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事儿丨姜仲华:这位齐河知县“忤逆”上级反升官
封建时代流行官本位思想,下级官员对上级都是小心翼翼,唯恐冒犯。而清代却发生了一件奇事,齐河知县“忤逆”山东巡抚,反而被保举提拔,此事还被写进了《官场现形记》中。
阎敬铭于同治元年到同治六年任山东巡抚。同治二年,陕西延安人李均任齐河知县。
阎敬铭非常节俭。他做官多年,一直穿一件布袍,不管别人如何评论,他都毫不在乎。
文学家李伯元在《南亭笔记》中说:“阎巡抚山东时,以俭约著。尝使其夫人纺绩于大堂之后,僚属诣谒者,惟闻暖阁旁机声轧轧而已。尝冬月衣一絮袍,出示僚属曰:'此贱内手弹者也。’僚属无不叹服。”
他被齐河知县李均“忤逆”,也因为节俭而起。民国作家李详在《药裹慵谈》中记述:
闫敬铭任山东巡抚,把衣着简朴作为官员的准则,张贴在巡抚衙门。州县及候补人员,衣服鲜明华丽的,必遭诃斥,或撤职,或取消候补资格。
因此,山东官员们都故意穿戴破旧,怀揣干饼,办公时坐在官厅里吃。闫巡抚派人秘密查访,查到这种人,就会当作人才向朝廷保举。于是,官员穿破衣蔚然成风。
就在此时,齐河知县去拜见阎敬铭,却穿着狐皮袍子。
闫巡抚一看,勃然大怒:“你怎么穿这么好的衣服?想来是民脂民膏。还有,你难道没听说我在官厅里,张贴着官员穿戴的要求吗?”
齐河知县故作战战兢兢的样子,说:“我违反穿着规矩,肯定是有罪!但卑职给您说实话,我这件狐袍,其实比羊皮还便宜。全省的官员按照大人您的指示,冬天都抢着买羊皮褂,导致狐皮的价格骤落,所以,卑职我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到了这件狐袍。现在山东的官员,出门上班、公干都穿羊皮,回家却穿狐皮貂皮,他们只是为了取悦您,他们的内心,我不敢问,但我绝对不敢学他们这种做法!”
闫敬铭怒气顿消,十分欣赏齐河知县的坦荡诚实,给朝廷写奏折的时候,多次向朝廷举荐齐河知县,没几年,齐河知县就提拔为直隶州知州。
文中没写齐河知县的名字。查史料,在闫担任山东巡抚的六年中,有五人先后担任齐河知县。
我按这五人的名字查阅史料,在《同治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五》中,找到了被保举的李均是齐河知县:“又谕、阎敬铭奏、保举贤能牧令。……候补知州李均、著俟补缺后以同知直隶州知州用。”
在闫敬铭保举官员的记载中,他任职期间的五位齐河知县,只有李均被保举,看来《药裹慵谈》中写的就是李均。
一个七品知县敢“忤逆”封疆大吏,说明他胆大心细。大胆地走“险棋”,竟然奏效了,可谓“富贵险中求”。而闫敬铭过分地注重节俭,把节俭作为考察官员的标准,这种僵化的做法,也给下属钻空子提供了机会。
此事在清代传闻颇广,李伯元写《官场现形记》,便把此事写了进去(见第20回《巧逢迎争制羊皮褂,思振作劝除鸦片烟》),不过把山东写成“浙江”,且未点出阎敬铭之名。
(已载6月23日《德州晚报》)
■作者:姜仲华 ■编辑:王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