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桐本:战斗在敌后的孤胆英雄

白桐本(1920~1944),原名白本桐,字梧村。

1920年5月,白桐本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一个富有的家庭,白桐本的祖父在清未民国初曾在京城和新疆一带任过官职,退职后定居北京。白桐本15岁那年,祖父把他接到北京上学,安排在当时北京最进步的学校“志城中学”读初中。

1937年,“芦沟桥事变”发生后,白桐本随家人由北京迁到天津避难,在当时天津一所进步的学校“耀华中学”读高中。该校校长赵天麟坚持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尊严的教育,拒绝在学校悬挂日本国旗,后来被日本宪兵队暗杀。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白桐本,在进步思想的熏陶下,白桐本积极参加抗日爱国运动。

为实现“爱我中华,报国杀敌”的抱负,1939年,白桐本从天津乘轮船,经上海到达苏北抗日根据地,经组织介绍在海安参加了新四军,成了新四军一师政治部服务团团员,从此踏上了抗日的征途。

在服务团不久,白桐本就因为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先后加入了青年队(相当于后来的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此后,他被派往栟茶、丰利等地区做地方群众工作,带领区队反扫荡。

1941年1月,马南区与掘南区两区合并为掘马南区,他担任区长兼区队长。

掘马南区是日、伪“清乡”区,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3000多名日、伪军警及特工人员盘踞在十几个“梅花桩”式的大小据点里。白桐本带领区队坚持敌后斗争,越战越勇,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的心脏中,让日伪闻声丧胆。他曾七次进入日伪军据点,击毙和活捉汉奸20多人,被马南区群众称为“孤胆英雄”。

1943年2月25日,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攻打曹埠,他带领区队伏击从孙窑出援的两个排伪军,获得胜利,俘虏了一个伪排长。在残酷的斗争中,白桐本带领的区队不断发展壮大,很快地从原来的12人、4支步枪,发展到90多人、60支步枪和1挺轻机枪,各乡民兵也很快发展到2000多人。由于白桐本智勇双全,神出鬼没,不断挫败敌伪的“清乡”阴谋,敌人一听到白桐本的名字就胆战心惊。

白桐本每月津贴费很少,但他省吃俭用,将余下的钱粮接济贫苦农民,受到人民爱戴。当敌人悬赏40万捉拿白桐本时,群众说:“就是金子堆成山,也休想在我们这里找到他!”有一次,白桐本下乡工作,敌人跟踪而至,抓住一位姓陆的老妈妈逼问。陆妈妈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家只有黄铜盆,没有白铜盆。”令敌人抓狂。

在反“清乡”斗争的艰苦岁月里,白桐本起早贪黑,不分昼夜地工作。由于疲劳过度,他染上疟疾,身体渐渐瘦弱了。1944年3月15日一早,白桐本赶到堤南乡鲍家墩曹姓人家和当地干部谈工作。曹埠伪军中队长得到汉奸密报,带了两个排伪军三面包抄过来。不巧,疟疾复发的他无法及时转移。在突围时,白桐本头部、臀部均中弹负伤,昏倒在血泊中被捕。当晚敌人将他解往马塘,途经六总桥时,他苏醒过来拿起一根树枝舞动起来,哼唱起《国际歌》,此情此景让沿途百姓落泪。

敌人派女陪护来侍奉他,花言巧语地献殷勤,诱骗白桐本投降,白桐本置之不理。软化不行,敌人又对他残酷折磨,白桐本革命意志毫不动摇,坚贞不屈。敌伪档案里每天都有白桐本的情况记载,“一弹中脑部,一弹中腿部、一弹中臀部未取出”、“神志时清醒时昏迷”、“今日该犯伤已发炎,鼻孔并有浓液流出,已至极危险之际”。

3月23日,白桐本牺牲在敌伪南通江北医院,时年24岁。

当时,延安《解放日报》《苏中报》上以“人民领袖白桐本”为题发表长篇通讯,并把他的事迹编入了陕甘宁边区的高中教材。以他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映天红》出版后广为流行,人们争相传阅。

在如东县马塘镇,为纪念白桐本,人们为他铸造了气宇轩昂的塑像。“桐本桥”“桐本小学”的命名也都是为纪念这位时任马南区区长的英雄白桐本。

(0)

相关推荐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徐长松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皖籍烈士潘克.黄炜在盐城革命斗争纪实 潘克.黄炜早期简介 潘克,原名潘恒梓,1916年4月生于安徽当涂县石桥乡新塘村一小职员家庭,曾做过布店学徒.1938年日军侵入 ...

  • 在敌人心脏里坚持斗争

    作者:王平 一九三九年秋,我从新四军挺进纵队被抽调到教导队受训.不久,教导队合并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教导大队.当时,挺进纵队驻在扬中,江南指挥部在溧阳,中间隔着丹阳和金坛三个县,距离较远,而且县城和交 ...

  • 一场奇特的战斗:作战目标并非杀敌,开国大将却冒险亲自上阵

    1942年1月,正是新四军坚持华中敌后抗战最艰苦的时期. 1月5日下午,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1955年成为开国大将)正在警卫连驻地集合干部战士开会,决定打响一场奇特的战斗. 原来就在前不久,日伪军疯狂 ...

  • 走进沾化!追寻老渤海红色印记 聆听老兵故事

    滨州市沾化区是革命老区,有着长期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光荣传统.自抗战以来,沾化县境内兵事活动大小共计21次.其中著名的有义和庄攻坚战.徐家坝伏击战.韩家庄科战斗.利国战斗.徐万粮歼灭战等.这些战斗为巩固抗 ...

  •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警卫团团长投靠日军,后来的结局怎么样?

    1941年1月,国民党32集团军包围新四军军部,发动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遭受灭顶之灾,整个军部的高级将领几乎损失殆尽.好在经历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很快就完成重建,并且重建的新四军相比以前有了更大 ...

  • 刘继红 | 坚贞不屈生身父

    [往期回读] 我在这里守望你    今天 看海    昏黄烛火下最美是你 我想给您一个像样的工作室 粥香十里   送粮趣事    流浪猫 奶奶的草窝       傻子的弹弓 我的老祖母       难 ...

  • 忆长辈:刘先胜和苏中四分区的情报工作

    开国中将刘先胜 刘先胜在苏中四分区 1942年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为艰苦的时期.这年1月刘先胜在华中党校结业后,回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任政委并代旅长,同时兼任苏中第四分区(南通.如皋.海门,启东四县)政委 ...

  • 她15岁牺牲,被日军用搓板活剐没吭一声,58年后事迹为人所知

    引 1947年2月,延安各界慰问团在山西省文水县慰问演出,慰问团领导在<晋绥日报>上看到刘胡兰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他将刘胡兰的事迹向党中央报告并建议毛主席为其题词. 毛主席听了报告后,被刘 ...

  • 江都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村庄

    [往期选读] 火得不得命的火,这位丁沟大老板! 再也没有那个人 宜陵先贤,乾隆之师:景考祥 ★ 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政府往往借助以烈士英名命名地方的方式,将烈士的英魂和热血传奇镌刻在中华大地上,比 ...

  • 新四军老战士姜杰的烽火岁月

    硝烟虽然已经远去,然我们总是对那些出生入死的革命前辈怀有深切的崇敬之情.在南通市通州区南山新村的楼座里,住着一位耄耋老人--姜杰,95岁的漫长人生旅途,留给人们的是绚丽的色彩. 投入新四军怀抱 姜杰出 ...

  • 古蔺籍红军烈士王明清

    古蔺籍红军烈士王明清 胡良伟 王明清(1919-1944),古蔺原印盒乡(今属石屏乡)王家山人.1919年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祥昌早逝.家有兄弟二人,长兄王明乾生于1917年(已抱养过继),还有 ...

  • 丁沟镇以烈士命名的村

    [往期回读] 江中和丁中,哪一个更需要搬迁? 招女婿 丁中的琼花 丁中的茶花 丁中的木绣球 丁沟三阳河畔:油菜花似锦 宜陵螺蛳节背后的故事 今天我买了一位老奶奶的菜 丁沟镇以烈士命名的村 张广祥  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