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事儿丨姜仲华:这位齐河知县“忤逆”上级反升官

封建时代流行官本位思想,下级官员对上级都是小心翼翼,唯恐冒犯。而清代却发生了一件奇事,齐河知县“忤逆”山东巡抚,反而被保举提拔,此事还被写进了《官场现形记》中。

阎敬铭于同治元年到同治六年任山东巡抚。同治二年,陕西延安人李均任齐河知县。

阎敬铭非常节俭。他做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别人如何评论,他都毫不在乎。

文学家李伯元在《南亭笔记》中说:“阎巡抚山东时,以俭约著。尝使其夫人纺绩于大堂之后,僚属诣谒者,惟闻暖阁旁机声轧轧而已。尝冬月衣一絮袍,出示僚属曰:'此贱内手弹者也。’僚属无不叹服。”

他被齐河知县李均“忤逆”,也因为节俭而起。民国作家李详在《药裹慵谈》中记述:

闫敬铭任山东巡抚,把衣着简朴作为官员的准则,张贴在巡抚衙门。州县及候补人员,衣服鲜明华丽的,必遭诃斥,或撤职,或取消候补资格。

因此,山东官员们都故意穿戴破旧,怀揣干饼,办公时坐在官厅里吃。闫巡抚派人秘密查访,查到这种人,就会当作人才向朝廷保举。于是,官员穿破衣蔚然成风。

就在此时,齐河知县去拜见阎敬铭,却穿着狐皮袍子。

闫巡抚一看,勃然大怒:“你怎么穿这么好的衣服?想来是民脂民膏。还有,你难道没听说我在官厅里,张贴着官员穿戴的要求吗?”

齐河知县故作战战兢兢的样子,说:“我违反穿着规矩,肯定是有罪!但卑职给您说实话,我这件狐袍,其实比羊皮还便宜。全省的官员按照大人您的指示,冬天都抢着买羊皮褂,导致狐皮的价格骤落,所以,卑职我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到了这件狐袍。现在山东的官员,出门上班、公干都穿羊皮,回家却穿狐皮貂皮,他们只是为了取悦您,他们的内心,我不敢问,但我绝对不敢学他们这种做法!”

闫敬铭怒气顿消,十分欣赏齐河知县的坦荡诚实,给朝廷写奏折的时候,多次向朝廷举荐齐河知县,没几年,齐河知县就提拔为直隶州知州。

文中没写齐河知县的名字。查史料,在闫担任山东巡抚的六年中,有五人先后担任齐河知县。

我按这五人的名字查阅史料,在《同治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中,找到了被保举的李均是齐河知县:“又谕、阎敬铭奏、保举贤能牧令。……候补知州李均、著俟补缺后以同知直隶州知州用。”

在闫敬铭保举官员的记载中,他任职期间的五位齐河知县,只有李均被保举,看来《药裹慵谈》中写的就是李均。

一个七品知县敢“忤逆”封疆大吏,说明他胆大心细。大胆地走“险棋”,竟然奏效了,可谓“富贵险中求”。而闫敬铭过分地注重节俭,把节俭作为考察官员的标准,这种僵化的做法,也给下属钻空子提供了机会。

此事在清代传闻颇广,李伯元写《官场现形记》,便把此事写了进去(见第20回《巧逢迎争制羊皮褂,思振作劝除鸦片烟》),不过把山东写成“浙江”,且未点出阎敬铭之名。

(已载6月23日《德州晚报》)

■作者:姜仲华  ■编辑:王晓松

(0)

相关推荐

  • 苏轼从不写墓志铭,打压他的上级去世后,却为之破例

    在古代特别是唐宋时期,文人写墓志铭的风气蔚然成风.一方面是因为死者家属的迫切需求,希望能有大手笔彰显先人的功德;另一方面墓志铭的撰写可以得到丰厚的润笔费,元稹和白居易相交多年,关系非常亲密,元稹去世后 ...

  • 大明王朝33:郑泌昌和海瑞的第二次正面交锋,知道啥叫不要脸不?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33期: 上一期讲了浙江巡抚衙门针对高翰文提出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方针,进行了第二次议事.只不过此时高翰文已经被拿下,所以这次的方案一字未 ...

  • 雍正用人标准:无所作为的“清官”就是庸官

    雍正继位后,他接手的其实不是令人羡慕的盛世,而是康熙创造的盛世之后留下的一个吏治腐败.效率低下.国库空虚的烂摊子.但他勤于政事,励精图治,经过整顿吏治.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使经济发展. ...

  • 阎和闫有什么区別?

    这两个字都念yan.他们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第一,笔画的区别.闫是6画.阎是12画. 第二,在百家姓排名也不相同.闫排名50位.阎排名103位. 第三,通常人们把闫看成阎的简体字.其实不是.它们分别是 ...

  • 长知识丨关于“知县”的由来

    河南密县县衙 县是中国古代自秦朝以来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一县之长自然成为最基层的行政官员.经常看古装历史剧的朋友们会发现,这个职务有时称县令,有时称知县.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称呼有区别吗?根据笔者学习和 ...

  • 那些事儿丨姜仲华:济南知府和齐河县令的奇幻传说

    明清时期,齐河隶属于济南.明末,济南府知府和齐河县令,为了一块镇纸,发生了一段故事,载于清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颇有奇幻色彩. 当时的齐河县令焦任明,有一方白玉镇纸,质地纯净,莹白透 ...

  • 那些事儿丨姜仲华:舒化民巧破奇案升任德州知州

    在德州的"名宦祠"中,有一位道光年间的德州知州舒化民,在德州留下了显著的政绩和美誉. 而他升任德州知州的原因,是在担任长清县知县的时候,和齐河知县一起断了一桩奇案,表现出优秀的品格 ...

  • 德州党史故事丨姜仲华:齐河籍共产党人李祥,策反了关押他的敌方特务营

    齐河曾有一位传奇英雄李祥,他被敌人逮捕后,策反了国民党特务营长,使其带领全营官兵弃暗投明,这个传奇故事,曾经被作家纪学写成小说<蜜月行动>. 李祥策反了关押他的敌人 李祥(1916-201 ...

  • 肖绍帮,王仲华两位老师作品欣赏

    -请扫码关注- 诗人思归平台欢迎您 投稿微信号: CZJ690430 温 馨 告 知 <诗典藏>一书征稿开始,欢迎老师们踊跃投稿! 草根诗人 思归文集 肖绍帮微信名字"诚意校泵& ...

  • 那些事儿丨殷贤华:危机

    洪水如猛兽般袭来,江南镇分管农田水利的副镇长慌慌张张给万镇长汇报,说近年来镇政府投入农田水利和抗洪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江南镇预计受灾情况严重,怎么办? 万镇长眼珠一转,说:"周边乡镇投入农田 ...

  • 潘全堂,余佩祥,王仲华三位老师作品欣赏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欢迎您 投稿微信:CZJ690430 文学照亮生活! 作者简介:潘全堂,笔名蓝天,河南省三门峡市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教育工作者.现为<中国仿古体新诗研究会>常务理事及 ...

  • 那些事儿丨滕永华: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一)

    那个村子在我们这个县的最边缘,出来村向西走几步,就是全国著名的京杭大运河. 从河的中间分开,西边就是另外一个县,也是另外一个省. 因为那个村紧靠运河,又因为那些年每年都要人工挖河打堤,清淤清障,所以那 ...

  • 那些事儿丨滕永华: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二)

    从这次出河工上溯到我记事时起,我所见到的最大的"官"就是这次领我们出河工的营长. 营长是公社的武装干事,召开民工大会的时候我见到了他.会址就在大堤上或河滩里找块空地,安上高音喇叭, ...

  • 那些事儿丨滕永华:在那并不遥远的地方(三)

    排长在这项工程的干部队伍里是最小的"官",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他和我是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他比我大两岁力气却比我大几倍,而且比和他的同龄人力气都大.力气大,脾气也大,胆子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