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雅生活】百搭的“几”,如何促成了“拍案而起”?

以前做老师时,曾与学生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学生:“老师,'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俎’是案板吧?”
老师:“嗯。”
学生:“吃饭也用这个案板吗?老师你看东汉梁鸿孟光有'举案齐眉’呢!”
我心忐忑:孩子......到底想说什么?
学生:“《陋室铭》里有'无案牍之劳形’,这个'案’难道和孟光的'案’,《鸿门宴》的'俎’,是一个东东吗?是不是也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桌子’还是相当于我家里的'茶几’?”
冷静总结一下,孩子大概想知道的是:
案,俎,桌,几,到底是什么关系......
之前我们分享过:坐具“榻”正是在“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演化出不同版本,比如《红楼梦》中贾母的高配版。——坐具已经出现了,盛具还会远吗?
当然不会。殷商时期,盛具的鼻祖“俎”,率先出现。其后随着社会发展,结合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几”与“案”应运而生。二者虽为同类,但功能却截然不同。
无论古今,与人们工作生活积极状态密切相关的是“案”。
奋笔疾书还可以说是“伏案而作”,阅读看到精妙处会有“拍案叫绝”。
至于学生说到的“桌”,则会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拍桌子瞪眼”,这是无法控制的情绪宣泄;“趴桌子”,紧接着的下文往往是“睡觉”......“桌子”承载的是一种相对低迷的状态。
当然,“案”除了满足工作学习,“举案齐眉”道出了另一种用途:盛放食物。
“几”的用途,则与古人的坐姿密切相关。
《琅琊榜》中我们见多了梅长苏跪坐的模样,即便是靖王、言侯等达官显贵也不外如是。
这种坐姿久了,估计起身会比较困难,但这是正式场合必须的。
当然,为了舒服,也会有其他坐姿。
比如,《论语》中孔子就曾这样批评过一个人——“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年幼时不孝顺父母爱护幼弟,长大后一无所成,老而不死,害人不浅!
这当然是夫子生气的原因,但导火索是“原壤夷俟”,“原壤”是人名,“夷俟”是坐姿,就是我们现在的“蹲”。——莫说古代,即便是现代社会,这样待客也是很失礼的。
显然,无论是跪坐还是蹲......起身时都需要有所倚靠。这就是“几”最初的用途。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家具的期待值不断升高。坐具逐渐升高,“几”渐渐失去了“倚靠”的用途,但却焕发了新的生机。唐宋时期,人们开始将“几”应用在更多场合;发展到明清,“几”的用途更加广泛。
放在床上,称之为炕几;摆设香炉,称之为香几;摆放鲜花或盆景,称之为花几......
万变不离其宗,款式因使用场合的不同略有差异,较大的区别在于高度。
比如花几与香几,一个样式丰富多彩,一个要求简约柔美;但都是或圆或方的面儿,以及四面临空的造型。当然,除了圆或方,还会有椭圆、六角、八角等等各种形状,不一而足。
花几
香几
比如我们现代家居中最常见的“茶几”,清朝开始风靡。顾名思义,用来待客待茶。
简约是其主要风格,高度则要匹配主人家客厅的坐具,基本与扶手等高。
当然,无论高度、造型因用途不同而产生多大差别,古人“几”的组装方式只有一种: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榫卯结构”,干净利落得不着一物,彼此间的关系却密不可分。
这大概,称得上是另一种“君子之交”吧!
不染俗世微尘,却浸润着知音的情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