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学堂(019):12个月婴儿
019
12个月婴儿
带养要点
1.多练习快速爬行,学会自主站立并能尝试走上几步不摔倒
2.多练习握粗笔涂鸦,学翻书、找图片
3.为婴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多唱儿歌、童谣,鼓励婴儿多开口说话
4.多鼓励婴儿说除“爸爸”“妈妈”以外的词
5.这一时期是婴儿依赖性加强的阶段,也是自信心培养的关键期的开始,这一时期是婴儿语言和理解人际关系和智能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家长要和婴儿玩动手游戏,并在游戏中让其能学习理解和配合指令,并鼓励其多发声模仿
7.这一时期是鼓励婴儿自理的关键期:鼓励其自己吃饭(学习使用勺子)、脱帽、脱鞋、配合穿衣
一、生长发育特点
(一)形体生长发育
(2) 智能、体能发展
二、喂养知识
(一)换乳期平稳过渡的喂养准则
(1)继续增加辅食品种,观察每次给婴儿添加新的食物后的反应,尤其是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虾、蟹、鸡蛋清、柑橘类水果、西红柿、草莓、花生酱等。如有家族过敏史,可先从试量开始或等到婴儿长到2~3岁时再试着给他们吃这些东西。
(2)培养婴儿自己动手的能力。在制备食物时,大小最好做成便于婴儿手抓取或用小匀去舀的尺寸,一定把食物要切成小块,以免发生噎食。不强迫进食。
(3)正餐食物以固体形式为主,半流辅食为辅。虽然不限制液体和流食的摄入量,但在这一阶段,婴儿仍以固体食物优先。奶应在早、中、晚就餐时饮用,平时以饮水为主。
(4)咀嚼训练的关键期。6-12个月是发展咀嚼和吞咽技巧的关键期,当婴儿有上下咬合的动作时,就表示他已初步具备咀嚼食物的能力,家长要及时对婴儿进行针对性锻炼。一旦错过时机,婴儿可能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日后再加以训练往往事倍功半,而且技巧也会不够纯熟,往往嚼三两下就吞下去或嚼后含在嘴里不愿下咽。锻炼婴儿的咀嚼能力有很多好处。
(二)引导婴儿愉快就餐,消除挑食
致婴儿挑食的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1)错过时机。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没有及时添加,婴儿就会错过味觉发育的最佳时机。如果婴儿的味觉发育未受到足够的刺激,以后接受的食物范围就会比较狭窄,而且不愿意接受从未体验过的食品及其味道。
(2)家长的影响。一般来说,家长很少会做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婴儿不喜欢吃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家长表现出某些食物很好吃的样子,婴儿就会有兴趣探寻模仿。
(3)强迫婴儿吃东西。有的家长怕孩子营养不够,就会采取强迫威胁等手段,非要婴儿把这些“有营养的东西”吃下去。这样做会对心理造成影响,造成对这种食物的反感。这时家长应耐心分析一下原因。如果婴儿确实是不喜欢这种食物的味道可以换一种来代替。
(4)过量进食。有的婴儿遇到喜欢的食物,就会吃个不停。这时家长定要阻止,以避免因吃得过多对未成熟的消化系统造成伤害。
(三)如何对待挑食的婴儿
有的婴儿不爱吃菜,若是硬喂的话,便会用舌头把菜顶出来。可是,婴儿的味觉越敏感,就越喜欢挑食,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长此以往就会养成挑食的习惯。对于这类挑食问题,家长不必为此着急。婴儿的口味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于挑食的纠正,可进行一些尝试,但要注意一定不能强制进行,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可以试一试下面的方法。
(1)买菜的时候力求品种多样。
(2)把食物变个烹调花样和口味来提高儿的认知度和兴趣。
(3)把婴儿不喜欢吃的食物混在喜欢吃的食物里。
(4)把食物切成三角、方块、长条等形状或多种颜色的食物搭配在一起。
(5)让婴儿旁观或者参与食物的制作过程。
三、护理要领
(一)婴儿痱子的防治
夏季,人体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汗腺分泌大量的汗液,以散发热量。婴儿新陈代谢旺盛,极易出汗。角化层薄的婴儿皮肤易受损害,易使汗毛孔发炎,于是在皮肤上出现了密集的红色粟粒疹,这就是痱子。痱子一般在出汗多的部位出现,如颈部、额部、胸部、背部等,如果受到感染,就会变成痱毒。
预防痱子首先要保持婴儿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勤洗澡,热天可每天洗2-3次澡,洗时最好不用肥皂,以免刺激皮肤,一定要用温水,可在洗澡水中放少量藿香正气水(无乙醇型)。洗完擦干,可涂抹一点痱子粉。注意痱子粉不可多涂,以防堵塞毛孔。
其次还要掌握好婴儿活动的时间和活动量,以减少出汗。室内空气要流通。婴儿刚入睡时汗多,可用湿毛巾给婴儿擦汗。婴儿的衣服要合身、舒适、凉爽,可选用棉制品。枕套、枕巾要保持干净,头发不宜过长。多给婴儿喝温开水和菜汤,多吃西瓜和蔬菜,以帮助降温,如果出现痱毒,洗澡后可在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严禁用手挤压。婴儿的指甲要剪短,以免自己用手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如果痱毒严重,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应立刻去医院诊治。
(二)预防接种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在不同地区首针接种时间不同,最早年龄为6个月龄,有些地区是8个月龄接种第1针;北京市第1针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是在12个月龄。乙脑灭活疫苗首针需要接种2次,间隔1周。乙脑减毒活疫苗首针接种1次;第二年需要加强1针。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儿童乙脑疫苗接种要慎重。
四、常见疾病预防知识
在这一月龄,婴儿应注意预防手足口病。
(1)症状表现。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热情况可能持续4-5天。手掌、脚掌甚至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出现溃疡伴有疼痛,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这些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7-10天内消退。并发症并不常见,但也有引发病毒性脑膜炎的病例记载。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破掉的水疱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在患病第1周最易将此病传染他人,而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有传染性,潜伏期为3~7天。
(2)预防方法。预防手足口病重点在于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饭前、便后以及处理尿便或其他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洗净双手,保持双手清洁。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打喷嚏或咳时要掩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定期彻底清洗;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及红疹消退后2周后才能到公共场合。尽量少到人多拥挤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