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经史道德如采菽中原,勤之者则功多
说起“西凉”,熟悉一段“王宝钏寒窑十八年”传说的一定不陌生:戏曲之中,宰相之女王宝钏选中贫寒士卒薛平贵,被父亲逐出家门。薛平贵从军后远赴西凉征战,被自己人陷害后得到西凉公主代战的营救结为夫妻……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最终上演,西凉国也被人所熟知。虽说戏剧总有创造演绎的成分,但西凉却真实存在。他的缔造者,就是威名赫赫一时的“飞将军”李广十六世孙,李暠。公元417年,李暠去世,谥号武昭王;公元753年,李暠被自己的十一世孙唐玄宗李隆基追尊为兴圣皇帝。——不得不说,李广本人命运不济,但其后世子孙却缔造了一个盛世。
王朝初建,百废待兴。考虑到西凉战火连年经济破坏严重,李暠提出了“务农养士”的主张:但凡回迁敦煌从事农桑的百姓,王朝给予优惠的待遇和奖励;同时派遣大量军队驻守玉门关、阳关,守边的同时屯田积粮。百忙之中,李暠也不曾放松对儿子们的教导,《勖诸子》便是他教导儿子们的另一篇家训。
开篇,李暠点出了家国百事待举的现状。
“吾负荷艰难,宁济之勋未建,虽外总良能,凭股肱之力,而戎务孔殷,坐而待旦。”
身为开创王朝的一国之君,肩负的重担可想而知。李暠直言不讳地指出功业尚未建立,军务繁忙到经常通宵达旦。
继而,他提醒儿子们之所以身居关键岗位并非因为才学,而是时态紧急的需要。为此,最重要的事情是一定要多学习,去了解事情的本末成因。为此他为儿子们指明了读书的范本以及学习的内容。
“览诸葛亮训励,应璩奏谏,寻其终始,周、孔之教尽在中矣。”
诸葛亮的诫子书、三国时期魏国应璩的奏章谏书……仔细阅读学习,周公与孔子的教导尽在其中。——儒家治国理政的方针,处事待人的原则,也正是李暠想要指点儿子们学习的重要内容。
学习的原因与内容都已经明确,李暠最终将如何成才的方法告诉了儿子们:
“且经史道德如采菽中原,勤之者则功多,汝等可不勉哉!”
这也正是李暠诫子最核心的所在:对经史道德学问的学习与掌握,就如同一个人到田野中采摘豆子一样——勤快的人一定能收获最多。
子游为武城宰时,孔子曾经问他是否有人才辅佐。子游推荐了澹台灭明,并给出他的理由,“行不由径”。
行不由径,字面意思就是:走路的时候,不会选择捷径。
其实从古至今,若真的只为行走方便,选择捷径也无可厚非;出处的“行不由径”,指的是做人做事绝对不会偷奸耍滑走捷径。
毫无疑问,勤奋,能杜绝学习上一切走捷径的想法。
历史上说起勤奋的典故,至圣先师孔子称得上是楷模了。
晚年的孔子喜欢阅读《易经》,《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读《易》,韦编三绝。”
众所周知,最早的文字通常写在竹简之上;为了阅读方便,通常会用牛皮绳将竹简编联起来。至于文言文中的“三”,更多时候指的是不确定的“多次”。夫子阅读《易经》,甚至将编结的牛皮绳都翻断了……勤奋程度可见一斑。至于孔子取得的成就,就更不必多做赘述了。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奋之功不仅在成就,更在心性态度的养成。或许我们都不会否认:态度,可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至少80%以上的问题。一件事成功与否,“会不会”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想不想”和“要不要”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