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 | 推荐收藏:骨科常用药「糖皮质激素」,4张表全面掌握!

糖皮质激素(GCs)是一类基本结构为类固醇(甾体),由三个六元环与一个五元环组成的甾体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其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一种,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调节,有抗炎、镇痛、消肿等作用,临床可用于骨科疾病如肌肉韧带劳损性疼痛、神经根病变引起的疼痛、骨关节炎疼痛、风湿病引起的疼痛、软组织与骨关节无菌性炎症引起的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等的治疗。

(一)糖皮质激素的分类

GCs包括内源性的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及外源性的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等。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为短效制剂,与人体内源性皮质激素功能相同,有糖和盐皮质激素活性,对HPA轴的作用较轻,适于生理性替代治疗,但抗炎治疗时,水钠潴留不良反应明显。

外源性的泼尼松(强的松)等为中效制剂,其作用时间延长、加强了抗炎作用、降低了水钠潴留。外源性的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为长效制剂,其作用时间更长、更加强化抗炎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水钠潴留,但HPA 轴抑制作用长而强,不宜长期使用,只适于短期使用。

(二)糖皮质激素在疼痛微创介入治疗中的使用

GCs强大的抗炎作用是其治疗疼痛的基础,其在局部的镇痛作用主要是抑制慢性疼痛的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并可减轻受损神经根的炎症水肿、改善微循环等,还可通过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慢血管对局麻药物的吸收速率,而延长局麻药物的作用时间。

因病变部位药物浓度较低或不确定性,口服、静脉或肌肉注射GCs等全身给药途径主要用于全身给药的疾病。一般,静脉或肌肉给药多用于大剂量冲击疗法或用于急性抗炎消肿,而口服给药用于维持治疗。

目前GCs抗炎止痛主要是通过微创介入给药,能精确作用于病灶,迅速降低局部炎症反应、缓解或消除疼痛,同时所需药物剂量小、全身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并优于其他途径给药。

慢性疼痛微创介入给药途径包括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周围局部注射、关节腔内注射、神经(节、丛、干、末梢)周围注射、硬膜外腔注射等,其中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周围局部注射通常需将药物(局麻药物 GCs)直接、准确注射到病变关节周围的痛点、肌腱和韧带周围的痛点,以达到局部消炎镇痛作用;关节腔内注射可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减轻滑膜、关节囊的充血水肿,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GCs镇痛微创介入治疗适于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如肌筋膜炎,滑囊炎/滑膜炎、腱鞘炎等;四肢骨关节疾病相关性疼痛如膝关节炎、髋关节炎等;脊柱相关性疼痛病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如残肢痛、腕管综合征、踝管综合征、慢性术后疼痛综合征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相关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代谢性疾病相关疼痛如痛风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

局部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出血、感染,肌腱和韧带损伤/断裂、软组织钙化,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皮下组织萎缩、色素减退(避免头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皮内注射)等,动脉内注射GCs混悬制剂引起的血管栓塞事件会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脊髓梗死、截瘫和死亡(罕见)。

全身不良反应有面部潮红、月经不调、短暂睡眠障碍、兴奋、过敏反应、血压或高糖升高等,长期不合理或大范围使用可抑制HPA轴致库欣综合征。禁用于全身真菌感染,注射部位感染,活动期结核。慎用于严重的精神疾病,活动期消化性溃疡,妊娠初期,严重的高血压、血糖控制不佳,皮质醇增多症等。

参考文献:

1糖皮质激素急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19(6):765-769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围术期应用的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2):200-203

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增录2a-1-32

4中国骨关节炎疼痛管理临床实践指南(2020年版)[J].中华骨科杂志,2020,40(8):469-473

5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0,13(1):8-14

6骶髂关节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1,27(2):87-91

7钱之玉.药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491-502

8糖皮质激素在慢性疼痛治疗中应用的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3):192-193

9糖皮质激素在疼痛微创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6):401-404

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作者punoka,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