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春茶笔记第15篇】白毫银针的特级和一级,是按采摘时间先后区分的吗?

《1》

昨天晚上22点,太姥山的温度只有5.9度。

估计到凌晨,只有3度左右。

今天白天,正午最高温度是19.7度。现在,已经下降到了14.5度。

冷啊。

我们都只带了一件羽绒服,一条秋裤。

把呢大衣裹在羽绒服的外面,还是觉得冷。

是那种钻心的冻。

又干,又冻。手已经冻成了鸡爪——又干又僵,演九阴白骨爪都不用化妆。

在这北风肆虐的春天,我们在太姥山上采茶,冻并快乐着。

幸而今天是晴天,虽然温度不高,但是胜在有阳光温煦着大地,故而也不会太冻人。

不像昨天,阴天,有风,还冻。

害得我们只能轮流上茶山——在山上呆一会儿,身上的热气被冻光了,就得马上下去,在电暖炉边上烘一会儿,等热量恢复了,再去户外。

连强壮如S师傅,从外面进来的时候,也直呼:冷啊,冷啊。

一边用力跺着脚上的泥土,一边搓着双手取暖。

因为冷,又没到饭点,他蹭走了我们的一碗自热米饭。

雪中收到炭,幸福得脸上笑出了深深的褶子。

《2》

还是前几天那位茶友,提了一个新问题。

说,白毫银针的两个等级之分,是以采摘时间先后来分的吗?

茶友的意思是,白毫银针的两个等级,特级和一级,是不是以采摘的时间来划分的?比如,先采的,就是头采的,就是特级白毫银针。而稍后一些时间采摘的,就是一级白毫银针。

就像大哥与小弟的关系那样,先出生为大,后出生为小。

其实不是。

白毫银针的等级划分,跟采摘时间的先与后,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头采,就是头采,只是头采,别的没有。

后采,就是后采,只是后采,别的没有。

头采的银针里,有等级高的银针,也有等级低的银针。

后采的银针里,也有等级高的银针,和等级低的银针。

并不是头采就一定是高等级的银针。头采银针里,普遍大小不一。有个头偏大偏长的,也有个头偏小偏短肥的。总体来说参差不齐。

若要从头采银针里挑出头采米针,那必须得经过捡剔,把小小的米针给挑出来,另外装一篓子才可以。

后采的银针里,倒是极少有米针。大多数是个头更长的针,也会有高等级的银针藏在队伍里,等着被人捡剔识别。

等着位列特级,封神归位。

《3》

那么,白毫银针的两个等级:特级和一级,是怎么区分的呢?

从外观上来说,主要还是看芽头的形状。

特级白毫银针,它的芽头饱满、肥壮,白毫厚实而密实。通体呈现出银灰白的颜色,显得十分有光泽,好像上好的动物皮毛。

一级白毫银针,它的芽头秀长,白毫略薄一些。整体颜色银灰白,光泽度一般。

从上述两级银针的外观指标标准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等级的白毫银针的芽头,是有很大区别的。

特级银针的芽头,是肥壮。

请注意肥壮这个词。

闭上眼,都可以想象出,那颗银针芽头的样子,肯定是圆鼓鼓的,硬挺的,饱满的,浑圆的,像杨柳青年画上的胖娃娃的样子。

极尽茁壮之能事。

一级白毫银针的芽头,是秀长。

秀气,纤长。看上去是很漂亮,但却不够肥,不够壮硕,不够稠滑,不够内质丰富。

特级银针就像一个拳击壮汉。而一级银针就像一个纤纤弱质女流。

一个肥壮,一个秀长,这等级,便分出来了。

《4》

另外,特级白毫银针的白毫,也与一级白毫银针相差较大。

特级银针的白毫,是密的,是厚实的,是有光泽的。

远远望上去,白茫茫一片,还泛着光泽,像是冬夜里看到的会反光的积雪似的。

摸上去,像是小动物的毛发,莹亮,柔软,顺滑,有光泽。

脑补一下某洗发水的广告,便是那个画面了。

这种茶冲泡之后,汤中全是白毫,像小精灵在银河里浮游,那画面,美妙极了。

一级白毫银针的白毫,是略稀疏的,略薄的,光泽度是比较一般的。

白毫不够厚和密,还薄而稀,只能说明,生长的环境不够好,比如海拔不够高,温度不够低,天气不够冷。

或者生长的时节比较靠后,采摘的时候天气热起来了,快到牡丹王的季节了,才会生得芽头秀长,白毫略稀——天气热了,不需要白毫保暖了。

白毫少,白毫短,且没有什么光泽,这样的银针的内质,当然就不如特级白毫银针来得丰富了。

当然,一级白毫银针虽然跟特级白毫银针比起来,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它毕竟也是银针,属于白茶之王的范畴,它的养分,肯定是远远高于牡丹王,和白牡丹的。

能喝到它,也是极佳的缘分。

《5》

春深似海,银针早发。

沉睡了一整个冬天的白茶树,把它积蓄起来的所有能量,都奉献给了白毫银针。

特级的白毫银针,生长在白茶树精力最旺盛的时候。

一级白毫银针,生长在白茶树能量开始平稳释放的时候。

虽然它们之间有高下之别,但是,它们都是白茶树的头生子,整个冬天的能量,都倾注在它们身上了。

说是天之骄子,也不为过。

(想了解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也可以搜索关注视频号“小陈茶事”)

小陈茶事

2021年的春白茶,品质会更好吗?#白茶#春茶
视频号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1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陆续播报中

……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2篇:春茶季,从四个方面,教你识破抽针的白毫银针!

第11篇:从树形树貌,深度辨析荒野白茶树与抛荒白茶树之异同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第8篇:阳光灿烂的日子,适合采白毫银针

第7篇:今年茶季特别冷,没带取暖器不敢上茶山

第6篇:福鼎日渐兴起的广告牌文化

第5篇:见见茶山上久违的朋友们

第4篇:春茶季的主角究竟是谁?

第3篇:那些在茶农家里玩游戏到天黑的寻茶掌柜们

第2篇:抛荒白茶的采摘盛宴

第1篇:春茶开采,太姥山送给女神节最好的礼物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完结篇:这一年,太姥山的改变

第36篇:今年白茶总体产量如何?

第35篇:水润万物,雨生百谷,谷雨茶归来

第34篇:太姥山高山茶园的鸟语花香,不想下山了

第33篇:天气对今年白茶的品质有什么影响?

第32篇:春茶季,村姑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第31篇:春茶季,我犯了一种病,看到白茶就想采

第30篇:直播选茶,一天试了30多款毛茶!

第29篇:在茶园写稿是种什么感受?

第28篇:亲民冠军春寿眉来啦

第27篇:没有烘干的白茶有什么特征?

第26篇:太姥山版《石头记》

第25篇:春茶季的一天(内含彩蛋故事)

第24篇:今年春白茶品质有哪些变化?

第23篇:茶农的鸟枪换炮

第22篇:白茶里的花香,来自茶园边上的野花吗?

第21篇:那明星般的清明白牡丹

第20篇:疯狂的古树茶

第19篇:几张图教你分清白牡丹的等级

第18篇:特级、一级、二级白牡丹的区别

第17篇:为什么白牡丹比牡丹王更招人喜爱

第16篇:下雨天,试毛茶正当时

第15篇:白毫银针进入尾期,白牡丹正式出场

第14篇:春茶季,茶山上的那些过客们

第13篇:春茶季,太姥山高山上的雾

第12篇:捉急,春白茶还在采就急着催上市

第11篇:缘何牡丹王成为新茶友的挚爱

第10篇:半山已经采牡丹王,山顶还在采银针

第9篇:茶农们的笑脸

第8篇:茶界出名的套路

第7篇:福鼎茶农的未来之路

第6篇:春茶季伊始,茶农一天赚多少钱?

第5篇:白毫银针里的中庸之道

第4篇:试毛茶是一场与饥饿的战斗

第3篇:日光萎凋了两天的毛茶白毫银针什么滋味?

第2篇:白茶里头采的都是米针么?非也!

第1篇:喜大普奔,太姥山的白茶开始少量采摘了!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