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无悔于今——曹植覆灭记

再文韬武略的帝王将相,也未必能处理得好子女教育的问题。

比如唐太宗。

“贞观之治”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也冲淡了人们对其夺位不正的印象;但风水轮流转,当太宗本人亲自面对儿子们时,几乎也无法摆脱“束手无措”的棘手感。

再比如康熙皇帝。

“千古一帝”是后世对他的评价,文治武功的卓越可见一斑。但在面对刚出生就被立为太子的嫡长子与其他儿子们时,“慈父”之心与“明君”之虑的的碰撞,也令他心力憔悴。

再比如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曹操。

据说曹操统一北方后,游牧民族纷纷前来归顺,这一年匈奴使臣携带重礼前来朝拜。曹操觉得自己仪容不美,就决定让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者。会面结束后,他又特意派人询问匈奴使臣对“丞相”的印象。

匈奴使者毫不迟疑地说:“丞相俊美无双,不怒自威啊!只是……”

使者连忙追问:“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使者略有犹豫,迟疑地说:“不过我觉得站在丞相身边的那位,才是真正的英雄!”

就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曹丞相”,也有一个留下“相煎何太急”的儿子。

曹操有子二十余人,最著名者曹丕、曹植与曹冲。

据说曹冲极为聪慧,若非他不幸早夭,曹丕与曹植根本没有继承“魏王”王位的可能。历史没有假设,曹操也只能在曹植与曹丕之间做出选择;经过了几轮的考较,曹操最终选择了曹丕。但在过程中,他对儿子们的教导绝无偏私。

建安二十年,曹操打算派遣儿子们去寿春、汉中、长安三地进行管理。在确定人选之前,他对儿子们说:

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无非有二言也。

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简言之,即便是我的儿子,有能力我才会任用;一旦任用,我就绝不会徇私情……这种任人唯贤的做法,对儿子们而言,无疑是最好的激励与教育。

曹操生性节俭,即便是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也以朴实无华为主要标准。《魏书》记载他“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十分中肯。在曹操的《遗令》中,他告诫儿子们“天下尚未安定”,切不可铺张浪费;还要求将自己“葬于邺之西岗上……无藏金玉珍宝。”后来继承魏王之位并称帝的魏文帝曹丕,在节俭勤政上,也算是与父亲一脉相承。

“集体训话”之外,曹操还对他最偏爱的曹植,有过单独教诲。——遗憾的是,曹植并没有将父亲的教诲放在心上。最终,亲手将一把“好牌”打烂。

有一年,曹操讨伐孙权,派曹植留守邺城。临行前,他对曹植说:

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

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我当年担任顿丘县令时,也只有二十三岁。回想当初所做的事情,至今仍问心无愧。

你现在也已经二十三岁了,能不勉励自己吗?

“无悔于今”是曹操对儿子的告诫,至于如何实现,他深信聪敏的儿子定然通晓。

首先,“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遇事严谨认真,绝不轻易碰触底线;凡事深谋远虑,以成功为目标。

但曹植是怎么做的?

建安二十二年,趁着父亲外出,曹植借着酒兴私闯只有天子才能通过的“司马门”。——这不仅触犯了律法,也触犯了曹操的底线。至此后,曹植基本失去了继承王位的可能。

其次,“吾日三省吾身”。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此才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这一点,曹植也未能做到。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准备派遣他去援救在外作战的曹仁。但令曹操失望恼怒的是,曹植“醉不能受命”——再一次因酒误事。

毋庸置疑,即便曹操如何宠爱曹植,也绝不肯将“魏王”、甚至可以说汉王朝乱世终结者的重担交给他了。

历史没有假设,今人唯有“以人为镜”而“明得失”。

慎思慎行,无悔于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