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导读:如何学习运用《千金方》
各位老师晚上好!尊敬的精诚群三位导师,尊敬的诸位老师、同道,受徐芳老师的委托,让我讲一讲《千金方》,那么,今天的题目叫《千金方导读》,可以这么说,过去我所有的文章发表之前,都会请马新童老师润色,但今天这个课,马师也是头一次听,在讲正题之前呢,首先我们共同的向中医基奠与传承的古圣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如果把《伤寒论》比喻为皇冠上的明珠,那么《千金方》无疑是古中医学的皇冠。仲师的《伤寒论》是法度法规,孙真人的《千金方》则是法度法规边际的症候群的对应方剂,《千金方》是古中医学之集大成者,是中医学的大百科全书。清初医家张璐先生在《千金方衍义》中指出“长沙为医门之圣,其立法诚为百世之师。继长沙而起者,惟孙真人《千金方》可与仲圣诸书颉颃上下也。伏读三十卷中,法良意美,圣谟洋洋,其辨治之条分缕析,制方之反激逆从,非神而明之,孰能与于斯乎。”一位世外高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面对复杂病,《伤寒》是易学难用,《千金方》是难学易用。”通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信然!仲师是开合方治病之先河者,如柴胡桂枝汤、麻黄桂枝各半汤等,而这是法度,但无限合方却失之于滥。《千金方》中许多方剂都能一揽子的解决多症候群的问题。
第一:缘起
近来一些同道纷纷微信询问,《千金方》如此浩瀚,并无规律可循,学习中从何入手呢?说实话,我真是撞上的。
大家知道,深师大建中汤是张大昌先生志远独见。可惜,老人家没留下医案。1500年来,后世医家也没有医案记录,怎么样理解这十味药呢?怎么样找旁证呢?后来呢,愚出了个笨招,发动诸弟子运用黄金分割原理,也就是说,翻遍《千金》、《外台》任何一个方剂,只要有深师大建中汤当中的任何十味药。翻遍《千金》、《外台》任何一个方剂,只要有十位药中的任意六味药,我们就视为那个时期医家对这个方剂的加减。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发现了有代表性的方剂三十九个方,后来又补上一方,我们集成《深师大建中汤类方集要》。这样,对此汤的结构及临床应用就更加清晰了,这一工作的同时,也使愚的学术方向全面转向《千金方》的研究。
第二:导读
自古有云:千方易得,一效难求。怎样从《千金方》这浩如烟海的方剂群中识得你想要的明珠呢?那么我们从十个方面来学习《千金方》。特别指出的是,就是说从前辈的经验中来学习《千金方》。张璐先生《千金方衍义》对我们学习和理解《千金方》有指导和参考意义。归根结底,还是落实到对药物的理解上,如:补虚益精大通丸,治五劳七伤百病方。那么这个方里边有地黄、干姜、当归、石斛、苁蓉、天冬、白术、甘草、人参、芍药、紫苑、大黄、黄芩、防风、杏仁、茯苓、白芷、麻仁、川椒。可以这么讲,张璐先生的《衍义》呢,对这个方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他说,补虚益精而用防风、白芷是通阳,麻仁、大黄是通阴,川椒、干姜下气。先清宿滞,则参术归地苁蓉天冬之属,方始得力能透此关,方许入《千金》之室。那么,张璐先生对于药物的理解使我们对《千金方》的理解视野更开扩。这里的通阳指升,通阴指降。张璐先生的意思呢,就是说,只有真正的理解了这样一个方剂,就是先清宿滞,则参术之属,方始得力能透此关。就是说你只有理解了这个,才能进入《千金》之室。另外就是《本经疏证》的邹澍先生,邹先生对于《千金方》这一药物上的理解有独到的见解,那么我们在学习这个《本经疏证》这个过程当中,对我们理解《千金方》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江尔逊先生对“古今录验小续命汤”的运用,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医者对此都有深刻的印象。那么张大昌先生对《千金方》的研究与学术水准,只眼独荐了深师大建中汤、大温脾丸等,使得这样的千古奇方历经1500年之后,重新进入临床家的世界,而为患者解除痛苦。那么我们学习《千金方》呢,无论如何它得有一个标杆。这个标杆是什么?就是我们仲圣的《伤寒论》的方剂。
1.学习《千金方》要从用药结构上找不同。我们大家看,深师大建中汤的原方是有黄芪、当归、桂心、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人参、半夏、附子组成。实际初看这样一个方很奇怪,那么仔细研究起来,这样一个方剂是丝毫不奇怪的。看这个仲师的黄芪建中汤,那么在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这样一个结构当中,它原方有个加减。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肺气虚损者加半夏三两,可见古中医学里面的补是以“色”为补。那么,桂枝新加汤里面有人参,桂枝加附子汤里面有附子,内补建中汤中有当归,桂枝加桂汤里面有倍桂这样一个结构,剩下的就是有饴糖而倍芍药,和深师大建中汤的无饴糖而倍桂。综上所述,这样一个药物结构是毫不奇怪的。那么大家看温脾丸,它原方的结构是桂心、附子、干姜、细辛、吴茱萸、黄连、黄柏、当归、大黄、瞿、麦。那么实际上,我第一眼见到这个方剂的时候,我就以为是乌梅丸,但仔细研究下来,我真正的明白了,它是这个五味温阳药里边的川椒换成了吴茱萸,而黄连、黄柏、当归是没有变,而这个乌梅去掉,党参去掉,就是说补虚和收敛这个药都去掉,而换成了大黄、瞿和麦。这样的话呢,就是从这个虚证变成实证。我所说这个虚证和实证是跟乌梅丸去比较。那么我们再看茱萸汤,这一个结构实际上就是仲师的柴胡桂枝汤去掉柴胡,换成吴茱萸,就这样一个结构的不同。如上这三个方是最经典的,这个与仲师的这个结构不同。所以说我们学习《千金方》你翻他这个方,你看与这个我们《伤寒论》里边的结构不同在哪儿?或者是几味药的不同,或者是一两味药的不同。这样我们更能深刻的理解仲师的方剂,也同时能更加理解《千金方》的方义和方解。那么大家看陈延之《小品方》里的这个沃雪汤,它与仲师的射干麻黄汤之间的比较。它的症候群也是不一样的。《千金方》里有一首方剂叫深师泻肝汤,它治疗肝气实、目赤若黄、胁下急、小便难。与原方的结构就是小柴胡汤去一味柴胡。那么这样的一个方剂的比较,我们就能看出来小柴胡汤真正的临床意义和这个深师泻肝汤他们之间的比较。那我们如上讲的是以仲师的《伤寒论》方为标杆,然后根据结构的不同来学习《千金方》,这是一种法式,或是一种学习。因为我们的这个题目叫《千金方导读》嘛,所以说这是从结构上来学习《千金方》。
2.从治疗同一类病的方剂群中找共同点。比如说急性乳腺炎。讲这样一个医案就是我的大弟子徐磊,他的夫人在生孩子的这个月子期当中,突然乳房肿痛,然后发高烧,这个时候他是非常坚信中医能治疗这个东西的,但是我们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然后他就翻遍《千金》和《外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然后他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里边至少有两味药是固定不变的,或者是在多数治疗这一类的方剂当中都有通草和大黄,它用量都达到了三两以上。那么他就在辩证方中加了50克通草,50克大黄,一剂之后就可以喂奶了,而且整个的发烧和红肿热痛都好了。所以说,我们在《千金方》中这个学习,从治疗同一类病的方剂群中找共同点。第二个就是症瘕,那么我几乎翻遍了《千金》和《外台》关于妇科症瘕这一块,众多的方剂里当中大多数都含有这样六味药:乌贼骨、禹粮石、赤石脂、鳖甲、琥珀粉和僵蚕。我总结出这六味药之后,提炼出这六位药,你比如说一般的妇科症瘕,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我放在辨证方中,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3.在学习《千金方》过程当中,我着眼的不仅仅是大方,还有一些小方是更精彩的。你比如说:豆豉薤白汤,这两味药呢,原方是治大虚劳的,那么我初看这个方剂的时候,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才真正的明白,大虚之处必有大实,所以豆豉、薤白已经作为我一个治疗虚劳的基本法式,放在辩证方当中。另一首就是《千金方》里边的干姜丸,它的药物结构是干姜十份、赤石脂六份。我们大家知道赤石脂收湿、燥土、生肌、溃疡、补敛、固脱,补五脏虚,那这样一个方的原方是治胃中虚冷不能食或食不消,我也引申为胃中寒而引起的十二指肠溃疡,效果都很好。还有胃寒,怎么都不能使心下这个胃暖和起来的情况下,那么你这样一个干姜丸,吃上之后是明显见效,就几分钟之内他胃中就暖和了嘛。你比如说第三个,《毕效方》里面的理中散,就是干姜、吴茱萸等份,主治食后吐酸水,久服方寸匕。那么它的临床疗效是极其快的。《千金方》里还有积年冷病方,它这样一个结构就是说川椒二两,豆豉一升,共粉为丸,那么我通常把这两味药都加在辩证方中。还一个小方,就是豆豉、地黄两味药,粉末之后久服,治虚劳冷、骨节痛无力,也是放在辩证方当中,也是非常好用的。
4.结构相同,术数不同。在治疗的症候群不同当中,我们去发现或者去学习《千金方》一些好的方剂。你比如说:乌梅十四枚,豆豉七合,它的主治是被下后虚烦不得眠,剧者颠倒。乌梅变成二十七枚和豆豉一升之后,那么它的主治方向就是下气、止闷、消渴。我觉得我这个学为自止,学的不到。那么我讲完课呢,我请马新童老师就这两个方解和方义给我们提供指导性的学习方法。
5.从阴阳关系来看结构。你比如说深师温肾汤。它是干姜二两,茯苓二两,泽泻二两,桂心三两。主治腰以下水肿,说心里话,当我看到这样一个结构的时候,我的心情是非常震惊的。那么,诸位老师,这样一个结构,它治疗腰以下水肿是极佳极效的。它与真武汤的比较,真武汤里面因为有白芍嘛,就是说,从阴阳关系的这样一个结构,大家去比较去学习。那么,我们看大半夏汤呢?他这样一个结构就是在深师建中汤的基础之上,去了一味黄芪去了一味白芍。然后,他加了川椒和茯苓,又加了这个厚朴和枳实,主治胃中虚冷,腹满塞,下气方。那么总体上与深师大建中汤的比较是去芍由生化不及之方变为运化不及之方。
6.从方剂主治上拓展新的治疗领域。深师大乌头汤,它这样一个结构是惊世骇俗的。它原方的主治是风冷脚痹疼痛,若热毒多服宜佳,原方的主治范围来讲范围并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你要考虑热毒,那这个范围就很大了。我总结出临床如下——因为这个第六条是从方剂主治上拓展新的治疗领域嘛,所以从原方的这个结构上看,它可以治风湿、类风湿,风湿骨痹;第二个可以治疗妇人风冷而引起的妇科病。比如说,我们东北40来度,这个妇人在风冷当中,突然就是说得妇科病了,引起腹痛、黄白带。这种情况下,这样一个方剂是非常好用的。第三个就是身体阴性部位湿热性的皮肤病。你看,这样一个结构,那么多的阳药,是吧?所以它能治湿热,这就说明什么?张子和云:万病能将湿热解,打开轩辕无缝锁。所以,湿热到底是哪儿来的?病因病机到底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
7.就是说奇特的药物结构。因为我们在翻看《千金》、《外台》的时候,一看到这样一个药物非常奇特,我们就要深思,就要研究一下。你比如说《外台》疗阴中肿痛、苦烂疮,麻黄汤洗之。这是什么样的一个结构呢?就是说,麻黄、黄连、蛇床子各一两,乌梅十枚,外洗。这样一个独特的结构。那么,孙真人治小儿变蒸的黑散方,这样一个结构也非常奇特,它是由麻黄、杏仁、大黄各等份。那么此方结构奇特,麻黄外透、大黄内消、这个杏仁调畅气机。我用于婴儿、小儿、少儿的适应症,包括外感,包括积食症,效佳!
8.根据原方用药结构特点,巧妙的改变治疗方向。《外台》呢,陶弘景隐居效验,面黑令白去黯方。粗一看呢,乌贼骨、细辛、瓜蒌、干姜、川椒,不解。细想《本经》,这个《神农本草经》,干姜开皮肤中结气;细辛、川椒去皮肤死肌;瓜蒌使人好颜色,就是保护皮肤不被燥药所伤;乌贼骨收湿敛疮;牛髓现代解法,胶原蛋白;醋者咸也,辛咸去滞也!然后呢,我就用上边的五味药(去醋及牛髓),加附子、艾叶粗粉泡脚,命名为浴足散。治疗脚气、糖尿病足、雷诺氏病、脚冷痛;高血压者加吴茱萸,同时能起到美手美脚的效果。
9.就是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方剂。说心里话,初学《千金方》,感觉怪怪的。马新童老师与我有同感。为什么说感觉怪怪的呢?粗看呢,每个方剂很乱,没有层次。实际我们细看呢,真的有条有缕,有层次感。那么我们看这样一个方剂:补肝散。我们大家细看,这样很乱呢,这样23味药啊。但此方集温中,温坎阳,补肝肾阴,升阳,驱风,泄热,消导,补脾,活血,调畅气机于一体。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是不需要加减的,如果要加减的话,就不是此证了。那这样一个集这个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方剂是非常罕见的。
10.就是专方专用。徐之才乃圣人级医学大家,可惜他的《雷公药对》失传了。但他的逐月养胎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讲了这么多,也就是我学习和临床运用《千金方》的体会,算是经验之谈吧。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每个医者的体系、视野的不同,在《千金方》繁多的方剂中,认知和取向当然也不同,但是总有适合你的瑰宝,等待你的发掘。一千个医者的眼中会有一千个孙真人,可见《千金方》在学术上是包容的,兼收并蓄的。孙真人永远是每个医者心中的药王!接下来有请马新童老师!
各位精诚中医学会的同仁,大家晚上好。尊敬的恒伟老师,晚上好!
刚才恒伟老师点我的名,叫我给大家讲一下。其实第一个方子,乌梅14枚,豆豉7合。14枚乌梅,大家是不是若有所思啊?觉得非常的熟悉啊?你比如说栀子豉汤当中我们的栀子是不是14枚啊?古人经常用数字来看病,你比如说我们的栀子豉汤中是14枚。你比如说在傅青主女科当中治年老血崩的方子中桑叶14片,他就是用的14这个数字。那么14这个数字就是10加4,10是土,4是金,土生金,敛降之术。那么7合的豆豉,7是火数。下面这个乌梅是27枚,27枚可以认为是20加7,那么20这个数字是10的2倍,那么2是火数,7也是火数。生数和成数。豆豉一升是水。那么就是水和火,水火既济。那么前面这个乌梅14和豆豉7,那是火克金。因此,出现了虚烦不得眠,剧者颠倒。
我们古人的东西研究道行,必须要从象数理气四个层面去。我们现在对数的理解还是有很大的缺陷,和古人还是不能够去接轨。请大家看下,这里的栀子是不是14枚啊?豆豉是4合。4合还是金的数字,因此栀子、豆豉,栀豉汤呢,它是治阳明的。
那么,《千金要方》的学习刚开始如果说学习了《伤寒杂病论》以后,看《千金要方》一样,你觉得好多东西都似曾相识。你就拿那个续命汤来说吧。《千金》里面的大续命汤,它其实就是我们的麻黄附子细辛汤与葛根汤两方相合,去芍药加当归、川芎、独活、防风这些药以后构成的。那么好多时候我们合方,合方的时候呢,其实中间很有可能有缝隙,而这个方子成方呢,它经过反复验证完以后的,那么它的缝隙就会很小。其实所有的学问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么刚才恒伟老师给大家讲解了,比如说深师大建中汤,其实深师大建中汤他的来源,大家可以看他的一步一步是怎么转变过来的。下面,有一个病例,我也发给大家,供大家来参考。刚好讲的就是深师建中汤与深师肾着汤合方治病的一个例子。刚才有人在问,为什么量变了,那么他的主治就会发生变化。大家看看他的量从多少变到了多少呢?从十四枚变到了二十七枚,豆豉从七合变到了一升。那么一升和七合是多少呢?一升等于十合。
恒伟老师给我们给了这么大一个大餐,今天刚好是猴年马月。我们都说,到了猴年马月我们才去办什么什么事。所以说今天,对恒伟老师的讲解呢,我想多说几句话。
许多的药方啊,他的方子比例不一样,那么他的功效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比如说我们的桂枝汤“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稀粥自汗蒸”,桂枝白芍生姜各三两,大枣是十二枚,炙甘草是二两,对吧?那么他和桂枝倍芍药汤,把芍药的量增加以后,主治就不一样了。“桂枝倍芍专属脾,腹满食痛气血移,”那么同样的道理,桂枝汤如果是这样,因此我们在临床当中,其实对这个药物的比例剂量还是重视不够。
其实古人是非常严格的。药物的剂量发生变化,比例发生变化,那么整个的方向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那么他就不是原来的方子了。请大家务必重视起来。要用象、数、理、气四个层次去理解、研究中医之道,我觉得呢,会有很深的理解的。你就比如说我们的深师建中汤,深师建中汤他就是十味药,十味药他就是治吐的。据他后面的加减法,是根据他这个主要的方子再进行一些变化而已。那么这个方子,他的发展倾向会和这个深师的肾着汤,他逐步逐步越从中间会往下走,这时候它们两个合方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有一次,这个恒伟老师过来看我观诊来,那么当时我就是这么合方的。当时恒伟老师就觉得很欣然的说:这个方子我也这么合啊!后面,我们“哈哈”一笑。英雄所见略同,我说:哎呀,你真牛啊!我觉得历史又在重演,这个精诚中医学会当中啊,恒伟老师讲的是前面部分,后面呢,我补充了一部分。历史又重新回演了一下。
今天,恒伟老师把他研究《千金》的好多东西都如数家珍的抛给了大家。那么比如说,我们前面讲的大通关丸,大家知道和我们在《伤寒杂病论》中哪个方子最接近吗?我告诉大家这个方子和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的薯蓣丸有一拼,大家可以看一下。
大家看到了没有。这两个方子,可以称为对侍的形式,一个补肾益精,一个补益气血为主;一个作用在肾为主,一个作用在脾为主;一个是先天之本,一个是后天之本。这个千金大乌头汤我们可以和咱们的乌头汤、乌头桂枝汤,还有独活寄生汤,这三个方子合在一块,我们和千金大乌头汤做对比。其实《小品方》当中的,陈延之的沃雪汤其实它和那个小青龙汤,是小青龙汤的减味。那么小青龙汤这个药方据许多的大家的考证,他里面的细辛可以没有。那么就七味药,那么七味药这个辅行诀当中啊,认为是大青龙汤。
我个人觉得,在这个大温脾丸当中它的麦、瞿,很可能是古人麦和瞿合起来的那个字。何以为证呢?其实在那个《千金》、《外台》当中的那个药非常多,而且在薯蓣丸中就有麦和瞿在一块的那个字,所以说刚好合十味的话,符合这个天元十法,肝心脾肺肾各占两味药。药图以前我给大家画过,给大家看大温脾丸。其实深师大建中汤他的来源,刚才恒伟老师做了很好的总结,在此基础上呢,我给大家发一些,大家看一看。
52种民间“药引子”
这些年临证时,慢慢积累了一些资料,也是在受前人的启发,经过反复的实践,大致有以下的几种,也可以算为“药引子”吧。
1.蚱蝉:每用3-5个,可以助听开窍,用于实聋,取其发音,亦以声达声之意。
2.蝉蜕:每用1-2对,治音哑。
3.蟋蟀:每用1-2对。又名蛐蛐,可以解热,又能利尿,取其穿通,用于尿路点滴不通。
4.鲜荷叶:每用1角(1/4张)-1张,可以清暑,民间服荷叶粥,取其清馨醒脑、沁人心脾、开胃进食。
5.白扁豆:每用15克,健脾开胃,民间用为菜蔬,可以佐餐下饭。
6.赤小豆:每用30克,利尿,民间煮粥服。
7.绿豆:每用30-120克,清暑益气,并可外用,研细粉,古代用为爽身粉。
8.鲜佩兰:每用15-30克,夏日潮湿,口中甜腻,可用大量,取其芳香清暑化湿,亦“治之以兰”之意。
9.肾精子:是猪膀胱中的结石,其形比粟粒还小,多保存于龙眼肉上,每用2-3粒,多至7粒,通淋利尿效果好。
10.蝼蛄:每用3-7个,焙干,农村夏季夜晚可以灯诱捕,利尿通淋效果好。
11.鹅血:每用一个鹅的血,治噎膈初期有一定效果,有利膈进食的作用。
12.鳝鱼血:取一个鳝鱼的血,趁热敷于口眼歪斜部位,有牵正缓麻痹作用。
13.地龙:即蚯蚓,北方成品多用盐渍并有泥土味,用前宜炒过矫味,民间用于定喘,或与治喘药同用,每用10-15克。
14.水红花籽:民间称狗尾巴花籽,即辣蓼子,对臌症消水有一定效果,今多用于肝硬化腹水。
15.鲤鱼:每用约500克重1条,煮汤时不加盐,也是民间利尿消肿药,本“千金鲤鱼汤”方意。
16.伏龙肝:每用60-120克,先煎去滓,代水煎药,取其止呕、止吐、止泻、止血,效甚好,也可以用红砖坯用柴草烧炼(忌用煤火)取其中所含之硅化物,凡出血久不止者加此。
17.玉米须:每用1束(约15克),治全身性水肿。
18.糯稻根:每用15克,用于止汗,北方多喜用浮小麦30克,与此效同。
19.竹叶10克,灯芯1束(约3克):用于暑热,既解暑又利尿。
20.西瓜:随意饮服,可以解暑,又可退热,作为退高热的辅助剂。现儿科病房于西瓜季节广泛应用。
21.西瓜翠衣:即西瓜皮,为吃西瓜后将皮串起来晒干,于无西瓜季节用之以代西瓜用。
22.蛤蟆草:每用15克,洗痔疮。
23.鲜艾叶:每用15克,洗痔疮。如未破可加花椒、食盐各少许,兼消肿。
24.鲜茅根:每用15-30克,治鼻衄。
25.金莲花:每用15克,治鼻咽肿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体炎、乳蛾效甚好,其抗菌力超过金银花,可认为具广谱抗菌作用。
26.浮萍:每用10克,用于荨麻疹,透疹力强,对鱼虾过敏者可用。
27.鲜青果:又名鲜橄榄,每用1-2个口含,治咽喉痛。
28.细茶叶:即好茶叶,每用10克,可以治偏头痛,如麻杏石甘汤加细茶叶名五虎汤,用于大叶性肺炎、小儿性肺炎,加此后又具强心作用。
29.陈蒲灰:即芭蕉叶或陈草帽瓣炒成炭,治肿在四肢者可加此,源于《金匮》败蒲散之意,又止盗汗。
30.桑枝:每用15-30克,治四肢络脉不通,取其通达四肢。
31.苎麻根:每用30克,治胎动不安,此为白麻的根。
32.桑螵蛸:即螳螂窝,每用10-15个,治小儿遗尿。
33.蟑螂:炒去翅,加五谷虫炒,治小儿疳疾。蟑螂的应用汪逢春老大夫喜用此,五谷虫的应用,张菊人老大夫喜用此。
34.凌霄花:每用7枚,用于经闭,通经效果好。
35.鸡冠花:每用10克,即可止痢,又用于白带。民间用时白鸡冠花用于白带、白痢;红鸡冠花用于红带、红痢。又红痢可加用马齿苋、红糖;白痢可加干姜、白芍。
36.姜:
生姜每用3片,解表、和胃;生姜汁每用2-3滴,取鲜姜以水稍泡过,切成细末,乘湿压榨成汁,如服竹沥水时觉恶心欲吐,加2-3滴于竹沥水中,即可和胃纳药;
干姜为由鲜姜晒成,每用鲜姜量的1/3,温胃散寒、温脾止泻、温肺止咳方中均加此;
煨姜为鲜姜煨去油,用于止水样腹泻;
炮姜为干姜炒成炭,用于止血、调经。
37.鼠妇:每用7-10枚,炒过研粉,涂口疮效果好,成药锡类散中含此。
38.马舌子:即每用2一3条,平喘止痉,又用于癫痫,成药清心滚痰丸含此。
39.蜘蛛:每用1-2枚,消肿解毒,可解毒虫咬伤,民间选大型,活死均可用。养鸡者每于暑天加喂1-2枚蜘蛛,据云可祛暑,解除鸡的夏季热。
40.蚕蛹:用油炸过,每用1-2个丸,可以治糖尿病。北京林葆洛大夫晚年患糖尿病常自服此,寿九十余而终。
41.马宝:每用3克,治癫痫,来源于千金马宝散。
42.黑白丑:每用各6克,治癫痫,可炒后研粉冲服。
43.菖蒲:每用30-60克,可镇静,治精神分裂症。
44.海螵蛸:每用10克,可止血,又可外用。又磨成针棒,以黄连或大蒜水泡过,用磨砂眼。
45.黄酒:外伤用汤药,古方常水酒各半煎药。
46.象皮:用为止血,多入制剂,或外用。
47.象牙屑:每用15-30克,用于骨质增生有消刺作用。
48.黄明胶:为牛皮胶,每用15克,长期服用可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证。
49.鱼鳔胶:每用10克,用油煎炸,治再障有效。
50.土狗:即姜石,每用100-200克,民间用为利尿,解毒,消肿,近年认为含稀有元素(微量元素),可抗癌。
51.鲜竹沥:每用15-25克,化痰效好,如寒痰可加生姜1-2滴,以佐其寒性。
52.梨皮:选大鸭梨1个,洗净,用刀削于药锅中,待药已沸过时加入,待再沸,即取出漉汁,用于热性咳喘效好,具清肺火、化痰涎、平喘之效。
根据以上所述可概括一下药引子的功效:
(1)增强处方的药理作用(协同作用)。
(2)对处方中某些起制约作用(拮抗作用)。
(3)吸着(吸附)作用,如灶心土止血作用即此意。
(4)引经作用,如羌活性向上、独活向下、桑枝达肢、甘草梢达阴茎、枳实宽胸、桔梗上行、牛膝下引、木瓜在腓肠肌、白芍在腰腿部等。
(5)矫味,如服药欲吐,可加点姜,如欲温中,加饴糖(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