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操旧琴:京剧'脸'字之我见——要“面子”不如要“里子”
记得前10年在公园拉琴,常遇一些来此“过把瘾”的老戏迷向我讨教传统戏唱词中的“喊”怎么要唱成“咸”“脸”唱成“减”......好在我曾攻读过《汉语言文学》,于是附带解释理论一番,可叹他们就是难明白,以致争吵不休,于是我便改变了主意,索性就用普通话代之,这方法还真奏效,免却了口舌之战,毕竟都是“八十岁学吹鼓手”为了轻松快乐而来,能唱的有板有眼发音准确就算不错了,因为多数老戏迷连简谱也不通。咬字“咬”普通话倒也无关紧要,“掉板”可就影响我正规操琴了,仅纠正“板眼”的问题就够我累了。还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花在'实用'上为妙,如此'歪打正着',谁料围观旁听凑热闹的小观众也听明白了几分.居然也冒出了几个想学唱学拉琴的青少年。又谁料,有位从市京剧团闲职的专业艺人不巧路过到此,旁听后就不厌其烦的挑起了咬字的毛病,开口什么尖团字上口字湖广韵一发而不收,结果唱的不敢唱,学的不想学了,听的也一哄而散。我说老兄,啥事要讲实效,弹琴也要看对象啊,咬文嚼字我多少也可摆出个一二三来,不信你听着:先说“脸”吧;
1、汉代许慎所著《说文》中还没有“脸”字,古人说到人的面孔时都称“面”,例如“面面相觑”、“蓬头垢面”等等。
2、最晚到南北朝时(即西晋之后隋朝之前)诞生了“脸”字,因为王力先生举出了梁简文帝的诗《妾薄命》中有句“玉貌歇红脸,长嚬串翠眉”,为例。
3、“脸”字的初始音读jian,其本意是目下颊上,特指妇女擦胭脂的地方。据此,可以说那时“一个人不是有一张脸(lian),而是有两(jian)。”对此最有力且有趣的例子是宋人晏氏父子(俗称大晏、小晏)的两句词: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轻匀两脸花,淡扫双眉柳。(晏几道《生查子》)
4、最晚在宋代,“脸”字又读为lian,直到现在,其含义演化为如今指人的整个面孔,而“脸”字的古音古义基本都消失了,仅在传统京剧中“脸”还念jian。
待我再论“喊”字时,他倒稳不住先喊“停”了——是的,京剧道白行腔最讲究“咬字”,但我认为,其首要的宗旨理应是让观众听明白,而听明了才易于看懂戏,此谓“里子比面子重要”,否则,就事与愿违。鉴于此,还是“样板戏”破传统戏的陈规而立普通话为标准为高为妙,有利推广普及京剧,尤其对文化知识程度有限的老少百姓而言,无疑为他们打开了 入戏的方便之门,此与中国“五四”运动以倡导“白话文”而取代“文言文”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