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孟影: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倦怠:北交大坠亡悲剧省思

一、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影响学习倦怠

2020年12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自杀身亡,并留下了遗书。遗书内容称“失去人生目标,这二十年来我坚信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我因此放弃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题成为我唯一而且最为突出的优势,并且相信这是唯一的正途”。随后,笔者在网络上找到一些资料,有很多人们对这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态度,多数人提到了“985five”、“小镇做题家”和“高校内卷”等词语。多项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处于迷茫、目的不明确和生命没有意义的状态,周娟(2009)调查表明,处于目的不明确与生命意义不明确状态的学生有42.8%,处于没有目的状态、生命没有意义的学生有26.1%。[1]学生个体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之下,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生的成绩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出现学习不适应、兴致缺乏、孤单冷淡等学习倦怠现象,甚至产生轻生自杀的念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笔者主要想从生命意义感这一心理学视角分析这起事件,以求提高学生的生命意义感,降低学生的学习倦怠感。

二、生命意义感包含目标感、效能感、价值观和价值感

生命意义感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学和哲学领域,奥地利学家Frankl(1963)在《活出意义来》书中第一次以心理学的概念将其提出,他认为生命意义对人类来说是必需的,人类也在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会在不同时间段认知到不同生命意义和价值。[2] Beumeister(1991)提出个体获得生命意义的四种需要:(1)需要获得一种目标感;(2)需要培养一种效能感;(3)需要拥有正确价值观;(4)需要存在自我价值感。[3]这四种需要对于学生提高生命意义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倦怠感。倦怠一词最早出现在服务行业领域,美国弗洛登伯格(1974)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所提出的概念,认为倦怠是一种慢性疲乏症、抑郁和挫折感。[4]而后有学者将职业倦怠引入到教育领域,提出“学习倦怠”这一概念,本文笔者主要采用连榕、杨丽娴等(2006)对其定义: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5]根据笔者查阅相关文献,生命意义感与学习倦怠之间是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6]大学生学习倦怠主要表现在成就感低、行为不当和情绪低落等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大学生当前存在的心理或情绪现状,将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为以下四种状态:迷茫的心理、失败恐惧的心理、价值观扭曲的心理和自卑的心理。

三、生命意义感影响学习倦怠的机制

(一)迷茫心理源于目标感缺失

从情绪感官而言,迷茫是一种困惑心理,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在面对选择时应该怎么做决定,以及不知道自己有哪些选择。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迷茫是对不确定性因素的不确定反应。[7]试图回想一下,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读书是带着目的性做的,目标应该一直是明确的。我们知道,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大,但是高中学生学习是有目标的——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而当进入大学以后,许多学生变得迷茫起来,按部就班的、被安排的生活使得他们没有努力学习的动力,也没有人生的目标。笔者认为功利性的学习目的为大学生迷茫埋下伏笔。人们常说上了大学就会轻松很多,但实际上大学学习要比中小学的学习难上很多,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别,使得学生心理壁垒被打破,陷入迷茫,学习是为了什么?大学是一个小型社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想法,大学生容易受到社会各种观念的影响。迷茫的大学生活是有问题的,犹如航船没有了航向,最终会虚度整个大学生活。

(二)失败恐惧心理源于效能感低下

失败恐惧是个体在从事成就活动时因预期自己可能达不到某种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8]失败恐惧是相对于追求成功而言的,有很多大学生害怕失败,并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失败的后果。笔者认为大学生产生失败恐惧的心理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首先,过于在乎他人评价会导致学生害怕失败。一些成功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他人眼中是十分优秀,他们被训练成一种只能让别人看到自己优点的想法,害怕失败,不敢于面对失败,担心他人眼光和评价过低。有些家庭父母对子女成就期望比较高,希望他们能够做出令他们满意的行为或成绩,这无形中给子女带来很多压力,子女为了满足家庭的期待,便会产生失败恐惧的心理。其次,归因方式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失败恐惧。学生在成功的时候进行外归因,失败的时候进行内归因,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从而使得学生在面对问题与困难的时候产生消极退缩的行为,担心自己又会失败。最后, 自我效能感过低也会影响学生产生失败恐惧心理。学生失败时候会伴随着较低的自我效能感,怀疑自身能力,易于失败恐惧的学生总是在试图避免失败而不是试图取得成功。学生长时间恐惧失败便会出现学习成绩下滑,学习状态不佳等现象。

(三)价值观扭曲心理源于德育偏失和多元文化

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评价事物之功效、作用和意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标准和基本态度。对于个人来说,价值观既是一种持久的信念,又是一种态度和情感,同时也是人们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和原则,在人们行动中起着决策依据的作用,是人们思想道德的核心和基础。[9]但是由于各种外部与内部原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较为扭曲的价值观,比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才强德弱和享乐主义等。一方面,家校德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发生扭曲。我国目前有些家庭德育是相对缺乏的,家长忙于工作,从而会忽视对子女德育和做人的启迪,或者过于溺爱子女使得其不辨是非。学校教育更多重视学生学业成绩而出现德育失位现象,这也导致学生认为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品质道德,进入大学之后绩点也更多靠学生学业成绩取得。长此以往,学生在价值观上便会出现困惑和迷茫。另一方面,大学生所处的时代与自身特点导致其价值观心理不成熟。当今社会价值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尤其是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使得大学生有多种价值选择。当今处于竞争激烈、快节奏的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包括高校日益内卷的现象,学生成为一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自身利益而做一些不恰当的事情。

(四)自卑心理源于自我价值感低下

自卑心理是由于个体对自我评价不当而产生的一类消极的心理体验,它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10]有自卑感的人很容易轻视自己,怀疑自身能力,这是一种对自我认可度较低的表现。影响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角色的变化导致自卑心理产生。大学是全国各地人才汇集的场所,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期都是班级的佼佼者、资优生,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就变成了“平庸之辈”,就像是“小镇做题家”一样,他们的优势就是做题,却没有其他的特长之处。然而有的学生则是多才多艺,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是“耀眼”的存在,这种心理落差使得他们不知如何自我调节,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自卑心理。其次,人际交往关系会影响学生产生自卑感。有些学生进入陌生的城市和校园之后,因为地理位置、生活水平、方言、个人习惯等不同,无法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不懂得人际交往,加上有些学生本身性格就十分内向,久而久之,学生性格可能会越来越孤僻,不与同学来往,形成自卑心理。最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感。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当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水平时,便很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认为“我没用,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有点自卑未尝不是件好事,但过于自卑害处多多。

四、生命意义感视角的学习倦怠对策

(一)大学生制定短期长期规划以增强目标感

目标是指引学生前进的方向,大学生产生迷茫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没有目标。实现自身价值,不再迷茫,学生就应该及时树立正确且合理的目标。制定短期目标是应该具有可行性的,并且在这期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实现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则是根据对自身的了解和未来规划制定的,可以将长期目标分为若干小目标,一步步去实现,长期目标是需要时间打磨的,应当给其足够的耐心。

(二)大学生转换思维以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它影响和决定个人对行为的选择及对该行为的坚持和努力程度,影响个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个人新行为的习得及其表现。[11]不少学生都有着害怕失败、害怕被别人超越的心态,一旦遭遇挫折或者考试失败,往往会心态崩溃:丢面子、不如别的同学优秀、智商不够等。面对这种现象,学生应该提高自我效能感,失败不应该将原因归结于自己能力不足,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不畏惧失败,将失败看做一次成长的机会。另外,找到合适的比较对象,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在不断地得到肯定中提高自我效能感,正确认识自己的缺点。

(三)家校多方协同教育以匡正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在一个充满知识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环境中进行,学校就提供了这种场所。[12]大学四年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不仅应该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其主要表现在政治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中,同时价值观引导也要在其他学科教育中得到体现,充分发挥其他学科的价值观教育功能。另外,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意义也极其重要,因此关注家庭教育,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必要的,最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做到全方面的引导。

(四)大学生加强调适以提升自我价值感

自我调适指的是个体在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冲突、社会变迁、文化交流等原因产生的心理不适应,为了改变这种不适应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教育,从而完善自我,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13]首先,学生应当建立正确对待自卑的态度,不过多在乎自己形象,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要学会顺其自然,适应环境,多与外界接触,参加集体活动,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而建立自信心。其次,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需要进行的是自我剖析、自我反省,找出自己的亮点与不足,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不足,承认自己能力是有限的,但并不为此而自卑。最后,学生要主动积极与他人交往,改变自己外在的形象和内向的性格,主动与人交流也是能够帮助自己走出自卑阴霾的一种方式。

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后国家和社会的支柱。这一群体的心理状态是值得引起人们关注和重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义感的教育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周娟.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意义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01):32-35.

[2]Frankl,Man’ssearchformeaning[M],NewYork:WashingtonSquarePress,1963.

[3]BaumeisterRF,Meaningoflife[M],GuilfordPress,1991.

[4]FreudenberHJ.StaffBurnout.JournalofSocialIssues,1974,30:159-164.

[5]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学报,2006,29(1):47-51.

[6]Matti,M.Factorsaffectingstudy-relatedburnoutamongFinnishuniversitystudents:Teaching-learningenvironment,achievementmotivationandthemeaningoflife[J].QualityinHigherEducation,2014(7):309-329.

[7]https://www.sohu.com/a/225648008_480091

[8]孙晓冬,汪玲.失败恐惧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7(04):637-641.

[9]汪晓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演变的分析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

[10]韩丕国.大学生自卑心理:基于社会比较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122-124.

[11]赵隽.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专业承诺的中介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6(07):85-87.

[12]陈慧.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64-68.

[13]赵青梅.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0)

相关推荐