上公路,在到达荆桥前左转向上,前往黄家寨.据资料介绍五公里路径中有五座石拱桥. 我们来到一个村子,叫做土塘村,村口就看到公路桥为一座古代单孔石拱桥. ...

  • 高荡桫椤古桥

    安顺旧州.镇宁县深度游 贵州游侠 六.高荡桫椤古桥 一早起来,在宾馆楼下吃了早餐,然后驱车再去高荡. 在寨中穿行,出寨后到达一个停车场,前行还有公路,我上次就是沿公路路过这个停车场的,共步行大约500 ...

  • 中国古桥文化:为你介绍我国历史悠久的古桥

    桥梁是古代建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中国人修建了无数奇巧壮丽的桥梁,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下面是列入中国之最的七大历史名桥. 1.最早的浮桥 早在3000多年前,华厦西周初文王为了迎亲, ...

  • 口述|我在上海修古桥:寻找一座桥原本的样子

    2021-09-28 12:09 如果将目光拉到上海城市外围,一种特别的单体建筑就会跃入眼帘--古桥. 根据上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上海市现存古桥459处,也有学者经过实地考证,认为数据应为617座, ...

  • 走过55座古桥 仿佛走过600年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繁华上海,总是喧嚣,在魔都的西南角,却隐藏着一处优雅静谧的秘密花园--它就是韩湘水博园.听说,它拥有55座古桥,有着600年的故事,那就趁着空隙走一走咯. 第一天:韩湘水博园 韩湘 ...

  • 常州的古桥

    常州有记载最早的桥梁是阖闾桥,为春秋吴王阖闾时建造的.到南宋时,常州城里有名有姓的桥梁就有58座.到了晚清时,常州古桥数量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283座. 常州水网密布,并自古形成了"城依水. ...

  • 古桥 中国 | 东方特有韵味。

    中国是桥的故乡, 桥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的桥,发展于隋,兴盛于宋. 遍布各地的历代桥梁,跨越了山水, 将建筑.艺术与科技和谐相融,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 ...

  • 【福建·福州】古桥拾萃(5)——林桥(附:林浦村古迹)

    林浦村除了断桥外,村南口还有一座古桥--林桥. X 桥为西南至东北走向,单孔平梁,方形桥堍,全长约20米,宽约3米.孔上纵向铺设石梁,长约6米:两边引桥部分已被改成水泥路面.(林浦村卫生环境极差,林桥 ...

  • 【福建·福州】古桥拾萃(6)——连坂桥、上董桥、栖云桥

    由林桥出林浦村,西南方向即为邻村连坂村.连坂村东.甘泉山麓有一单孔平梁桥,名曰"连坂桥". X 2007年初次寻访连坂桥时,是从连坂村中穿过一大片菜园到达桥之西首的.虽然略显荒凉, ...

  • 【福建·福州】古桥拾萃(9)——三溪五桥(平桥、大桥)

    "自古龙舟日竞渡,独有三溪夜赛航."说的是自古以来,端午节赛龙舟都是在白天进行,唯有福州市长乐县级市江田镇三溪村却是在华灯初上的时候开赛. X 这种独特的习俗从何时开始,如何形成, ...

  • 【福建·福州】古桥拾萃(10)——三溪五桥(小桥、中桥、下桥)

    小桥横跨南溪西首,且位于诸桥之首,故又称首桥.此桥距大桥不过20米,为单孔石构平梁桥,桥面两侧纵向铺设长梁,长梁之间的凹槽上横铺若干短石条.桥高约3米,桥面长约8米,宽2米余. X 现代桥名碑称:&q ...

  • 【福建·福州】古桥拾萃(12)——迥龙桥(附:林述庆墓)

    迥龙桥,又名飞盖桥.沈公桥,位于今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邢港出口处,为福州地区较为有名的多跨伸臂平梁式石桥. X 此桥现为4墩5孔,全长65.65米(其中引桥长9.5米),宽4.46米.每孔之间原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