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配享太庙是一种怎样的殊荣待遇,后代会有好处吗?
在古代死后配享太庙是臣子们无上的至高荣誉,但是这只是个荣誉,对子孙后代并没有太大好处,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古代的配享太庙制度。
太庙是什么的地方?太庙虽然叫作庙,但它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庙,里面有着念经的和尚供奉着佛祖的那种庙,太庙里面供奉的是每个王朝的列祖列宗,比如明朝太庙就是供奉的自明太祖朱元璋之始的历代明朝皇帝。因此来说太庙里没有和尚没有佛祖,供奉的就是每个朝代的列祖列宗皇帝。太庙其实始于夏商周时期,在夏朝时世室,商朝时叫作重屋,周朝时叫作明堂,到了秦汉之后才基本确定了太庙的名称,之后这个称呼一直沿用至清朝灭亡,可以说太庙名称的历史非常悠久,历经了几千年。
但是在西晋之前太庙只供奉的每个朝代的皇帝,不供奉其他人,到了西晋之后晋武帝司马炎开始往里加入皇后和功臣,于是历朝历代就都开始把功臣或者皇后再或者立有大功的宗室加入到其中接受供奉。而由此之后太庙也成为了历代帝王用来奖励功臣拉拢人心的好手段,古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大多数都把身后的荣誉和名声看得极为重要。也因此皇帝抓住这样的心理,于是将配享太庙的范围从皇帝和皇室近亲扩大到功劳和贡献很大的臣子或者宗室。这也就是配享太庙的由来。要知道在古代极重礼法,在祭祀祖先方面讲究很多,一年要祭祀祖先很多次,而且祭祀祖先时要行跪拜大礼,可以说皇帝只有接受人们跪拜,而能让皇帝跪拜的只有他的祖先和天地神明了。所以想一想配享太庙的那些外姓功臣在死后能接受后世皇帝的跪拜祭祀是何种的荣耀。
因此当有了配享太庙这种殊荣待遇之后,更加激励了那些大臣们尽职尽责的为王朝卖命的想法,就因为想争一个进入太庙的入场卷而已。配享太庙是一种看起来非常高实际却很虚的荣誉,因为配享太庙只是把一个人的名字刻在排位上放进庙里供奉起来,子孙后人不会因此得到半点好处,所以配享太庙是一种很虚的荣誉。但是在古代臣子中配享太庙却代表了无上的荣誉,这是能给后世子孙脸上增光添彩的荣誉,尽管它并没有实际好处。所以说太庙其实就是皇室的私家祠堂,但是皇帝乃天下共主,皇室就没有私事,因此太庙的性质虽然是家族祠堂似的性质,但却是天下之事。其实说白了配享太庙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种拉拢人心的手段而已,它是出于纯粹的政治需要,因为这样可以起到拉拢人心,同时凝聚大家为皇家拼死卖命的政治行为,所以配享太庙成了臣子死后的无上至高荣誉。
什么样的大臣能获得配享太庙的资格?获得配享太庙资格的人都是各朝各代的大功臣,也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都是人中之龙凤。以离我们最近的清朝来说,清朝国祚272年,而在清朝270多年的历史上,能配享太庙的人只有26人。下面说一说清朝配享太庙的这些大臣都是什么人,就知道什么样的大臣有资格配享太庙了。其实清朝的太庙承袭自明朝,始建于永乐年间,清朝入京之后,将明朝太庙中的神主牌位“请”了出去,然后又将其变成了自家太庙。清朝太庙正殿中供奉着历朝历代的皇帝,然后东西两殿供奉的就是这些功臣和宗室。清朝东殿供奉的是皇室宗亲14人,比如皇太极的二哥代善、摄政王多尔衮和多铎兄弟、还有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和代善的儿子岳托以及雍正最信任和喜爱的十三弟胤祥、晚清洋务派王爷奕䜣等等这都属于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直系亲属,清朝东殿供奉的除了策凌和僧格林沁是博尔济吉特氏之外,其他都是爱新觉罗氏,康熙的驸马策凌立有大功,所以被雍正破格封为亲王爵位,也算是皇亲了;僧格林沁被过继给道光的姐姐当儿子,之后也是立下大功被封为亲王,所以虽然策凌和僧格林沁并不姓爱新觉罗氏,但也算是皇家近亲。
西殿供奉的则是外姓功臣13人,这其中有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费英东等,还有帮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图海,以及辅佐雍正为乾隆盛世奠定基础的大学士鄂尔泰和张廷玉,乾隆的小舅子傅恒,乾隆的绯闻私生子福康安等等。这其中第十三人就是大贪官和珅的弟弟、乾隆时期的名将和琳,本来清朝配享太庙的应该是27人,但是和琳的牌位后来受到哥哥和珅的牵连被嘉庆帝特意下旨扔出了太庙,所以后来清代配享太庙就变成了26人。看看清代配享太庙有多难,像晚清时期的名臣曾国藩,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中常见的纪晓岚、刘墉等等清朝历史名人都没资格入选配享太庙,而清代这些配享太庙的功臣大多是满洲贵族和皇亲国戚,真正的汉臣只有张廷玉一人而已。
所以说配享太庙是臣子死后至高荣誉,想拥有这个资格也是非常难得,首先得对国家社稷立有大功,有着巨大贡献,其次还得能和皇帝处好关系,能获得皇帝的喜爱和信任,其三就是还不能受到家族牵连,否则家族有人犯了大罪,还可能随时被清理出太庙。比如清代的和琳就因为哥哥和神的关系被清除除了太庙。还有唐朝的名相房玄龄也是如此,本来房玄龄配享唐太宗李世民太庙,但是后来受到他儿子房遗爱谋反事件牵连,房玄龄就被清理出了太庙。所以这么看来配享太庙真得是既有能力还得要立下大功而且还能讨皇帝欢心,而且想保住这个殊荣,还得不受家族连累,这样真的是比较难了。
写在最后所以说配享太庙在古代是为人臣子最崇高的死后殊荣,但对子孙后代没有任何好处,这是一种至高荣誉,不能传给子孙后代,也不能当真金白银去消费,就是一种极高的荣誉而已。配享太庙代表着封建帝王对这个臣子的认可和肯定,而配享太庙也是皇帝用来凝聚人心的一种手段,它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纯粹的政治行为,它的目的就是激励着后世臣子们努力为皇家卖命。#太庙#清朝#皇帝收藏而由此之后太庙也成为了历代帝王用来奖励功臣拉拢人心的好手段,古代人视死如生,所以大多数都把身后的荣誉和名声看得极为重要。也因此皇帝抓住这样的心理,于是将配享太庙的范围从皇帝和皇室近亲扩大到功劳和贡献很大的臣子或者宗室。这也就是配享太庙的由来。要知道在古代极重礼法,在祭祀祖先方面讲究很多,一年要祭祀祖先很多次,而且祭祀祖先时要行跪拜大礼,可以说皇帝只有接受人们跪拜,而能让皇帝跪拜的只有他的祖先和天地神明了。所以想一想配享太庙的那些外姓功臣在死后能接受后世皇帝的跪拜祭祀是何种的荣耀。因此当有了配享太庙这种殊荣待遇之后,更加激励了那些大臣们尽职尽责的为王朝卖命的想法,就因为想争一个进入太庙的入场卷而已。配享太庙是一种看起来非常高实际却很虚的荣誉,因为配享太庙只是把一个人的名字刻在排位上放进庙里供奉起来,子孙后人不会因此得到半点好处,所以配享太庙是一种很虚的荣誉。但是在古代臣子中配享太庙却代表了无上的荣誉,这是能给后世子孙脸上增光添彩的荣誉,尽管它并没有实际好处。所以说太庙其实就是皇室的私家祠堂,但是皇帝乃天下共主,皇室就没有私事,因此太庙的性质虽然是家族祠堂似的性质,但却是天下之事。其实说白了配享太庙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种拉拢人心的手段而已,它是出于纯粹的政治需要,因为这样可以起到拉拢人心,同时凝聚大家为皇家拼死卖命的政治行为,所以配享太庙成了臣子死后的无上至高荣誉。什么样的大臣能获得配享太庙的资格?获得配享太庙资格的人都是各朝各代的大功臣,也都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都是人中之龙凤。以离我们最近的清朝来说,清朝国祚272年,而在清朝270多年的历史上,能配享太庙的人只有26人。下面说一说清朝配享太庙的这些大臣都是什么人,就知道什么样的大臣有资格配享太庙了。其实清朝的太庙承袭自明朝,始建于永乐年间,清朝入京之后,将明朝太庙中的神主牌位“请”了出去,然后又将其变成了自家太庙。清朝太庙正殿中供奉着历朝历代的皇帝,然后东西两殿供奉的就是这些功臣和宗室。清朝东殿供奉的是皇室宗亲14人,比如皇太极的二哥代善、摄政王多尔衮和多铎兄弟、还有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和代善的儿子岳托以及雍正最信任和喜爱的十三弟胤祥、晚清洋务派王爷奕䜣等等这都属于是爱新觉罗家族的直系亲属,清朝东殿供奉的除了策凌和僧格林沁是博尔济吉特氏之外,其他都是爱新觉罗氏,康熙的驸马策凌立有大功,所以被雍正破格封为亲王爵位,也算是皇亲了;僧格林沁被过继给道光的姐姐当儿子,之后也是立下大功被封为亲王,所以虽然策凌和僧格林沁并不姓爱新觉罗氏,但也算是皇家近亲。西殿供奉的则是外姓功臣13人,这其中有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费英东等,还有帮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的图海,以及辅佐雍正为乾隆盛世奠定基础的大学士鄂尔泰和张廷玉,乾隆的小舅子傅恒,乾隆的绯闻私生子福康安等等。这其中第十三人就是大贪官和珅的弟弟、乾隆时期的名将和琳,本来清朝配享太庙的应该是27人,但是和琳的牌位后来受到哥哥和珅的牵连被嘉庆帝特意下旨扔出了太庙,所以后来清代配享太庙就变成了26人。看看清代配享太庙有多难,像晚清时期的名臣曾国藩,平时在清朝影视剧中常见的纪晓岚、刘墉等等清朝历史名人都没资格入选配享太庙,而清代这些配享太庙的功臣大多是满洲贵族和皇亲国戚,真正的汉臣只有张廷玉一人而已。所以说配享太庙是臣子死后至高荣誉,想拥有这个资格也是非常难得,首先得对国家社稷立有大功,有着巨大贡献,其次还得能和皇帝处好关系,能获得皇帝的喜爱和信任,其三就是还不能受到家族牵连,否则家族有人犯了大罪,还可能随时被清理出太庙。比如清代的和琳就因为哥哥和神的关系被清除除了太庙。还有唐朝的名相房玄龄也是如此,本来房玄龄配享唐太宗李世民太庙,但是后来受到他儿子房遗爱谋反事件牵连,房玄龄就被清理出了太庙。所以这么看来配享太庙真得是既有能力还得要立下大功而且还能讨皇帝欢心,而且想保住这个殊荣,还得不受家族连累,这样真的是比较难了。写在最后所以说配享太庙在古代是为人臣子最崇高的死后殊荣,但对子孙后代没有任何好处,这是一种至高荣誉,不能传给子孙后代,也不能当真金白银去消费,就是一种极高的荣誉而已。配享太庙代表着封建帝王对这个臣子的认可和肯定,而配享太庙也是皇帝用来凝聚人心的一种手段,它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纯粹的政治行为,它的目的就是激励着后世臣子们努力为皇家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