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膳食:碳水与脂肪、脂肪肝的关系
“ 科学说:碳水所变成的脂肪,比直接摄入的脂肪还有害。”
曾经在某年体检时,医生说,指标都很好,只要注意一下饮食,警惕脂肪肝,好像有这个迹象。
我很疑惑地问医生:基本不吃肉,运动坚持得也不错,怎么会需要警惕脂肪肝呢?
医生淡淡地用反问句回答我:那你米面吃得少吗?言下之意,很确定我米面吃得多。
这句话,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
很多人说,人到中年,脂肪肝难免,因此不以为意。但是我觉得很不应该,在随后的日子里,比较注意,第二年也就把这苗头消灭了。
后来学习了一些健康知识,有点弄明白了医生当初说的“米面吃得多”的意思。虽然是医学的外行,但是可以把学到的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学习心得,记录下来。
需要声明的是,本文的信息点,是通过对包括网络在内的公开知识的学习,相互比对求证,记录下来的。相当于一份学习笔记,是供自己随时查阅的知识沉淀。万一有谬误之处,请阅读者务必指正。谢谢。
一、碳水会变成脂肪
碳水(米面、水果、豆类、番薯土豆等等)被我们吃下去后,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是很重要的营养素。在医院里,有的病人不能进食,通常就是注射的氯化钠(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所以葡萄糖是对身体很有用的东西。
没有被利用的葡萄糖,会存储在肝脏和肌肉里,存储在肝脏里的,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长跑中非常宝贵的“肝糖”。所以我们一般描述运动员在比赛中用糖做燃料时,有时候用“碳水”这个词,有时候又用“糖”,有时候也叫“肝糖”,其指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肝糖的存量很少,一般理解,只够维持半小时燃烧。
很多即将参加长跑比赛的运动员,在赛前会大量补充碳水,以期增加肝糖的存储。但是这个说法,又跟“只能存储半小时供能”的说法好像矛盾,也许有的人通过训练,能增加更大的储存吧。
只要人体其他的能量够用,它就一直储藏在那里。
当人体不断地摄入碳水,身体会发生一个动作,即,把不是脂肪的营养物质,譬如,碳水化合物,转换成脂肪。
这个过程,是把葡萄糖转换成游离脂肪酸——基本上就是脂肪分子,游离在血液内,以备人体使用。
这些脂肪分子,容易与甘油分子结合,组成三酸甘油酯,是由三个脂肪酸分子和一个甘油分子组成。
人体把其他营养素(例如碳水)合成脂肪的效率其实不高,只有在某些条件下,才能提高合成脂肪的效率,这个条件,就是摄入碳水。
换句话说,如果体内存了一份肝糖,就这么保存着备用,后来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也就没有那么多营养素被合成为脂肪。而继续摄入碳水,才能提高脂肪的合成效率。
想想也很好理解:如果把碳水比作原料,脂肪比作由碳水转化而来的产出。原料不添加了,产出自然也少了。
二、碳水高效转脂肪的条件
上面我们说了,加大摄入碳水,是提高身体合成脂肪效率的条件,所以,以下几条,能促进脂肪的积累。反过来,在我们寻求健康的过程中,则是要避免的。
1、长期的不良作息和饮食习惯
说到这里,我忽然有个感慨。
从小,我们被教导的,就是多吃饭,但很少有人说,注意营养均衡。过去物质条件艰苦,这些缺憾可以理解。现在物质条件大大改善,营养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在上了年纪的人那里,还是有“把主食吃饱即可”这样的饮食习惯,甚至更进一步——增加营养就靠多吃饭。实际上,即使同样的金钱、时间等成本支出,可以使营养变得更加均衡。譬如,原来一顿吃两碗饭,一荤一素,改成一顿一碗饭,一荤两素,基本上没有什么额外的开支,情况就可能不同。
又譬如,过去只吃主食,现在减少主食,每天加一个苹果。这在金钱、时间上基本没有什么额外的变化。
说到底,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真的只是习惯而已,不涉及成本。而习惯,只跟认知和理念有关。
许多看上去从事着体力劳动,有着较大体力支出的人,也不免“噌噌”发胖,跟这样不正确的饮食理念,有很大的关系。
作息二字——作,劳作,广义也包括锻炼。所以不好的作息习惯,也包括从来不锻炼。
2、短期内大量摄入碳水
这些被密集摄入的碳水,没有被当作能量消耗掉,就会加快它储存为三酸甘油酯的速度(效率)。
3、人体摄入脂肪太少
摄入的总能量中,脂肪含量低于10%,会加速碳水转换成脂肪的速度。理由很简单:因为脂肪供能能力大(卡路里密度高),用来“备荒”最合适。
说到这里,我想起很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
在上海坐出租车,司机闲聊说他减肥。长年吃青菜,霉豆腐(北方人称之为腐乳者也),结果丝毫不见效。“医生说我是脂肪缺乏性肥胖。哎,赤那!阿拉听了都懵掉嘞,搞啊搞勿清爽,脂肪缺乏了,哪能还能够肥胖啦?”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脂肪缺乏性肥胖”这个词。虽然一直在脑子里,但是,也是近期学习碳水的资料时,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
当初医生直指我“米面吃得多”的那句话,也是在这个学习中,一起搞懂的。
三、据说,碳水转来的脂肪,比直接摄入的脂肪更有害
这个说法在很多资料里都看到,也许大家也是相互借鉴的,我也把它记录在下:
由碳水转换来的脂肪,比吃下去过多的脂肪,还要有害:
1、增加体内棕榈酸,引发炎症和多种疾病;
2、三酸甘油酯不容易通过血液输送,必须附着在蛋白质上,形成了不好的胆固醇。
3、更加难以摆脱。
难怪,过去吃主食多的时候,攒下的那点脂肪,现在成了最后的堡垒,很难减去!
4、碳水转换成脂肪主要在肝脏进行,但是肝脏本身是不能存储脂肪的,必须被运走。所以大量的脂肪被生产出来,被运出去,
引用专业的说法:(肝脏合成脂肪后)由肝细胞分泌入血而运输至肝外组织。如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因营养不良、中毒、必需脂肪酸缺乏、胆碱缺乏或蛋白质缺乏不能形成VLDL入血时,则聚集在肝细胞浆中,形成脂肪肝。
而上文说过,这种合成的脂肪,容易引发炎症,所以,脂肪肝不仅仅只是说明“胖”,还会引发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换句话说,脂肪肝,它的确就是病,得治!
四、如何对待碳水
我从自己的瘦身塑形过程中,对碳水有这样的看法。写在这里,只是供探讨,不能作为标准答案。
1、每天的碳水摄入一定要保证。起码在摄入比例上,一天的摄入中,50%能量来自碳水,这点不能动摇。换句话说,三顿都要有主食,但量和分配要合理。
2、不仅仅只有米面是碳水,水果也是。所以,每天摄入水果和吃主食,要统筹安排。
3、每天坚持运动的人,才有口福吃各种主食。如果运动极少,则摄入碳水就要小心,一旦每天都摄入大于消耗,那么碳水转换成脂肪的条件和危害,上文都说得清清楚楚。
实际上,对于运动——譬如爱好跑步——的人来说,碳水是最容易供能,也是最容易消耗的,是廉价的优质燃料。
4、每天摄入必要的脂肪,防止身体自动判断,以“备荒”为由,从而加大从碳水转换脂肪的迫切性。
5、不必过于在意每次运动中以碳水供能为主,还是脂肪功能为主。如果一个脂肪过多的人,每天努力消耗脂肪,但是不注意控制碳水,则碳水照样转换成脂肪。反之,如果一个能够正常运动的人,至少体态正常。那么正常运动,碳水消耗与当天摄入平衡,哪怕暂时没有动用到脂肪库存,那也减少了碳水转新增脂肪的危险,保持脂肪库存量不增。
说到减脂,不由自主地又回到了我经常鼓吹的观点:
(1)用高强度间歇,快速消耗当天的碳水,利用高强度间歇的练后氧耗EPOC,在一天中继续消耗脂肪。
(2)训练周期中配以合理的有氧长跑——既能在长跑中消耗脂肪,也锻炼心肺能力,以便迎接更严酷的高强度间歇。^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