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医者意●白龙须中毒●湿热论治
华夏境内春意浓浓,野外芳草萋萋,本是踏春好时节,人们却因为春瘟疫情被困锁在家中,在中医和西医积极地救治下,国内疫情得以完善地控制,但是华夏境外疫情却很紧张。缺少中医药的参与,很多国家虽然借鉴了中国的诊疗经验,但是成效却很缓慢,病死率和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人心恐慌之余,再回头看一下华夏抗疫之路,更能发现中医药功不可没!回想在疫情当初发生之际,中医药被忽略、轻视,也曾致使很多病亡事例发生,即使目前华夏疫情被控制住,还有人在怀疑中医,却看不到西方医学在目前抗击疫情是多么的艰难,众所周知米英德日等国西医药肯定比华夏要强很多,他们的西药肯定比华夏研究和利用的更有经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疫情是越来越严峻!华夏和米国发布研制出疫苗,进行临床验证阶段,但是是否能产生广谱性免疫力还是未知数,这个过程需要数个月甚至一年半载的时日!如果当初没有积极地把重点放在“瘟疫流行之际预防和救治并重”,后果可以想见,势必会有更多的百姓为之付出生命!中医药对于瘟疫的防治经验无论到何时都值得推崇和借鉴,没有疫苗的疫情发生之际,要注重对健康者“治未病”,对已病者“扶正祛邪”积极救治!不可轻视“病邪”以免疏忽防治,更不可以被病邪吓倒,中医药历代抗疫皆会“迎难而上,竭尽全力”,未曾有医者临阵逃脱,这也是为何历代中医师承皆重视需要选择有“医德”的弟子才传授医技,而不似近现代传道授业疏于察看人品,医技关乎性命,无德之人学之,以之牟利,不仅仅祸害医道声誉,更是危害百姓性命!中医运气学说注重时间、空间、人体素质综合因素辨别病情之轻重缓急,并据此进行个性化保养和施治,瘟疫的发生发展跟五运六气关系密切,每次戾气的发生、发展趋向都有赖于气候适宜,气候变化疫情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当初发生的春瘟以寒湿疫为主,而现在随着气候、地域不同也出现不同的变证,治疗也要根据证情相应地发生变化。
抗疫,既要循常规,也要知变通,因为感染瘟疫是由戾气所致,非同寻常,故而治疗的时候要秉承辨证施治的根本进行临床实践,完全可以打破“经方”进行重新组方施药。
早上刚到门诊就接到一个熟识的朋友,会一些中医药,在家中使用民间草药白龙须过量出现“昨晚看东西有重影、无力,今早无力”中毒症状,寻求解毒之法,这种草药临床使用并不多见,所以很多医者如果不了解民间草的就可能很难知晓:八角枫又名八角金盘、五角枫、木八角、勾儿茶、包子树、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将军、割舌罗、七角枫、野罗桐,其根须名为白龙须,侧根名为白金条,茎名白龙条。我小时候,常常随父亲在农村使用民间草药,所以对于民间草药也比较珍重,首先,民间草药价格低廉;其次,在农村取用方便,很多草药在野外田塍路边就可采摘;其三,民间草药可以救急,特别是农村缺医少药,在一些意外发生后,就近采摘一些草药可以救急,譬如毒蛇咬伤,就近采摘半边莲或蒲公英或半枝莲或白花蛇舌草或七叶一枝花咬碎内服外敷,就可以挽救性命;另外,民间草药对于一些常见病具有特效,特别是对于生长在当地的草药,对于区域性疾患有显著的疗效。对于白龙须中毒也曾见到父亲选方救治,用:莱菔子60克,紫苏叶30克,金银花10克,生甘草15克,水煎服,煎煮出150—200毫升,一次服完,一天一剂,严重者一日两剂。及时救治,一般都能挽救中毒险症。如果来不及煮药,也可以寻找新鲜莱菔(白萝卜)捣汁灌服,亦能解毒。在此还是要提醒一下:对于民间草药,使用的时候务必明晓药物性质、功效、主治以及毒理,避免出现中毒事故!
白龙须,性微温,味苦辛,有毒(须根毒性较侧根大),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瘀止痛,是民间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跌打损伤、四肢麻木、精神分裂症的一味草药。《本草从新》载:“八角金盘,其气猛悍,能开通壅塞,痛淋('淋'一作'麻')立止,虚人慎之。树高二,三尺,叶如臭梧桐而八角,秋开白花细簇。治麻痹风毒,打扑瘀血停积。”因为毒性显著故而用量要严格控制,一般内服:须根1—3克,侧根3—9克,宜在饭后服用,孕妇忌服,小儿及年老体弱的病人均不宜服用。服此药后应忌食鱼类。本药有剧毒和麻痹作用,服药后,中毒轻者出现麻痹、萎软无力、头昏,重者可因呼吸抑制而致死。“八角枫须根煎服一次超过15克,即可引起中毒;服后半小时左右感觉头昏、眼花、胸闷、口干、恶心、心率减慢,继而全身无力、困倦、思睡;重症者一小时左右出现手脚软瘫,但神志清楚。一般服后十余小时或数天后能自行恢复。严重中毒,则全身软瘫、脸色苍白,最后因呼吸抑制而死亡。死者瞳孔中度散大,全身有瘀血斑。”《纲目拾遗》载:“木八角,木高二,三尺,叶如木芙蓉,八角有芒,其叶近蒂处有红色者佳。八角金盘有草木二种,木本者,其叶尖角仰起,如盘之状,叶背色黄,故曰金盘。草本者,叶尖角不仰,叶背不黄,微有分别。此药性热力猛,有毒,咀之味麻,虽壮实人亦宜少用,服药后,忌鱼腥,猪,羊,牛,马等肉,犯之令人癫狂,惟白莱菔可解,入药用近根皮,酒煎服,取汗即愈。力弱者,发战作吐,病亦愈。”《贵阳民间药草》载:“八角枫,根名白金条,须根名白龙须。白龙须每次不能超过一钱,白金条每次不能超过二钱。如多用中毒,用萝卜子(二两)煎水服能解。”
民间使用白龙须治疗①精神分裂症以白龙须粉,每服5—8分(切勿过量),每日3次。②以白龙须泡酒外涂治疗跌打损伤。③以白金条6克(去皮),生杜仲30克,醋炒牛膝30克,水煎服,早晚温服,治疗腰痛病。④以白金条、红牛膝、白牛膝、松节,泡酒,内服,治疗鹤膝风。
治疗精神分裂病症临床经验单味中药:曼陀萝(洋金花)、马桑寄生、马桑、千层塔根、白龙须、马前子、何首乌、夜交藤、大戟、黄芫花、蛤蟆三七、铁包金、牛角、大黄、羊角、地龙、珍株母等皆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是其中有一些药物属于大毒之品,不可滥用。
春节以来,很多朋友咨询过因为湿热引发的各种病症的治疗,对于湿热我个人还是主张先研究明白湿热出现的病机病理再探讨治疗方案。太多的同仁认为湿热治疗很简单就是清热解毒、利水渗湿嘛,然而现实中,湿热的发生往往与多脏腑相关,特别是脾胃、肺肾、三焦、膀胱皆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辨证施治要明确“湿热”是“湿重于热”还是“热重于湿”,还要弄明白“湿热是否属于寒湿化热”的情况。我经常看到很多患者长期使用苦寒燥湿的方药或凉茶,湿热症状反复发作,而且越来越严重,特别会出现脾胃寒湿的证候,导致肠胃病变,阳气长期被抑制而出现阳气虚馁的证候,一些医者看到阳气不足,在苦寒燥湿的方药中添加人参、党参等大补气血之品,以至于很多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脘腹胀满、头晕脑胀、口干舌燥、口舌生疮甚至皮肤溃烂的症状。我们都知道“千寒易除,一湿难祛”,长期的湿邪粘滞一定会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很容易出现多思多虑和肝气郁结,加重脏腑气机不畅,湿邪壅堵久而久之要么凝聚成痰,要么腐化生热。我们临床上床更多见的“湿热”是“腐热”,“腐热”乃“湿浊之气凝聚腐化而成”,所以这种缺少“清气”的物质会腐化机体而出现所谓的疮痈疖肿等炎性病症。治疗的根本不在于“清热”,应着意于“开胃健脾除湿,行气解郁散结”,一方面把郁结的“热气”流通开来,分散开来,局部的“腐热”自然就会消散;另一方面通过调理脾胃,通过运化化生成清气以供人体利用,而湿浊之邪从“七冲门”排除体外。
岭南人酷爱凉茶,经常使用一些寒凉性质的草药熬制凉茶,如广东凉茶(五指柑、岗梅根、火炭母、布渣叶、山芝麻、金砂藤、淡竹叶、金钱草、金樱根),长期服用一般很难出现“实火”,加上现代生活条件优越,水果、冰镇汽水、雪糕、冰激凌等一众寒湿性质的食品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一些“营养师”鼓励大众摄食水果、生疏以补充维生素,夏季空调整日吹着,却不知道这样的生活饮食导致体内更多的是“寒湿”,出现的“湿热”更多的是“寒湿化热”——“腐热”!肉体长期被水湿浸泡着就会出现膨胀胖大”——虚胖,所以很多人变得跟西方人一样臃肿肥胖!很多肥胖的人整天想着节食减肥,推崇水果生蔬减肥,却不知道更加重了体内的寒湿,虽然一时之间因为摄食减少会体重下降,却难免很快反弹,甚至变得更加肥胖;而有一些人几乎没有因为节食而瘦下来,就是所谓的“喝口水都会长肉”。实际上,依靠“健脾除湿、理气散结”就会减轻体重,曾经有实验证明通过每日大笑来疏理气机,促使脏腑功能运转,促使气血运行,能很好地轻身减肥。
临床实践证明,对于湿热使用炒苍术、炒白术(或生白术)、云茯苓、春砂仁、草果仁、炒香附、紫苏叶(或紫苏梗)、福泽泻、广藿香、广陈皮、姜半夏、生姜皮、冬瓜皮、茯苓皮、怀山药、广木香、大腹皮、炒薏苡仁、红莲子、芡实米、绵茵陈、车前子(或车前草)、猪屎苓、荆三棱、蓬莪术、白豆蔻、白扁豆(或扁豆花)、布渣叶、鸡屎藤、姜厚朴、姜竹茹、白茅根、玉米须等性质相对于平淡健脾利水的药材既可以祛湿,也不至于妨碍脾胃运化,往往更能很快的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反的,长期服用川黄芩、川黄连、川黄柏、穿心莲、莲子心、生栀子、夏枯草、青连翘、川大黄、生石膏、牛蒡子、苦瓜干、苦参片、白头翁等苦寒燥湿的药方反而更容易出现腐腻苔、身体困倦和心胸憋闷,精神疲倦甚至阳痿早泄,不孕不育等。而且,性质微温或甘淡的方药可以配伍一些补气的药材,而不致于出现“虚不受补”的弊端,而苦寒燥湿的药材一般要慎和补气的药材一起配伍使用,很容易因为脏腑受寒出现壅滞不通,脘腹胀闷,甚至出现肠腑积热的状况。中医贵在思悟,而不是单纯地“针尖对麦芒”的治疗,所以,很多传统的中医师在论及中医药治疗的时候常常推崇《孙子兵法》内战术进行临床辨证用药。
廖某,女,年届不惑,2020年3月18日初诊,因“咳嗽胸闷反复难愈2月余”求诊。患者2020(庚子)年春节前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国内外爆发,其子女在米国留学,家人聚会时讨论疫情,周某忧心忡忡,跟自家姐姐彻夜谈心、饮红酒、吃零食。次日晨起,出现咳嗽胸闷、咽喉肿痛、舌苔厚腻,体温稍微有一点升高。她赶紧就近找医馆开头孢类抗生素,服药后,前两日有所好转,第三日起,病情加重,咳嗽胸闷更甚,舌苔更加变成腐腻苔。又更换医馆就医,当时双黄连口服液恰巧被疯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效,加上患者舌苔厚腻上层有浮黄苔,医者给予她开了双黄连口服液和抗病毒口服液内服。服药后,依然是前两日好转,第三日起病情病情加重。此后,周某随家人到处看诊,中草药、中成药、西药迭进,超剂量服用止咳药,病情总是反复,如此折腾2月余,最后才想起2015年曾经在我坐诊的友和医药东昌中医馆诊治疗效满意,就采用视频问诊,自诉“咳稀薄青绿色痰,咳嗽微喘、心胸憋闷、恶寒恶风、头目不清、体乏懒言、身体酸重、睡眠质量差、不欲食、常感腹胀、大便两日一解稍微干硬、小便微黄”,观其舌色紫体胖大,周边有显著的齿痕,舌苔厚腻上布黄色腐腻苔。故拟按照久咳病(寒湿化热证)施治,处方:
门诊地址:罗湖区人民北路1006号越港商业中心三楼
附近停车场:祥祺商厦地下停车场(越港商业中心对面)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炎、腹泻、虫症、小儿厌食症、遗尿、多汗症、湿疹、水痘、小儿多动症等。
男科: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结膜炎、飞蚊症、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皮肤科:皮炎、湿疹、黄褐斑、青春痘、带状疱疹、荨麻疹、白癜风、脱发、肥胖症等。
骨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腰扭伤、股骨头坏死、神经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各种痛症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转眼间清明节就到了,传统的祭祖习俗在岭南更加注重,尽管疫情防控依然严峻,但是亲情、孝道不应该抛弃!一场疫情更让我们看清了“华夏民族一家亲”,无论走到哪里,永远都不能忘记根在华夏,爱在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