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货运

第五节 货运

2008/7/15 15:03:17

清代后期,长江轮运航业开始,主要以装货为主的客货轮和江海货轮运输货物,拖驳用作港内作业和长江短途运输和大轮船过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始有少量拖驳运输投入宁(南京)申、裕(安徽裕溪口)申煤炭运输。

1944年,上海有轮船32艘,42230.3总吨位投入货运。抗日战争胜利后,招商局大量接收日伪船舶,民营航运企业购置一批中字登陆艇和华字登陆艇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退役军用船只。1948年,轮船355艘、104052.98总吨位。拖驳运输逐渐发展。运输的货物以日用品为主的件杂货。

1950年,长江货运有84艘货轮营运,平均每艘载量720余吨,到1955年一半以上淘汰。货物变为以煤炭、钢铁、金属矿和矿建材料为主的大宗散装货,货运量大幅提高。因货轮成本高、开支大、装卸不便、调度难,拖驳运量大、开支省、装卸便利、调度灵活、分布面广、造价低廉,发展拖驳运输,1953年拖驳运输能力占长江全部货运能力60%。1954~1957年,剩6艘千吨蒸汽机货轮、载重吨共7720吨,因经济效益低,没有再发展货轮运输。1983年,长江航运管理局上海分局造载重量800吨级的自航驳,到1986年造8艘,载重量共6400吨。单船货物运输被拖驳运输所取代。1990年,长江拖驳运输占全部货运能力90%以上。

解放初期,拖驳运输沿袭绑拖法。驳船绑拖轮两边,因受水阻力大,只能航于广阔的河道。1艘拖轮拖2艘驳船,在长江中下航行,每千瓦功率拖载量2.71~4.07吨。1951年5月,苏联专家介绍苏联一列式拖驳运输(简称拖运法)。10月,长江航运管理局在申裕线试行,用国青轮拖带3条铁驳,获成功。12月1日,交通部向全国内河运输业推广,并确定为内河拖驳运输的主要方式,在长江下游普遍实行。1953年,学习苏联顶推法。顶推驳船的艘数也由1艘增到7艘,每千瓦功率拖载量由最初3.39吨增至12.91吨。国芦轮165.5千瓦功率,单顶一艘利川驳,下水载货2850吨,航速10.2公里/小时,每千瓦功率拖载最高达17.22吨,船队总长由最初80.4米增至154.4米。到1959年,顶推法运输运量占驳船总运量90%。1976年1月,长江上第一个无人分节驳顶推船队试验成功。1978年8月,长江航运管理局上海分局首次实行无人分节顶推船队运输成功。10月30日~11月4日,通过技术鉴定,分节驳船队在长江发展迅速。到1982年,运量占长江驳船总载量比重从1978年7.66%上升到27.78%。1986年,组成大型分节驳船队,用1942千瓦功率拖轮拖带船队,船队定额载重量超过1.3万吨。

一、货运量

明代实行海禁后,长江成为上海地区同内陆贸易的主要商路。上海地区棉布通过长江,经京杭运河、赣江、汉水等河道运往西北、华北和华南,每年经运河与长江运销的棉布约2000万匹。明代后期,湖北、江西、安徽等地米粮通过长江航线输入上海地区,每年约1000万石。洪武年间,浙江每年产盐22.04万余大引,经上海运长江中下游各地。其他运量较大的还有茶叶、马匹、瓷器、竹木等商货。清雍正、乾隆年间,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全国通航里程5万公里以上,其中长江水系约占80%。大批货物经长江运上海,再转口各埠。雍正十二年(1734年),湖广总督迈柱估计是年自汉口运江浙的大米有1000万石。清代,上海长江航线进口货物有大米、杂粮、芝麻、桐油、瓷器、木材以及农产品和药材等,出口有上海本地的棉花、棉布及转口的南、北货。大米进口相当可观。到光绪年间,上海地区每年向外埠采购米粮200万石,加上转口中转至苏州、浙江和福建的以及其他各类商品,长江航线进出上海的货物年货运量估计约45万吨,占上海港年吞吐量23%。

鸦片战争后,外国航业进入长江,轮船货运逐渐成为长江航运的主要方式。同治三年(1864年)至五年,上海运汉口的洋货有棉布、呢绒、鸦片等,国货有原棉、糖、丝织品、铜币;汉口运上海的有米、桐油、烟草等。同治五年,上海运至九江的洋货有本色细布89140匹、哔叽16043匹、铅皮11838担、鸦片2415箱,九江至上海红茶91615担、绿茶79118担,共170733担。上海运至镇江红糖21155担、白糖17828担、花生油13569担、黑枣1078担,镇江运至上海麻6096担、桐油29928担、菜油8389担、烟叶1819担、烤烟2656担。同治六年,上海运汉口的国货和洋货价值按汉口银两计,国货4080008两,洋货9752444两;汉口运上海的国货包括出口茶叶计9818675两。

1927年,长江申汉航线运量109.57万吨。1931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申汉航线货运降至91.65万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上海工商业不振,长江航运上下货物大减,1933年申汉航线运量减至73.62万吨。1946年,上海进口的一半货物,约128.9万吨通过长江运往内陆。其中,额值占上海出口净值35.31%的26058.2吨桐油和2723.8吨猪鬃,都从川湘一带下运,在上海出口美英等国。民国时期,长江货运量占上海港吞吐量20%以上。

1949年6月,货运5.5万吨,12月增至14万吨,6~12月共80.2万吨。1952年,进出口货运174.6万吨,占上海港货物吞吐量37.9%。1957年505万吨,1958年842.5万吨,1960年1176万吨,1962年降到713.9万吨。1963、1964年,运量徘徊。1965年,开始回升,增至902.9万吨,占上海港货物吞吐量29.7%。1966年,增至1030万吨。1967~1969年下降,分别完成668.2万、692.1万、677.8万吨。1970~1975年,运量略有增加,1978年增至1432万吨。1980年,增至1624万吨,占上海港货物吞吐量19.14%。1981~1985年,货运上升。1984年增为1737.5万吨,占上海港货物吞吐量17.26%。1990、1995年,分别为2110.6万、2523.9万吨。

二、重点物资运输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从长江进口的主要货物,有汉口、九江、芜湖的粮食、茶叶、桐油和土产品,裕溪口、浦口的煤炭;由上海出口到长江各埠的有棉、毛织品、食盐和杂货。1956、1957年后,转以煤炭、钢铁、金属矿、矿建材料等物资为主。

煤炭 1936年7月1日~1937年6月30日,长江下水江运到上海煤炭19.8万吨,经上海转海运3.1万吨,共运22.9万吨。1952年,长江下游煤炭运量117.7万吨,1957年245.1万吨。1958~1960年,上海第一、三钢铁厂大规模扩建,新建上海第五钢铁厂、吴泾上海焦化厂、上海吴泾热电厂和上海闵行发电厂,长江航运承运各厂部分用煤。1958年,长江下游运煤量442.3万吨,1959年504.2万吨,1960年568.8万吨。1961年后,国家对煤炭供应实行就近调拨,上海市用煤由华东区(特别是淮南)供应的比重提高。1962年,经长江运输到上海的煤炭较1960年减少18.3万吨,1963年减少25.6万吨。1965年,长江下游运煤炭694.9万吨。“文化大革命”中,上海长江进出口的煤炭运量起伏较大。1966年,煤运531.3万吨,1967年减到252.7万吨。1979年,增至596.3万吨。1980年,武汉煤炭转运上海剧增至270.4万吨,加上裕溪口、浦口运量共608.7万吨。1984年,山西煤炭经秦皇岛转海运到上海大幅增加,长江下水到上海煤运又减少,比1983年减少103.8万吨。1985年上升为672.4万吨,以后4年都保持同一水平。1990年,增至703.1万吨。是年,上海从海转长江的煤运量增至220万吨,比1989年增长51.72%,占上海长江进出口煤运量的31.29%。1995年,长江煤运708.3万吨。

钢铁金属矿 1952年,长江下游运输钢铁6.1万吨、金属矿4.7万吨,1957年分别为8.9万、69.3万吨。1959年,运量大增,分别为66.2万、93.7万吨,1960年为66.1万、117.8万吨。1961年后,上海市所需矿石,除上海市冶金下属基地安徽香山石灰石和镇江白云石,仍调运部分外,其他均就近从江浙两省调入,长江下游钢铁、金属矿运量下降。1963年减至28.3万、13.2万吨。1965年起运量增加,是年分别增至44.7万、72.7万吨。1973年分别为196.5万、59.4万吨,1976年157.6万、100.9万吨。1976年后,上海进口外国铁矿石增加,转运长江各埠的也增多。1978年,上海长江进出金属矿338.4万吨、钢铁194.8万吨。1980年,钢铁运量186.9万吨、金属矿364.7万吨。1985年,长江进出上海的金属矿运量增加,钢铁保持原水平。1981~1985年进出钢铁834.4万吨、金属矿1506万吨。1986年,钢铁运量234.6万吨、金属矿373.2万吨,1990年分别为219.3万、413万吨。

矿建材料 以黄沙为主。民国时期,上海建筑用黄沙大多用闽浙沙,少有从长江进口。解放后,因海运运力紧张,运价又高于长江,上海增加从长江进口黄沙。1952年,长江下游矿建材料运量4.2万吨。1953年后,上海基本建设投资逐年增大,矿建材料用量增多。1954年,长江下游矿建材料运量7万吨,1957年增至34.3万吨,1959、1960年先后增至64.9万、95.8万吨。1961年后,调整建设规模,大幅度压缩基建投资,长江下游矿建材料运量相应大减。是年,减至44.8万吨,1962年17.4万吨,1965年回升到55.3万吨。1966~1976年,上海基本建设投资大落大起,影响上海长江进出口矿建材料的运量。1966年18.3万吨,1973年104万吨,1976年66.2万吨。1979年,停、缓建320个基建项目,压缩投资19.1亿元,长江进上海矿建材料运量80.8万吨。1984年后,长江下水到上海的黄沙剧增。1985年,运输矿建材料301万吨,其中黄沙281吨,1990年分别增至369.6万、368.1万吨。1995年,运输矿建材料486.5万吨。

三、件杂货运输

民国时期,上海长江轮船运输以件杂货为主。解放后,除粮食、化肥、盐等外,多数由铁路承运,少数由长江客轮附载,全部运量占上海长江航运货运5%以下。

粮食 明代和清前期,上海地区从湖北、江西、安徽等地调入粮食,通过长江运入上海地区。清乾隆三年(1738年)八月至四年四月,经九江运江浙的米船53032条,载米约1200万石。1936年,九江、芜湖、长沙运上海米279.7万公担,汉口、芜湖、镇江等地运上海小麦84.7万公担。解放初期,川粮下运上海,主要靠长江航运。50年代后期,粮运减少。60年代后期,长江流域大米经上海出口,换加拿大小麦,经上海运入长江,上海长江粮食运量增加。

茶叶 鸦片战争以后,长江口岸相继开埠,长江流域出产的茶叶,大多经上海出口外国。清同治六年(1867年),九江经上海出口红茶916315担、绿茶79118担。清光绪六年(1880年)至十七年共3293542担,从芜湖经上海出口的茶叶27910担。1936年,由汉口下运经上海出口茶叶8898.4吨。

生丝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生丝出口数量较大,部分出自四川。据重庆海关统计,清光绪十七至二十七年,重庆年出口4000担上下。1936年,从重庆、武汉下运,经上海出口的生丝共1264吨,其中重庆767吨、汉口497吨。

猪鬃 上海出口外销英美的主要商货,货源出自四川。据重庆海关统计,清光绪十七至二十七年,重庆年出口约5000担。

桐油 主要产在川湘一带山区,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外销主要物资。清同治六年,经镇江由上海出口桐油29928担。1936年,重庆下运经上海出口的桐油147406公担,1946年265582公担。

棉布棉纱 清同治六年上海运九江的洋布(本色细布)89140匹。据重庆海关统计,光绪十五至二十四年,从上海进口到重庆的洋布年约60万匹。光绪二十八年,重庆进口洋布135.6万匹。宣统三年(1911年)前后,上海华商棉纺织厂开设,产品大部分销长江中上游。1936年,沪产棉布销重庆1608.3万元、销汉口3630.9万元,约为上海棉布外销总量67%。鸦片战争后,上海进口的洋纱,通过长江,远销内陆。光绪十六年10.1万担,宣统二年26.7万担。

盐 明、清时期,盐船多在仪征一带集中,沿江上运到鄂湘。民国时期,淮南海盐多在苏北海口陈家港等运出,由轮船载运至汉口等地。1936年7月1日~1937年6月30日,盐运量65975吨。解放后,海盐作为工业原料,海转江盐运量增加。

化肥、农药 1966年,上海经长江发运化肥、农药27.8万吨,经长江到上海3.5万吨,1989年分别为9.7万、1.6万吨。

日用工业品 民国时期,上海走长江各地日用百货大多由客轮运载。解放后,大部分日用工业品弃水走陆,由铁路、公路运往各地。上海长江航运日用工业品年运量约50万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